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商眼中的改革開放:風景這邊獨好 要去,要去,要去!

      2018年08月14日 15:0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陸這些年發展之快,讓我簡直無法適應。”上海元祖食品公司董事長張秀琬近日對記者說。她1992年從臺灣來到上海灘闖蕩,其后的經歷就像“開著一艘小小快艇,在太平洋的大風大浪中被颶風推著往前跑”。改革開放40年,臺商正是浪尖上的弄潮兒,他們獨特的視野里,有別樣好風景。

        看好大陸的發展前景

        1979年,大陸發布了《告臺灣同胞書》。之后數年內,第一批“吃螃蟹”的臺商以港資、外資或隱姓埋名的方式繞道來大陸投資。他們得冒著遭臺當局起訴的風險,因為直到1987年,臺灣方面才開放兩岸交流。

        黃紫玉是臺商中第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她對記者表示,1979年看到《告臺灣同胞書》,就決定協助開拓兩岸貿易,這是“家國情懷使然”。當時臺當局嚴禁商人赴大陸投資,黃紫玉的父親又是臺灣“立法委員”,家里都反對她這么做,但她義無反顧。

        張秀琬1989年跟同學到大陸旅游,發現“這市場實在太大,物資不多,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卻深”。“大陸這塊地方——要去,要去,要去!”這是她回到臺北后做的判斷。

        1990年1月,臺灣“塑膠大王”王永慶在家人的陪同下,乘坐專機由美國經香港飛抵北京機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接見了王永慶。之后,王永慶開始了他在大陸的考察投資活動,先后訪問了廣州、深圳、廈門等地,并決定在廈門市興建碼頭與港口,建立石化工業城。王永慶的大陸之行隨后被臺灣媒體曝光,臺灣輿論為之震動,并在島內引發了“王永慶效應”。從那以后,臺商掀起了赴大陸投資的熱潮。

        在那個時代敢于投資大陸,需要慧眼和膽識。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對記者所說,第一批臺商看好大陸改革開放后的市場,毅然融入改革開放浪潮之中,是“敢拼、有闖勁、了不起的一群人”。

        臺灣人崇尚“愛拼才會贏”,在大陸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沖破重重阻力“登陸”的臺商們,拼的是家國情懷,拼的也是大陸光明的發展前景。

        “飛一般”的速度與激情

        在大陸這趟高速列車上,臺商體驗到了“飛一般”的發展速度。

        張秀琬帶著元祖品牌來到上海之初,騎過自行車,擠過公交車,從一家小門店做起。如今,元祖在大陸已有近600家門店,并于2016年在A股上市,業務還擴展到大型兒童生活服務設施建設。

        1993年,年近六旬的臺灣人李瑞河只身來到大陸,在漳州投資并建設天福茗茶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之后20多年,天福茗茶業務快速增長,直營店數量一度以每3天一家的速度猛增。截至2017年12月,天福在大陸大中城市開設近1200家直營連鎖店。

        富港電子2002年由臺灣正崴集團在江蘇昆山設立,當年產值僅為300萬元人民幣,2017年產值達到46億元人民幣,16年翻了1533倍……

        40年,臺商投資大陸的版圖迅速擴張,從東南沿海到華中再到西部,形成東莞、昆山、重慶三大臺商投資聚集地。40年,臺商產業布局緊跟時代步點,從紡織等傳統產業到筆記本電腦制造等準高科技產業,再到本世紀初的半導體、面板制造等高科技產業。

        越來越多的臺企正趕往A股上市。不久前,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在上海證交所A股上市掛牌,臺灣聯電子公司和艦科技也宣布赴A股上市。目前,臺上市公司子公司赴大陸掛牌者已有6家。統計顯示,還有18家臺商上市上柜公司的大陸子公司,都想赴大陸掛牌。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推動時勢。王建民說,臺商最早帶到大陸的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理念,讓一些產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與此同時,大陸的廣闊市場、高速發展,則給臺商提供了無窮機遇,“這是一種互相成就的關系”。

