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變化凸顯:中共政策令農民更得“自由”

      時間:2011-06-20 09:56   來源:新華網

        觀察中國農村、農民過去幾十年的變化,可以有多種角度,有人從“自由”的角度來認識。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帶給這個農業大國農民命運的最寶貴財富是——自由。”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室主任黨國英在中共建黨90周年慶典來臨之際作出這樣的表示。

        他說,建黨之初,中國處在軍閥混戰、炮火連天的戰亂歲月,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更談不上任何的自由。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打土豪、分田地,農民翻身做了主人,這才初嘗自由滋味。

        “新中國的建立,使得占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實現了從備受壓迫到飽嘗關愛的命運轉折,自此走上了自由之路。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黨給了農民種田的自由,種什么不管了,到什么地方承包土地去種也不管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多種經營方式解放了農民,打碎了束縛農民手腳的鎖鏈。”黨國英說。

        “國家免除農業稅后,種田對于農民來說就不再有稅賦負擔,在更大程度上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在種與不種、種農作物與經濟作物的選擇上,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他說。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前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開始在廣闊的大地上自由遷徙,去尋求更多的財富,現在離開家鄉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就有2億多人。

        67歲的趙仰思是這些變化的見證者。他是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濱湖街道辦事處高莊村村民,如今負責看守村里河堤上的樹木,月收入近千元,家里還有2畝地。

        以前,趙仰思的生活比較窮。他記得,是在1978年以后,村子里實現聯產承包制,結束“大鍋飯”,“老百姓才頓頓吃上了飽飯”。

        “2006年起,不用再交‘皇糧’了,不管產多少糧食,都是自己的了。”雖然已過去了5年,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趙提起這事仍然很激動。趙仰思告訴記者,這些年農民的日子好過多了。不僅不用交稅,還有各種各樣針對農民的補貼:種地有補貼,買家電有補貼,危房改造有補貼。

        其中,最讓老趙津津樂道的是惠農“四補貼”政策,即“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加上國家穩步提高小麥、稻谷等糧食最低收購價格,農民種糧收益增加了。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鐘甫寧說,農民負擔過重,千百年來曾是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如今免稅、補貼、保障等多管齊下,投入巨額公共財政,有望從根本上破解這一千古難題。

        但是,中國農民的“自由”還是很有局限的。他們仍然受著許多約束。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限制著他們拓展更大生存空間,而從居住條件到醫療衛生,他們都難以與城里人相比。

        在城里人住進了鋼筋混凝土大樓時,趙仰思還長期住著土坯房,他直到2010年初,才申報了政府實施的“安居工程”。政府補貼給他12000塊錢,幫他建起了4間新瓦房。

        他說:“以前的土坯房我住了40多年,墻壁常年被雨水沖刷,裂了大縫,屋子有點傾斜。趕上刮風下雨天,家里的鍋碗瓢盆都要齊上陣接漏雨,住在里頭,我有時候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2010年,中央采取多項措施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截至去年,全國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項目已開工59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已開工136萬戶。

        與農村其他老人一樣,趙仰思最擔心的事情也是生病無錢治療。他說,以前有個頭疼發熱的熬一夜就過去了,只有很厲害才去醫院,有時候一年的收入還不夠看一次病的花銷。

        中國政府最近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努力解決這個問題。衛生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新農合”覆蓋面持續擴大,參保率保持在90%以上。人均籌資水平達到155元,其中政府補助達到人均126元。60%以上的統籌地區實行門診統籌。

        “前段時間,我生病花了5萬多元,‘新農合’給我報銷了將近2萬元,2010年縣里又給補貼了7000元,給我幫了大忙!”趙仰思說。

        趙仰思家庭收入在增加。“2006年我家六口人一年的全部收入只有4000多元,而去年光我一個人就掙了7000多元。”他說。

        但是,目前中國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為3.23:1。這個不小的差距使許多農民生活還比較困難。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17日與中央媒體座談時說,2010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0.9%。

        黨國英研究員說,消弭城鄉差別的任務仍然艱巨。

        為使農民變富,中國一直在實行增加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的“雙輪驅動”戰略。

        “當前農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市場化程度不夠。”黨國英說,“中國要實現城鎮化、工業化和現代化,就要給農民更優越的生產條件。讓更多的農民轉化為‘專業農戶’——即以農業生產為主,經營規模比較大,勞動投入主要在農業生產上發展農業規模經濟的農戶。”

        他說:“‘專業農戶’在西方國家比較普遍。中國在發展農業規模經濟這方面相對比較差,有必要培養一大批‘專業農戶’,以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農業收入。也要進一步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創業,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與此同時,農民工資性收入等非農業收入比重在不斷增加。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766元,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工資性收入的增加。去年各地宣布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這有利于外出務工農民收入增加。

        最新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5萬人,占總人口的50.32%。相當程度上,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國“十二五”綱要把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在了與工業化、城鎮化并駕齊驅的重要位置。

        “上世紀80年代之后,伴隨黨的好政策,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四個兒女逐個成家立業。我期待農民往后的生活更好一些。”趙仰思說。 (記者 王洪江 潘林青 徐興堂)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張真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腿之间的私密图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哪里可以看黄色播放免费|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在线看三级aaa|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的漫画| 国产大片黄在线播放| 131美女爱做免费毛片|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爱爱小视频|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真希友田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欧美videos极品|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jizzjizz丝袜老师|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深夜的贵妇无删减版在线播放| 北条麻妃vs黑人解禁|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大陆黄色a级片|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得|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