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從炮戰陣地到開放前沿:廈門大嶝今昔蝶變

      2020-09-24 08:2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廈門9月23日電 題:從炮戰陣地到開放前沿:廈門大嶝今昔蝶變

        新華社記者康淼、趙文才、付敏

        40年,可以讓一座小鎮發生怎樣的蝶變?

        地處海上的廈門翔安大嶝街道,包含大嶝、小嶝、角嶼三座島嶼,與金門一水相隔,最近處僅有千余米,是大陸離金門最近的地方。

        40年前,這里彈痕累累,硝煙初散,是百廢待興、亟待重建的炮戰陣地。

        40年后,這里游人如織,產業集聚,是蓄勢待發、引人矚目的開放前沿。

        三座小島是如何在40年的時間經歷了如此懸殊的角色轉變?讓我們從時光的鏡頭中尋找答案。

        時光鏡頭一:“告別講臺,到前線去”

        初秋午后,恍如明鏡的太陽當空正懸。

        院角,一株有些年歲的芭蕉樹旁,年近八旬的攝影師鄭水忠正倚坐在藤椅上,透過厚厚的老花鏡,翻看一本封皮褪色的相冊。

        柔風習習,鄭水忠泛起些許困意。他側身端起茶杯,杯蓋掀起,茶香沁鼻,淡淡水汽氤氳而起。恍惚中,那定格在泛黃照片上的炮火硝煙,也仿若隨著水汽,彌漫開來……

        1958年8月23日,隨著一聲“開炮”令下,駐扎大嶝的解放軍前線部隊萬炮齊發,向據守在對岸金門島的國民黨軍發起攻勢,一場長達21年的炮戰自此拉開帷幕。

        炮戰開始后,島上部隊因為工作需要,要找一位本地人在前線照相。出生在大嶝,且家人曾做過攝影師的鄭水忠成了理想人選。但此時鄭水忠已經走出海島,成為縣里一名公辦小學教師,回島照相,不僅意味著要放棄安穩的工作,還要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

        團長張桂喜去學校找到了鄭水忠:“這是前線的需要,祖國的召喚,行不行?三分鐘!”

        一句“祖國的召喚”讓所有的猶豫和顧忌都沒了意義。鄭水忠當天就辦理了辭職,跟著團長回到了大嶝。

        走下講臺,來到戰場,放下粉筆,扛起相機,曾立志走出小島的鄭水忠,最終又回到島上,一待就是大半輩子。

        炮戰期間,因為工作需要,鄭水忠會接觸到很多軍事秘密。一次去角嶼拍照,駐島某連連長臨時給了鄭水忠一支手槍,并半開玩笑地對他說:“你知道的秘密太多,如果被俘,最后一顆子彈要留給自己……”

        懷著這樣隨時做出犧牲的勇氣,鄭水忠無數次死里逃生,用鏡頭記錄下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滄桑歲月。

        記者旁白:炮戰期間,僅13余平方公里的大嶝三島,被金門守軍用數百萬發炮彈進行了“犁地式”轟炸。戰場之上,像鄭水忠一樣冒著生命危險,默默奉獻的人,在大嶝還有很多。他們甘愿舍棄安穩生活乃至付出生命代價,選擇在炮火中與海島堅守的理由很簡單:祖國召喚。

        時光鏡頭二:“打不斷的同胞情誼”

        東方初曉,蜿蜒如帶的金門沙灘被朝陽染成一線金黃。

        海面上,一艘柴油驅動的小木船正從對岸遠遠駛來。村民張福江一邊掌舵,一邊機警地觀察著金門海岸的動靜。

        船上高高隆起的油布下,是碼得密實的蔬菜、瓜果和其他日用品。

        金門島自然環境惡劣,生產條件落后,居民只能依靠臺灣補給才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但由于金門、臺灣相距遙遠,運送補給的船只往來耗時長、費用高,且時常斷航,島上長期缺乏水果、蔬菜等生活物資。

