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行腳兩岸 記錄歷史——兩岸記者回首交流三十載

      2017年11月30日 11:26: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行腳兩岸 記錄歷史——兩岸記者回首交流三十載

        新華社記者

        1987年9月,臺灣《自立晚報》派出兩位記者沖破臺當局禁令,繞道第三地來到祖國大陸采訪。此后30年間,兩岸新聞交流逐步擴大,兩岸記者你來我往,見證了兩岸社會發展變遷,記錄下兩岸交流波瀾壯闊的歷程,在傳播兩岸資訊、增進同胞理解、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首往事,參與這項工作的兩岸記者感慨萬千。

        踏上彼岸開啟同胞相互了解的窗口

        “看到了滿街都是和我們長著一樣臉孔的人,一切都仿佛那么的熟悉卻又那么的陌生和遙遠。”30年前冒險“登陸”的《自立晚報》記者在報道中寫道。

        這次“破冰之旅”轟動一時,一個月后臺當局宣布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同年1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發表談話,歡迎臺灣新聞界來大陸采訪、交流。兩岸新聞交流大門自此開啟。

        臺灣媒體人王銘義1987年就在《自立晚報》工作。1990年,他踏上大陸土地,來到北京采訪兩會。

        王銘義回憶說,當時在北京街頭看到很多學雷鋒的標語,他還好奇地問司機雷鋒是誰。之后,他南下上海,市面上處處可見“羊毛衫打折”的廣告,讓他感受到濃濃的發展經濟的社會氛圍。

        20多年來,王銘義的足跡遍布大陸30多個省份。“漫長的采訪旅程像是走讀大陸的一段學習旅程。”他說。

        1991年8月,時任新華社記者范麗青、中新社記者郭偉峰赴臺采訪“閩獅漁事件”處理情況,成為40年來第一次赴臺采訪的大陸記者。

        “到臺灣就像回家一樣。”現任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回憶往事感慨地說,12天赴臺采訪改變了他的人生,臺灣民眾的熱情和善良,當地保持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現任《人民日報》海外版港澳臺部主任吳亞明首次赴臺駐點采訪是2001年。“到臺灣后,我就是多走多看多聽,上山下海,走訪鄉村,跟基層民眾深聊,真實的臺灣給我一種親切感。”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趙曉培是年輕一代的大陸赴臺駐點記者。“2011年第一次來就喜歡上這里。”他說,臺灣既有不一樣的風情,又與大陸有同樣的語言和文化,臺灣民眾對大陸同胞的熱情從未變過。

        見證兩岸社會飛速發展變遷

        1991年,現任臺灣《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綽中作為該報首批駐點記者來到北京。“那時北京從機場到市區走的是一條普通公路,王府井還是個小街道,晚上9點后馬車驢車還可以進市區。”

        王綽中說,當年報社給駐點記者一天的生活費是150美元,當時相當于1300多元人民幣,而那時北京一般公務員月薪才400多元。“當時兩岸收入差距很明顯,臺灣物價要比北京貴很多。”

        “經過20多年快速成長,大陸在很多方面已超越臺灣。這是我親眼看到的變化。”王綽中說。

        1991年,郭偉峰首次赴臺采訪時感受到臺灣經濟的繁榮。“當時臺灣媒體人的月工資大約2萬元人民幣,我們才兩三百。”他說,起初臺灣經濟領先大陸,30年來大批臺商西進,帶來較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充沛的資金,為大陸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兩岸各領域交流日益擴大深化,尤其實現“三通”后更趨密切,兩岸逐步形成“一日生活圈”。在這一大背景下,兩岸新聞交流不斷“跟進”。

        吳亞明觀察發現,十幾年前大多數臺灣民眾對大陸還不那么感興趣。如今,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把大陸納入人生規劃,希望善用大陸發展機遇,在大陸找到揮灑人生的舞臺。

        今年,29歲的臺灣《旺報》駐京記者蔡浩祥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采訪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大陸發展令人震撼,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多走走看看不是壞事,交流可以累積善意,有助兩岸關系發展。”他說。

        希冀兩岸媒體繼續發揮好橋梁作用

        30年來,兩岸新聞交流從無到有,日益密切,不斷深入。兩岸媒體在人員往來、交流互訪、聯合采訪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

        “從當年摸著石頭過海、忐忑不安‘登陸’采訪,到如今來往更加便利、采訪領域不斷拓寬,兩岸新聞交流發展變化真的很大。”王銘義說,兩岸媒體是兩岸交流“橋梁中的橋梁”,幫助兩岸同胞更好地相互理解是兩岸記者的職責。不管兩岸關系怎么變,新聞交流都是兩岸良性互動的基礎工程。

        臺灣《聯合報》社長項國寧認為,新聞交流是兩岸交流30年的重要方面,希望兩岸新聞交流能更制度化,比如互設辦事處。“通過制度化交流,才能讓報道更有意義、更多元,從而提高報道品質,更深度地了解對方。”

        郭偉峰認為,兩岸媒體是兩岸交流的“開路先鋒”,兩岸記者應共同迎接新時代,攜手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作為兩岸交流的先行者、推動者和見證者,新聞交流對兩岸民眾增加了解、增進感情、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積極作用。”吳亞明表示,現在兩岸關系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但越是這時候,兩岸記者越應一秉初衷,更好地擔當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責任。(參與采寫記者:劉歡、趙丹平、劉剛、石龍洪、陳鍵興、陳君、查文曄、張鐘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 婷婷综合五月天| 好吊妞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91香蕉视频直播| 天下第一日本高清国语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小说|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在线亚洲v日韩v| 中文字幕版免费电影网站| 欧美xxxx狂喷水喷水| 日本视频www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jizz国产视频| 日本zljzljzlj日本|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娇喘午夜啪啪五分钟娇喘|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男男|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 中文日韩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8高清在线|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18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