南北全面停產稀土 企業保價難
時間:2011-10-28 11:12 來源:國際商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一年多的一路飆升,到近三個月來的暴跌低迷,稀土價格走了一個開口向下的微笑曲線。</p>
<p> 與市場基面支撐的商品價格不同的是,由政策主導的稀土價格,注定依政策出臺的密集度而升降,低迷混亂的價格并不買稀土大佬停產收儲的賬。現在,行業在等政策。</p>
<p> 下跌,低迷,暴跌。在上半年一路狂升后,7月中旬以來這些詞匯成為稀土價格曲線中的常用字眼。</p>
<p> 現在,上游稀土生產企業Hold不住了。</p>
<p> 日前,北方稀土巨頭包鋼稀土對其所屬冶煉分離企業下達了停產1個月的指令。此外,包鋼稀土旗下國貿公司于9月19日、10月19日先后兩次發布收儲部分稀土產品的公告。</p>
<p> 而在南方,五礦贛州稀土早在8月初便發出過停產的號召。</p>
<p> 江西稀土學會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今年7月,工信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通知,要求自8月起展開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到9月末贛州地區幾乎所有稀土分離冶煉廠均已停產。而近日也有媒體報道,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旗下所有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均自20日開始全面停產,這也被不少業內人士看作為停產保價的做法。</p>
<p> <strong>下游需求減少報價混亂</strong></p>
<p> “雖然現在價格較上半年低了不少,但與之前幾年相比仍是高位,這讓習慣了低價的下游企業很不適應。”上海有色網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p>
<p> 他認為,目前,不少下游企業還是希望價格繼續下降再出手,價格越低越沒人買的市場規律在這里應驗。“下游需求仍是決定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停產短期內難對價格產生實際作用。”</p>
<p> 從近期市場走勢來看,價格也并不買收儲、停產的賬。上海有色網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主要稀土產品需求清淡,幾乎所有的氧化物產品成交價均大幅下跌。該網報價的23種稀土產品上周平均跌幅3.57%。其中八種產品跌幅超過5%,氧化釤產品跌幅最大,達20%,氧化鑭跌幅超過12%。</p>
<p> 上述分析師還表示,隨著各稀土產品市場成交量愈加減少,這導致報價非常混亂,部分企業甚至無法報價,只能根據買方提出的價格,權衡收益后再做決定。</p>
<p> 上海有色網調研顯示,99.9%氧化鑭報價高的達到15萬元/噸,而低的甚至不到10萬元/噸。</p>
<p> 據贛州某稀土企業銷售人士介紹,現在各產品市場價格太亂,導致許多企業不知具體報什么價,只好根據采購方的狀況,采購方先報價,然后根據自己的生產成本,只要有一定盈利,就會成交。“稀土下游需求短時間內難以轉好,成交量減少導致市場成交價格混亂的局面仍會持續。”</p>
<trs_page_separator>
</trs_page_separator>
<p> <strong>都在等政策</strong></p>
<p> 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稀土的走勢還要看宏觀層面是否出新政策。</p>
<p> 今年以來,稀土價格的走勢都在跟著政策走。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彼時,政策的導向已經很明確,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對稀土行業進行整頓,這些措施包括整合、環保、限產、關停、減少出口等。</p>
<p> 在此政策導向下,供應偏緊的信號隨之發出,不少貿易商、上下游企業便開始進行囤貨,市場炒作將價格一路推高。</p>
<p> 有分析人士指出,與真正具備市場基本面支持的商品價格不同的是,這樣的市場一旦有段時間沒有新的政策頒布,就不可避免陷入萎靡。下半年稀土價格的持續低迷便印證了這一點。</p>
<p> 對于稀土價格未來走勢,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若沒有新的刺激性政策出現,低迷的狀態就很難扭轉。</p>
<p>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告訴記者,由于前期市場存在泡沫,一旦缺乏強有力的政策刺激,放大的市場需求逐漸回落,市場便走向低迷。</p>
<p> 再者,雖然稀土不是大宗商品,但受市場因素的影響也非常大,特別受上游調控及下游需求的影響。</p>
<p>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稀土價格之所以出現大漲大跌,與產業發展現狀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行業競爭混亂,發展無序,要想根治價格問題,仍需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p>
編輯: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