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疆經濟半年報丨新疆旅游“現象級”增長的背后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任江
時值8月,天山南北處處涌動旅游熱潮:喀什古城景區的古街深巷中,匠人們揮動小錘,叮當之聲不絕于耳;獨庫公路、阿禾公路上,車流滾滾,自駕車隊行進在雪峰、松林、草原之間;賽里木湖畔、博斯騰湖畔,游人如織,歡聲笑語交織成盛夏新疆最浪漫的詩篇。
今年上半年,新疆旅游再次實現“現象級”增長:全區累計接待游客1.3億人次,同比增長11.15%;游客花費1425.6億元,同比增長11.59%。新疆憑借獨特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文旅融合、全域聯動,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旅融合 激活旅游新流量
7月下旬,一場場舞蹈盛典席卷天山南北——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帶來一大批國內外高水平的藝術享受。本屆舞蹈節演出活動以烏魯木齊市為主會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拉瑪依市、哈密市、阿拉爾市成為分會場。高水平演出讓觀眾們如癡如醉,更為今夏新疆文旅市場注入澎湃活力。
舞蹈節從7月20日延續到8月5日,正是新疆旅游一年中最火爆的時候,疆內外前來觀演的觀眾和游客疊加,新疆各主要旅游城市及景區熱度迅速攀升,酒店訂單飆升,迎來新一輪游客高峰,為新疆文旅產業發展增加新的流量渠道。
“自治區文旅廳攜手商務、交通、航司等多部門,精心策劃出一系列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的‘優惠大禮包’。”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余潔介紹。這些優惠措施整合了景區門票、酒店住宿、特色餐飲以及機票交通等多方面的優惠資源,通過創新“演藝+”消費模式,吸引了更多游客。
新疆文旅融合多點開花、深度交融,全方位推動旅游流量持續攀升。上半年,新疆文旅活動精彩紛呈,舉辦了第六屆新疆春季旅游博覽會、第三屆新疆文化藝術節、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2025年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等品牌活動;草莓音樂節、李宗盛2025“有歌之年”巡回演唱會等演出活動不斷,激發了演藝活力,更讓“跟著演出去旅行”活力四射。各地通過門票減免、住宿折扣、消費補貼、“票根經濟”等多維聯動,讓文旅消費活力迸發。
此外,今年建成開放的西域都護府博物館、龜茲博物館等,延續了新疆文化場館變身“網紅打卡地”的故事,對游客流量增加功不可沒。
特色玩法 重構旅游新版圖
炎炎夏日,環博斯騰湖旅游公路迎來游客潮。依托獨特的“沙漠環湖、山水共生”景觀,博斯騰湖成為自駕游客的熱門之選,沿路各景區景點游人如織,車流涌動。今年上半年,眾多自駕游客來到這條一邊是浩渺無垠的湖水,一邊是連綿起伏的沙漠與戈壁的環湖公路,白天觀景,晚上入住周邊酒店、民宿,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業態穩定增長。
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新疆大力發展冰雪游、自駕游、低空游等特種旅游,形成全國領先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目前,新疆冰雪游、自駕游、特種游等都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八方游客慕名而來。2024—2025雪季,新疆S級滑雪場接待357.28萬人次,同比增長10.22%;游客花費8.44億元,同比增長39.13%;獨庫公路、環博斯騰湖公路、S101天山地理畫廊、阿禾公路等網紅公路迎來自駕熱潮。獨庫公路今年恢復通車前三天,車流量就突破5.6萬輛次,這條串聯起雪山、草原、峽谷的景觀大道,已成為各地自駕游客必打卡地之一;特種旅游呈多元發展態勢,徒步探險、低空游、攀登、騎行體驗等新業態新產品層出不窮。
新業態 喚醒旅游新動能
“一路上有雪山、森林、草原,開車走在風景里,眼睛都不夠用了。”剛剛自駕走完阿禾公路,四川游客李明亮興奮地說。
阿禾公路起于阿勒泰市,終點是禾木村,全長209.45公里,是阿勒泰“千里畫廊”的重要部分,串聯禾木等熱門景區,形成旅游交通大環線。游客駕車可以欣賞到阿爾泰山的極致美景。今年6月30日阿禾公路正式雙向通車運營,至7月30日,累計已有40多萬名自駕游客通行,日均通行車輛達數千輛、游客上萬名。阿禾公路成為今年“新晉”的新疆知名網紅旅游公路。現在,阿禾公路沿線已“冒出”200多家特色民宿、30多處牧家樂,為不斷增加的客流量提供旅游服務保障。
近年來,新疆各地不斷涌現的旅游新景區、新業態、新項目等,已成為旅游流量穩步增長的基礎。目前,新疆各地的低空游方興未艾,包括直升機觀光、熱氣球體驗、滑翔傘、動力傘等項目,賽里木湖景區等實現了低空經濟的“起飛”,“飛游”新疆正成為游客流量增長的新動能。
上半年,新疆旅游在多重利好推動下,發展勢頭喜人。到6月中旬,喀納斯景區、那拉提景區、天山天池景區都實現了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攜程旅游公布的2025暑期全球熱門目的地排名中,新疆城市升幅明顯,烏魯木齊成為今年新晉的熱門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