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311萬條建議里,承載著怎樣的民主實踐?
一條來自鄉村的建議,寫進了“國家規劃”。
這事兒,發生在5年前。那一年,當內蒙古達拉特旗恩格貝鎮蒲圪卜村的村干部李電波,以“云帆”的網名敲下關于“開展互助養老”的建議時,他沒有想到,這個從基層實踐里長出的思考,能通過互聯網,被黨中央看到,并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那一年,我們黨在五年規劃編制史上首次開展“網絡問計”,匯集了逾百萬條建議。
這事兒,發生在當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泛深入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活動,來自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等的超過311.3萬條網民建議,如涓滴匯海,為規劃編制提供了有益參考。
311萬余條建議,隨鍵盤敲擊聲躍動,每一個字符都承載著群眾心聲,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蓬勃脈動。
脈動之中,感悟新思想——
為起草好“十四五”規劃,2020年的7月到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的專題座談會就有7場。深入調研,熱烈討論,還有廣泛“網絡問計”,沉甸甸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主持下,在一次次深入調研、廣集民智中找到破題的關鍵,在一場場座談交流中凝聚奮進的共識。
近日,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參與度高、覆蓋面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
兩次規劃編制,始終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與5年前相比,本次“網絡問計”不僅建言數量大幅提升,還新增了“人工智能+”“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共同富裕”等多個建言主題板塊,充分聽取群眾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留言內容既有聚焦國家戰略的宏觀思考,又有關注民生問題的微觀實踐,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當311萬余條建言在數字時代的浪潮里奔涌,匯聚的正是“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最澎湃的動能。
脈動之中,見證新實踐——
把目光投向一座小院兒——北京東城區草廠四條胡同44號院。院子里,有座“小院議事廳”。胡同提升,社區發展……一件件大事小情,居民常要在這兒嘮嘮,街道、社區干部常要進來聽聽,解決訴求,傾聽建議,現場辦公。
2019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來到這里。他指出,設立“小院議事廳”,“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提高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精準化、精細化水平。
如今,小院議事這樣的基層民主實現形式,寫進《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已在全市的社區鄉村廣泛推廣運用。
把視野轉向一個街道。一頭連著社區民意,一頭通向最高立法機關,上海虹橋街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的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同正在參加立法意見征詢的社區居民代表親切交流,明確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歲月不言,基層民主的實踐活力歷久彌新。設立10年來,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已累計聽取105部法律草案意見,上報建議4525條,其中361條被研究吸納,參與征詢群眾超過4.6萬人次。“家門口的聲音”聽得到、被采用,民主的“獲得感”可感可及。
再把視角定格在這“311萬余條建議”。它不只是數據洪流,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鮮活注腳;價值遠不止于海量建議本身,而是持續拓寬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的途徑渠道。
開門問計的過程,也是發揚民主、凝聚共識的過程。當網上與網下同頻共振、交相輝映,全過程人民民主正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內容,保障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深深扎根于人民沃土。
脈動之中,鋪展新圖景——
新圖景是怎樣的?李電波所在的恩格貝鎮,已設立三個幸福苑養老服務設施,互助式養老落地生根,有效解決農村養老難題,也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不只恩格貝鎮,這一源自基層智慧的養老服務模式,已在多地推廣開來。
從建言到政策,從案頭到村頭,從落地到開花……新圖景里,體現“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照見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鮮明風格:言出必踐,“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響。”
回望過去5年,“十四五”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
歷史點亮未來。下一個五年,還將有哪些新愿景照進現實?
“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吸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重若千鈞,讓人們對未來之中國,充滿期許。
期許什么?
微光成炬,落地有聲。每一位普通人的“金點子”,都可能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金鑰匙”;未來五年,311萬余條“李電波”們的建言,都可能在更多阡陌街巷的發展變遷中,找到最溫暖、最生動的實踐答案。
共繪“最大同心圓”,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
策劃:杜尚澤、王斌來
撰文:魏哲哲、孫振
海報:陳曉勁
編輯:李建廣、左瀟
校檢: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