        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炮戰結束,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因為相隔不遠,大嶝、金門居民常在退潮趕海時“偶遇”。很多大嶝居民會在出海時將金門緊缺的糧食、蔬菜、水果等隨身攜帶,利用“偶遇”的機會贈送或低價銷售給金門居民,而金門居民也會帶一些高粱酒等當地特產,回贈對岸同胞。

        當時兩岸關系仍相對緊張,像這樣的“偶遇”或交易,一旦被金門守軍發現,當事者常會面臨牢獄之災。張福江就曾兩次被抓,在金門拘禁兩個多月。但大嶝村民并未被嚇退,因為“一來自己能賺點收入,另外這也是給金門居民提供方便”。

        后來,每當天氣晴好、海潮初落,就會有大大小小數百艘載滿生活物資的船只穿梭在金廈海峽。淳樸無畏的大嶝人,冒險供應金門島上的日常所需物資,用一艘艘漁船,串聯起金門島的“第二生命線”。

        記者旁白:這種在金門守軍嚴令禁止、嚴密監視之下進行的民間往來,恰恰反映了深埋海峽兩岸居民心底的同胞情誼。此后,兩岸之間的民間往來不斷壯大。1999年,大陸第一家對臺免稅市場在大嶝開業,曾經的炮戰前線逐漸發展成為大陸對臺交流的前沿。

        時光鏡頭三:“戰時可以拆門板,如今也可以拆房子”

        設計時髦,用材考究,10年前,張霞美家的新房剛一落成,就著實讓同村人羨慕了一把。

        如今又一次站在家門口,看著眼前這凝聚了一家人心血的房子,張霞美的心情卻有些復雜……就在不久前,她在拆遷協議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蓋房子借的錢,去年才還清。”張霞美言語中滿是不舍,“可既然是國家建設需要,那該拆就拆呢。”

        張霞美所在的大嶝陽塘村被確定為廈門新機場建設用地。未來,一座現代化的區域樞紐機場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新機場將成為周邊地區開放交流的重要門戶和海峽兩岸交流的主要機場,也將促進大嶝發展成為一座集高端制造、物流運輸、航空設備維修研發等高科技行業于一地的空港新城。

        不久之后,昔日炮彈往來交織的大嶝上空,一條條橫跨四海、連接五洲的航線,將進一步拉近大嶝與世界的距離,曾經的海防前線大嶝將真正成為助力廈門與世界深度融合的開放前沿。

        對于新機場的產業促進與經濟拉動作用,村民們了解不多,但他們心里清楚的是,“只要國家需要,就一定全力配合”。

        張霞美的父親是炮戰親歷者。她不止一次聽父親說起,在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村民們拆下自家門板制成擔架,冒著炮火在前線救治傷員的故事。

        “當年我們可以為了支援前線拆門板,如今我們也可以為了國家建設拆房子。”張霞美說。

        記者旁白:從戰火紛飛的炮戰陣地到聯通世界的開放前沿,從戰時為支援前線“拆門板”到如今為祖國建設“拆房子”——大嶝今昔開放發展的變化地覆天翻,但大嶝人為國奉獻、不圖回報的精神卻在一代代傳承中閃耀如初。

        三組時光鏡頭,見證了三個時期的奉獻與堅守。40年里,曾經炮火交戰的前線,后來兩岸交流的中心,如今對外開放的前沿——美麗蝶變在大嶝這片土地上接連呈現。

        鏡頭變換,星移斗轉,“又一個40年后,大嶝將變成什么樣?”大嶝人說他們想象不出來,但他們知道,“只要一心一意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明天,只會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性图第一页|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国产亚洲女在线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h在线看免费视频网站男男|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把水管开水放b里是什么感觉|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男人天堂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国色天香| 日本口工全彩无遮拦漫画大|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网| 男人插女人30分钟| 国产91po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插插插|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网站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丝袜足液精子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