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國際-世界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圖片報道
       
        圖片報道
       
      廣州華僑史跡頹敗無人知 專家呼吁加強保護開發

        時間:2006-02-14 09:12    來源:     
       
       

      黃埔村胡氏宗祠(來源:金羊網)

      “黃埔先生”胡璇澤祖居 (來源:金羊網)

      增城瓜嶺村寧遠樓 (來源:金羊網)

      東山逵園(來源:金羊網)


        日前,在廣州華僑人文史跡研討會上,一群專家學者“會診”后感慨:廣州華僑史跡現狀尷尬,半個多世紀沒有一次專項摸查,一些文物遭蠶食毀壞,缺乏打造華僑文化品牌的思考與規劃……

        與會專家說,廣州如果“丟失”華僑歷史文化,將是一座不完整的城市。

        據悉,廣州市有關領導已就華僑人文景觀保護、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文化、僑辦、規劃、國土、建委等部門協力打造廣州“僑牌”。

        家底優厚奈何淡忘

        廣州是全國最大的都市僑鄉,華僑文化歷史悠久。《廣州市志·人物志》記載人物368人,其中135人身屬僑界。廣州最早的自來水、電、公交車、的士、酒店、商廈等,都由華僑引進。

        許多至今留存的華僑人文史跡,仍是廣州城市文化的一道風景。如,反映十八世紀華僑出洋縮影的僑鄉黃埔村;反映華僑吸收異域文化、開風氣之先的嶺南大學舊址,培正、培英等百年老校;東山一帶中西合璧的洋樓別墅;新亞大酒店、新華大酒店和愛群大廈等,還有華僑投身民主革命而留下的大量史跡。

        但令人遺憾的是,廣州的華僑人文史跡在人們的記憶中被淡忘了,廣州華僑文化的研究考證等殘缺不全。據介紹,解放后,廣州先后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文物普查,卻沒有一次華僑人文史跡的專項摸查,更談不上開發利用。有文史專家表示,編撰廣州文化史時,曾想將廣州文化與中原文化、海派文化相比最顯特色的華僑文化單列章節,但因缺少完整、系統的材料而放棄。

        不久前,廣州摸查華僑人文史跡“家底”,初步整理出150多個華僑人文史跡。摸查發現,不少耳熟能詳的文化史跡,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華僑背景。許多獨具特色的華僑人文景觀逐漸隱沒在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中。

        僑字背景少人知曉

        據調研組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摸查,挖掘出一批珍貴的華僑人文史跡。如,1926年底在廣州創辦的華僑運動講習所,是中國革命史上唯一的僑講所所在地,是國共兩黨合作培養華僑干部的一次成功嘗試。摸查發現:當年的僑講所校址,就在現在的廣東省革命歷史博物館內(原國民黨中央黨部)。

        廣州華僑人文史跡遍布全市,但市僑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除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中山紀念堂等少數文物外,多數涉“僑”史跡不為人熟悉。即使一些聲名遠播的招牌景點,了解其與僑歷史淵源的人也不多,有的甚至被人為淡化。

        陳家祠博物館館長黃淼章說,陳家祠每年接待游客在全市旅游景點中名列前茅,但其簡介卻只字未提“僑”的背景。實際上,陳家祠是由清末歸僑陳瑞南、陳照南和廣州慈善家陳香鄰等倡議,集廣東72縣陳姓各埠華僑捐建的。

        好多史跡遭遇蠶食

        摸查顯示,廣州一些頗有歷史價值的華僑人文史跡,因年代久遠或人為毀壞逐漸消逝。

        廣州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黃銀英告訴記者,東山彩園曾是廣州華僑所建庭園中最大最好的,1978年時還有三個大庭院,現在已殘留無多。“澳洲、美國等都以保護史跡、墓葬等方式,保留華埠華工歷史,我們卻不能好好保護祖先留下的史跡”。

        海珠區黃埔村就是一個典型。18世紀中葉,黃埔村曾是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長達近一個世紀。至今,古港碼頭、舊商業街仍依稀可見。考古專家麥英豪考察黃埔村后,曾贊嘆“有康乾盛世之遺風”。該村歷史上華僑名人薈萃,如身兼三國領事的“黃埔先生”胡璇澤,清末著名外交家梁誠、梁洵,與詹天佑齊名的鐵路專家胡棟朝,農業專家馮銳,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奠基人梁方仲等。

        據悉,該村原有大小宗祠30多座,專家認為宗祠上的木雕、磚雕不亞于江南水鄉的古鎮。如今卻被拆得只剩下十余座,不少還面臨倒塌的危險。村里有99個門的馮氏大宗祠,莊嚴氣派,也被拆得支離破碎,對此海外馮氏鄉親頗有怨言。

        黃銀英說,黃埔村以前曾有大夫第、資政第、都尉第、觀察第、中議第等“八大第”,大都被拆毀。就在專家學者提出保護黃埔村原貌后,舊建筑還在被蠶食、毀壞,“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如今,這個對近代中外海上貿易史和廣州華僑出洋史很有研究價值的村莊,新樓房和古建筑雜亂交錯。

        寶貝雖多卻沒用好

        “守著好多‘寶貝’,我們卻從未想過怎么用”,華僑史跡調研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對如何開發利用華僑人文資源優勢,打造華僑文化品牌很少作思考和規劃。

        據悉,美國麻省塞林市(Salem),是十八至十九世紀初與廣州黃埔村同期存在的海港,美國人充分挖掘這個海港市鎮的歷史資源,將一批歷史博物館群聚集在這里,建有仿古船、旅店、餐飲、商場等。主體博物館“碧波地”(譯音)內設有三個中國館,其中一個重點介紹“Canton”。如今,塞林已成為旅游勝地,每年有100多萬世界各地游客前往參觀。

        相比之下,廣州黃埔村的開發遠遠落后,目睹今天的黃埔村,很難想象它是近代中國海上貿易黃金時期的重要口岸。古老的僑鄉、歷史名人、古港口和古建筑群,被悄然埋沒。

        專家們認為,廣州開發利用華僑人文資源的意識,大不如國內一些城市。原本荒廢的開平碉樓經保護、修繕開發,成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磅”選手。廣州花都也有“飛機樓”、“德仔樓”等都很有特色的古碉樓,卻不為人知,也未得到很好整治。廈門、泉州等城市,廣東的梅州、汕頭、江門等地,都建立了華僑博物館,號稱全國最大都市僑鄉的廣州,博物館里至今連一個華僑專題館室也沒有。 (孫朝方 林干)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99 | jizz18高清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穿透明白衬衫喷奶水在线播放| 无遮挡h肉动漫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网络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无遮挡一级毛片性视频不卡|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2019中文字幕在线| 好看的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小说|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拔播拔播华人永久免费|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不用付费的黄色软件|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天天看片天天操| 中文字幕欧美亚洲|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99热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