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strong>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4.8%

      時間:2007-11-12 10:36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對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31個省(區、市)6.8萬戶農村住戶的抽樣調查結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32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專家預計,農民收入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但受糧食穩定增產難度加大、農資價格高位運行、農產品價格上漲空間有限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基礎仍很薄弱。   

        農村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農民收入增長呈現新特點

        與往年相比,今年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出售農產品現金收入大量增加。前三季度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同比增長19.8%。這是農業穩定發展的結果,也與農產品價格合理回歸有關。

        ——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139元,同比增長20.2%。工資性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務工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所致,前三季度農民務工收入人均1013元,同比增長21.0%。

        ——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保持平穩增長,農村產業結構逐步趨向合理。農民家庭二、三產業生產經營收入人均458元,同比增長11.7%。

        ——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繼續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人均84元,同比增長21.5%;轉移性收入人均172元,同比增長21.2%。這說明農民從政策扶持中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

        與農民現金收入增長較快相對應,我國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表明我國農村總體上進入小康區間,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農民購買非食品類耐用消費品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四要素合力促增收,新型農村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農民增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從2004年起,中央連續下發了4個1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有力地支撐了農民收入增長。2007年中央財政各項農業補貼已經達到526億元。取消農業稅、特產稅、牧業稅和屠宰稅,比稅改前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200億元。同時,中央財政實際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逐年增加,今年達到了3917億元,同比增長15.3%。

        二是得益于現代農業的加快推進。近幾年,我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提高農業的區域化、優質化和組織化水平,提高了農業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2006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優質率分別達到69.1%、55.2%、42%、65.7%,農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

        三是得益于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在種養業發展的同時,鄉鎮企業穩定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2006年,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47億人。

        四是得益于農民外出務工數量的不斷增加。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民外出務工的政策,切實解決農民工工資待遇低、子女上學難等突出問題。2006年,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加到1.19億人,比上年增長了6.3%。

        統籌城鄉發展,破解農民增收難題

        盡管如此,但專家表示,農民增收基礎還比較薄弱,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糧食穩定增產的難度較大。雖然今年糧食有望穩定發展,但當前的糧食增產仍屬于恢復性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尚未根本提高,耕地仍在減少,水資源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仍然突出,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難度依然不小。

        ——農資價格高位運行。今年1—6月,主要化肥品種價格繼續在高位運行,農用柴油為每噸5464元,同比上漲9.63%,其他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也有明顯上升。農資價格長期高位運行使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不利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就業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部分外出務工農民的素質和技能還不完全適應二、三產業發展的需要,就業不充分、收入不穩定,工資性收入對增收的拉動作用將受到影響。

        ——農產品價格持續上升空間有限。受生產發展、供求關系的影響,農產品價格不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上升,最終會穩定在合理水平上。

        專家指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因此,面對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必須加快統籌城鄉發展。要從促進農業生產全面發展、建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合理上升機制、促進農民就業、完善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逐步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記者 馮華)

      分享到: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欧美|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4480yy苍苍私人|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小浪蹄子嗯嗯水挺多啊|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欧美第一页浮力影院|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之 |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中文|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久久九九热视频|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草莓视频秋葵视频在线观看ios|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2022福利视频| 夜夜夜夜猛噜噜噜噜噜试看|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