        “兩岸一家親”由此體現

        臺商選擇大陸,大陸不負臺商。40年來,大陸不斷為臺商和臺灣同胞推出優惠政策。今年2月,國臺辦發布了惠及臺胞31條措施,為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在大陸提供與大陸企業和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郭山輝表示,“31條”就是要把大陸經濟發展成果與臺胞分享,給臺胞在大陸發展帶來了更大機遇,給臺胞在大陸就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我長期在梅州從事高山有機茶種植事業,以后兒子也將在大陸讀書成長,這些重大舉措(“31條”)的發布為他今后的成長學習提供更多便利,也進一步解決了我們臺商創業的后顧之憂。”廣東梅州臺商彭瑾瑜說。

        “31條”之外,各地支持臺商的“自選動作”不勝枚舉。比如,江蘇省昆山市2016年推出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6年行動計劃,每年投入不少于20億元人民幣。

        支持臺商發展,大陸有系統規劃。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臺灣專家指導種植的臺灣紅心火龍果,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又一新興產業;在福建省長汀縣,臺灣青年張元豪800畝的高山茶園里,臺灣軟枝烏龍茶又抽出了新芽……這是大陸支持兩岸農業交流的成果。2005年以來,大陸已在各省市設立29個臺灣農民創業園,9個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新一代臺商正絡繹而來。截至今年5月,大陸已設立75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為臺灣青年搭建舞臺。臺灣青年林宗龍最近在廈門開了一家TEAPEI CHEERS奶茶店。他說,之所以安家廈門,是因為當地政府對臺灣青年創業的大力扶持。

        早年臺商為改革開放增添助力,現在大陸希望用改革開放的成果回饋臺商和臺灣社會,這是歷史的溫度,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切體現。

        每個時期都是最好時機

        中共十八大以后,大陸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兩岸企業可以共享新時代改革開放成果的新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日前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近幾年來,大陸推出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如探索建立多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自由貿易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對臺資企業和臺商來說都是難得的機遇。

        發展意味著機遇,但改變也帶來挑戰。在張秀琬看來,“每一個時期都是最好的時機,就看你怎么把握”。她說,中美貿易摩擦更像“心魔”,而非現實性的障礙,“只要齊心面對,就一定能克服”。大陸有厚實的發展根基,有廣闊的內需市場,有準確的應對之道,臺商同樣可以通過調整策略和轉型升級求適應求發展。

        老一輩臺商對大陸有信心,因為他們了解改革開放40年就是一部戰勝困難踏平坎坷的奮斗史。黃紫玉說,中華民族之偉大就在于穿越無數風雨才走到今天,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挑戰。大陸改革開放的40年,她是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她對改革開放的前景充滿信心。

        臺灣年輕一代同樣對大陸充滿憧憬。調查發現,島內七成年輕人有意到大陸發展。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今年的新現象是,民進黨當局越阻撓,來大陸的臺灣年輕人越多。“以前臺南的年輕人都會說去到臺北發展,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臺南青年直接說,‘走,我們到廈門去’。”

        中共十九大報告描繪的宏偉藍圖,需要包括臺商在內的兩岸同胞攜手同心一起實現。“我對個人和祖國的未來都充滿信心。”扎根浙江嘉興的臺商李茂春說,未來,他將在休閑養生、旅游觀光等產業擴大投資,并讓下一代接手在大陸的事業,去實現“嘉興夢”、“中國夢”。(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8天天爽天天玩天天拍|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精品区卡一卡2卡三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欧美丰满熟妇xxxxx|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www.久久.com|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国产99视频在线| 日本在线视频网址| 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三上悠亚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特一级黄色毛片| 同性女电影三级中文字幕| 高清一级毛片免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1区| jizz大全欧美|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在线看|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站街| 欧美真实破苞流血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1福利一区二区|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系列免费|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美女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