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總值突破3萬億元!黃河流域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黃河流域九省區持續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進出口總值突破3萬億元,外貿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作為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的重要支點,不沿邊不靠海的山西近年來實施外貿空白縣清零行動,實現117個縣,縣縣有外貿,越來越多的山西“土特產”由此走向國際大市場。
眼下,正值山西水果出口的旺季。新絳的油桃、鹽湖的酥梨、臨猗的蘋果正陸續采收出口,山西鮮桃出口量目前占全國近四成。水果出口產業成功帶動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山西全省果園面積近600萬畝,產量1100多萬噸。數據顯示,得益于海關支持農食產品出口專項行動,山西水果出口今年再創新高,出口水果果園和包裝廠注冊登記數量、水果出口種類、出口國家和地區、水果出口量,全部實現正增長,出口14大類73種品系,出口國家和地區增至78個,今年上半年出口重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0.9%、12.7%。
近年來,品類多樣的“山西味道”不斷豐富著全球消費者的味蕾,陸續實現了陳醋首次出口智利、蒙古國,小米首次出口泰國,黑糯玉米首次進入香港市場,黃米涼糕、莜面魚魚和莜面栲栳栳等山西傳統特色美食擺上加拿大消費者的餐桌。
山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 吳瑞妮:目前山西已形成了以太原為中心,運城、大同等為支線的“一點多線”的航空物流通道;開通了至天津港、青島港的鐵海聯運班列。已有23條常態化運行的中歐班列線路,可以通達16個國家的48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