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收養人規定嚴格義務 收養地震孤兒應謹慎

      時間:2008-05-23 14:54   來源:北京晚報

        這些日子,無數熱心人牽掛著“震地孤兒”,表達收養意愿的人打爆了咨詢熱線。然而“收養”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活名詞,從法律的角度講,里面還包含著更多的責任與義務。而“救助”其實不限于“收養”這一種方式,也不應僅局限于孤兒這一類人群。災害帶給我們的思考還有很多。

        做出收養決定一定要慎重

        災害之后,報名收養震地孤兒的好心人絡繹不絕。記者注意到,甚至有網友開始擔憂“競爭過于激烈”。關于收養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朝陽法院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法官申紅。對于收養的意義和責任,她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申紅告訴記者,收養意味著責任。因為收養關系一旦確立,養子女就獲得了與親生子女相同的權利和義務。養父母應當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對待收養的孩子,不應有所偏向。此外,對于親歷災難的孤兒,很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收養人更應當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

        出于對被收養人權益的特殊保護,法律對收養人也規定了較為嚴格的義務:

        被收養人在成年以前,除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外,收養人不得解除收養關系。即使達成協議,養子女年滿10周歲以上的,還應當征得養子女本人同意才能解除收養關系;

        收養人對被收養人負有法定的撫養義務;

        必須保證未成年的養子女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

        養父母不履行撫養教育義務時,未成年養子女或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養子女,有權要求養父母給付撫養費;

        未成年養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養父母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義務;

        被收養人與收養人之間還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此外,對于那些目前尚無子女的夫婦,收養關系一旦成立,今后如果再想生育,可能還會涉及“超生”的問題。

        申紅表示,在司法實踐中也不乏親生子女與養子女因財產或遺產分割而產生的利益紛爭,或者養子女與養父母因矛盾而發生的傷害事件。因此,“父母”在做出收養決定時一定要慎重。一旦作出決定,就要擔起責任。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關愛孤老宜用助養方式

        相較之下,同樣在地震災難中遭受重創的孤殘老人卻似乎少人問津。在經歷家毀人亡、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后,他們同樣渴望社會的關愛。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佟強認為,由于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已經形成,老人一般很難遠離故土并適應和融入到一個新的家庭之中。所以對于“孤老”的救助更適宜采取助養或認養的方式——定期提供經濟上的資助,多給他們打打電話,節假日探望一下老人,陪他們聊聊天等。

        “救助”立法尚待完善

        記者了解到,對于孤兒的救助方式,除了“收養”外,目前還可以采取“助養”和“寄養”兩種形式。

        對于“寄養”,民政部曾于2003年頒布、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的部門規章。《辦法》規定,兒童家庭寄養是指經過規定的程序,將民政部門監護的兒童委托在家庭中養育的照料模式。寄養經費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在民政事業經費中列支。此外,《辦法》還規定了寄養家庭的條件、義務以及民政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等。

        然而對于定期給予受助人物質以及精神資助的“助養”(或認養)的救助方式,雖然此類做法已經存在,但目前我國尚無法律法規或部門規章予以明確。

        記者了解到,“助養”方式在適用范圍上更為廣泛,除孤老、孤兒外,對于孤殘以及雖然有親屬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等,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救助。因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佟強表示,建議有關部門通過制定部門規章等立法途徑對“助養”的方式、途徑、程序、助養人的權利義務以及款項用途的監督等予以明確和規范。

        “救助”應加強事后監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宗玉表示,相對于社會和有關部門更多關注的對救助人和被救助人資格、條件的“評估”,事后監督其實同樣重要。采取收養方式的,收養人是否盡到了撫養義務?采取“助養”、“寄養”方式的,資助款項或者寄養經費是否做到了?顚S?這些往往容易被忽視。

        王宗玉表示,首先應當從立法上明確誰來監督、監督什么、如何監督的問題,相關部門也應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并嚴格執行。(記者 張蕾 通訊員 石巖 鄧江源)

        《收養法》解讀

        收養孤兒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年滿30周歲;

        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有配偶的收養人,須夫妻共同收養;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444kkk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清纯秘书被总经理吸乳小说| 国产免费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8x8×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欧美极度另类精品| 免费看www视频|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成成人看片在线|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网站|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 国产精品100页| av网站免费线看|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国产视频你懂的|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极品色αv影院|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北条麻妃jul一773在线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观看软件| 国产夫妻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亚洲欧美|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好男人社区在线www|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日本videoshd高清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