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的三重躍遷:技術破壁、規范立信、開放共贏
2025-07-27 21:55: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延邊7月27日訊(記者 麥旭濤)在延邊這座充滿活力的邊疆之城,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的召開,不僅是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未來新電商發展路徑的深入探討。大會圍繞"數智新時代 電商新價值"這一主題,揭示了新電商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從單純的交易平臺,升級為技術賦能的創新引擎、規范發展的行業標桿和開放合作的全球橋梁。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牛一兵致辭。(中國臺灣網記者 麥旭濤 攝)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牛一兵在發言中強調,數字化是新電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京東數字人主播實現5500萬級直播間覆蓋、義烏AI技術助力商家突破語言壁壘、圓通國際構建"1+7"全球物流網絡等創新實踐,都彰顯了技術對"人貨場"生態的重構力量。與此同時,牛一兵也明確指出,行業必須正視"大數據殺熟、內卷式競爭"等發展中的問題,深圳"六位一體"陽光化監管模式和小紅書"友好市集"等探索,為規范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技術與規范的雙輪驅動,正在推動新電商從流量競爭邁向價值創造。

現場為獲獎企業頒發證書。(中國臺灣網記者 麥旭濤 攝)
在全球貿易壁壘高筑的背景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會長任鴻斌披露的“吉林跨境電商B2B出口增長207.8%”數據尤為亮眼。這背后是新電商作為“開放合作新空間”的戰略價值:延邊借力口岸優勢打通對俄通道,深圳培育54個跨境品牌百強,歐萊雅將中國漢服文化通過電商輸出巴黎……今天的“出海”早已超越單純貨物貿易,轉向品牌價值與文化軟實力的同步輸出。正如“國潮”的崛起不是偶然,當海外消費者為一件中國漢服的設計買單,為一場義烏AI直播的創意點贊時,新電商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規則制定的新支點。

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記者 麥旭濤 攝)
從延邊鄉村主播的直播間,到深圳無人機飛往紐約的軌跡,新電商的蓬勃生命力,最終落點始終是“人”——技術賦能普通人創業、規范保障消費者權益、開放連接全球需求。這場大會揭示的不僅是行業趨勢,更是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以數智化激活實體經濟,以規范化構建信任社會,以開放化重塑全球協作。當新電商跳出“內卷式價格戰”的窠臼,轉向技術、制度與文化的價值創造,它終將成為高質量發展時代真正的“新引擎”。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