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武韻情牽兩岸——記第二屆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營活動
7月1日至6日,福州市晉安區教育局舉辦第二屆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營活動,來自臺灣的19名中小學生、老師和教練來到榕城,走進晉安,分享武術、舞龍舞獅的傳承故事。
本次活動以“武韻傳承 青心未來”為主題,是2024年春季“龍獅承一脈,童心連兩岸”活動的延續,為兩岸青少年搭建交友交心的友誼之橋。
“福州很好!七中的老師、同學們超級nice,我們明年還會再相見。”位于晉安區的福州七中是省級武術傳統特色校,這是臺灣獅頭旺舞龍舞獅隊隊長劉彥佑第二次來到福州七中。
“2024年春季,在首屆研學活動中,我們組織臺灣學子在福州七中開展了南北獅技藝傳承交流活動。這一年多來,大家保持著線上聯系,分享彼此的成長故事。”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臺灣團隊與福州七中進一步開展了南北獅等中華武術技藝的深度交流。
“臺灣學生操控的南獅動作細膩寫實,福州七中學生表演的北獅威武傳神,南北獅藝在花式鼓點中競技交融,真是過癮!”7月2日下午,在福州三中濱海校區體育館內,臺灣和福州七中同學們的共同表演贏得陣陣掌聲和喝彩。
在幾天的行程里,臺灣師生在福州七中沉浸式體驗大陸武術教學的特色,臺灣團隊解鎖南獅鼓樂“慢—快—急”的情緒密碼,指導福州學生用鼓點變化表達“喜、怒、驚”神態;福州七中武術隊則設計舞龍舞獅障礙競速課程,在繞樁、跨欄等競技中,讓臺灣學子體會“龍身隨龍頭、步法穩如樁”的動作要領。
臺灣團隊教練洪文定是第二次來福州參加武術交流活動。在他看來,兩岸一脈相承,臺灣的舞龍舞獅比賽規則和技術都源于大陸,榕臺兩地的舞龍舞獅教學交流進一步深入,不僅讓彼此技藝更加精進,也讓兩岸學子的友誼進一步加深。“同源共流的文化,總是能喚起大家的共鳴。”洪文定說。
除了以武會友,臺灣營員們還走進三坊七巷,探訪冰心故居、嚴復故居,聆聽水榭戲臺、坊巷文化由來,感受福州歷史名城深厚的人文底蘊。
在鼓嶺,臺灣學子們通過打卡鼓嶺郵局古井、歷史建筑展示館、百年網球場、柯達照相館、李世甲別墅、柳杉王公園等,感受老建筑背后承載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動人故事。
在閉營儀式上,臺灣學子和福州七中的同學們一起哼唱歌謠、一起游戲,友誼的種子在彼此心間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