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中華文明隔不斷 《臺北故宮》將登陸央視一套

      2009年01月07日 16:55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大型紀錄片《臺北故宮》新聞發布會今天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攝/張弛)

        《臺北故宮》宣傳片

        《臺北故宮》主題曲


        中國臺灣網1月7日北京消息  中國只有一座紫禁城,卻有兩座故宮博物院,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寶島臺灣。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為躲避戰火,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貴文物幾經輾轉遷往臺灣,后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在兩岸隔閡的六十年間,大陸同胞對臺北故宮知之甚少。臺北故宮里藏著哪些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又是如何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遷移到了臺北?在遷移的過程中又是怎樣被保護完好的?即將于1月12日開始在央視一套晚間播出的大型文史紀錄片《臺北故宮》,將用12天的時間揭開那段塵封的歷史,呈現出一個闊別六十年的“臺北故宮”。

        首次披露65萬件文物遷臺過程

        從1948年12月21日到1949年2月22日,短短64天里,南京下關到基隆港這條水道上,總共有6個機構的5522箱頂級國寶被運到了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65萬件傳世珍寶絕大多數來自北京故宮,這背后是一場因戰亂而起、人類文化史上空前的文物大遷移。紀錄片《臺北故宮》首次觸及這段歷史,頗費周折地找到了幾位在1948年運送文物的親歷者,最終呈現了一幅完整的文物遷移路線圖。

        本片總導演周兵介紹說,“實際上臺北故宮的文物還有一批是從日本接收回來的。抗戰勝利以后,有一批文物沒有運回大陸,而是直接從日本運到了臺灣,這一段也是很有故事的。”

        在臺北故宮的文物和歷史之外,當年跟隨文物赴臺的專家以及他們的人文精神也成為紀錄片的重要內容。“那些專家們的人文精神,應該被現在兩岸的老百姓所認識。這些學者的考慮很簡單,打起仗來子彈不長眼,萬一文物被毀了怎么辦?打完仗,我再運回來不就完了么。所有去的人,都覺得幾個月之后就回來了,甚至有的連家屬都沒有帶,把門一鎖,裝上船就走了。結果到了臺灣之后,在霧峰鄉一個叫北溝村的地方一待就是15年。就在那種環境中,他們依然搞出版、做展覽,學術研究從來沒有間斷過。”《臺北故宮》的總撰稿人胡曉,對當年運送文物去臺的專家們只有深深的敬佩。

        平實語言講述“生活化故宮”

        在執導的紀錄片《故宮》取得廣泛好評后,周兵再度被“臺北故宮”吸引。在他看來,用電視紀錄片的形式來呈現臺北故宮,實際上是在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切和了解,并把這個過程中的收獲通過紀錄片傳遞出去。

        談到《臺北故宮》和《故宮》的區別,周兵坦言,《故宮》的藝術性和歷史感更強一些,“這次拍《臺北故宮》強調的是新聞性、文獻性和一種歷史揭秘的結合。臺北故宮更注重于民眾教育,更時尚一些,所以我們也追求一種樸實的風格,一種比較生活化的敘述,一種更親切更自然的東西,不板起面孔來講歷史、講道理。但是在敘述效果上,我要求每個導演達到一種新聞性的敘述,它是一種文獻解讀,和一個一個大家不知道但特別想知道的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延續文化延續愛

        《臺北故宮》配樂部分邀請了知名臺灣音樂人小蟲操刀。小蟲直言,這次創作的過程非常“痛苦”,一則預算不夠,二則影像資料太少。“我手里只有一些文字性的資料,讀著讀著這些老祖先留下的寶貝,突然就有了一種特別的感受,寫下了主題歌‘愛延續’。”

        為求完美詮釋,小蟲特意說服了擁有臺灣最原生態聲音的紀曉君演唱主題歌,湊巧的是紀曉君將在不久之后榮升為母親,小蟲認為這給主題歌更添了特別的意義:“音樂可以拉近兩岸距離。希望《臺北故宮》不僅僅是一個紀錄片,不僅僅把文化延續下去,也能成為愛的延續。”

        中華文明之根連起兩岸情

        無論是青銅器,瓷器,玉器,還是繪畫、書法……這些收藏在臺北外雙溪地下庫房里的珍寶們,都向世人展示著它曾經的傳奇和現在的精彩。無論是對海峽那邊的臺灣,還是海峽這邊的大陸,中國人在兩岸故宮里守護著祖先傳下來的珍寶,守護著中華文明綿綿閃亮的薪火。

        2006年《故宮》播出時,周兵曾說:“就電視創作領域而言,我們試圖改變些什么;就文化傳承而言,我們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一份子。”紀錄片《臺北故宮》的誕生,就像一個文化工程的傳遞,不僅僅是在講述一些故事,表達一些情感,更有幾許濃濃的期待。

        珍品解讀

        對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十大珍品”,民間和學者的解讀完全不同,唯一重合的是《快雪時晴帖》。在12集紀錄片中,這些國寶被導演一一道來,以下就是對部分珍品的小段解讀。

        《快雪時晴帖》

        這張簡潔的信經歷了1000多年的時光,紙頁早已泛黃。雪仍然在下,仿佛下在書帖上。據說每逢入冬初雪時候,乾隆皇帝一定要取出來看一看,并在裱框的四周寫字賦詩蓋章。有一天,他心情特別舒暢,在帖的中央寫了一個大大的“神”字。1924年11月5日下午,溥儀出宮,桌子上還有沒吃完的半個蘋果。路過神武門,軍警和辦事人員竟在包裹中搜出《快雪時晴帖》……

        翡翠白菜

        是最為人熟知的臺北“故宮”藏品,長年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幾乎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代名詞。

        據說,翡翠白菜是清朝光緒皇帝瑾妃的嫁妝。翡翠白菜象征新娘清清白白,而白菜上的小蟲則象征多子多福。翡翠白菜隨瑾妃一同入宮,應該很受喜愛,原來一直擺放在瑾妃居住的永和宮內。

        《溪山行旅圖》

        北宋范寬的代表作品。一座高大的山峰,密如雨點的墨痕將飽經風霜的巖石刻畫得十分生動。細線般的瀑布在高山深壑間飛瀉而下,隱沒在云煙縹緲的深淵中。一隊商旅行進在摩天巨巖與深邃林莽間。徐悲鴻在北京故宮看過這幅畫,贊嘆道:“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畫的題跋是董其昌親筆。

        散氏盤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散氏盤,上有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成為研究商周時期歷史的寶貴鑰匙。(記者 張弛)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弛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啊用力太猛了啊好深视频| 日本免费xxx|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91精品视频免费|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色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激情小视频|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2019| 欧美性色xo影院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免费 | 日韩免费a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小仙女np高h|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