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理念引領城市發展

      2025-07-15 08:5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我們必須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切實做好城市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城市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承、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城市,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2024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7%,城市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今天的中國,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不斷提升,一個個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星羅棋布,編織起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堅守人民城市之本——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

        “尊重城市發展規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引領城市發展的基本思想方法。

        “城市和經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城市發展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農業用地按相應規模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過程”“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城市規模要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感悟這些城市發展規律,人民城市理念貫穿其中。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言語諄諄:“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里、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中的“五個統籌”之一。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始終是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標。

        住有所居是宜居的基礎。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大力實施“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習近平同志在《福建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處理好城市建設中八個關系》,系統論述了“城市建設和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著眼未來,立足當前”。

        在北京草廠胡同,叮囑“讓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過上現代生活”;在遼寧撫順東華園社區,了解避險搬遷安置情況,談及“我一直牽掛著資源枯竭型城市”;在重慶民主村社區,語重心長地說“黨中央很關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舊小區改造好”……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中,始終惦念群眾是否住得穩、過得安。

        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不僅要解決住有所居,還得追求生態宜居。

        野生鳥類再“上新”!不久前,白洋淀新發現冕柳鶯,截至今年5月,野生鳥類增加至296種,較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90種。

        2019年1月,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談到雄安新區下大氣力處理城和淀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時選址在這,就是考慮要保護白洋淀,而非損害白洋淀。城與淀應該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船行淀中、人在景中,疏密有度、返璞歸真,新城與淀泊共融共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一面鏡子。

        “過去都是忙著搞‘路橋隧、鐵公機’,現在每個城市都很注重城市的綠化改造、生態建設,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

        “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

        “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

        “五個統籌”,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

        “做好城市工作,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走好城市發展之路——

        “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我國城市人口規模大、資源約束強,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不能走西方城市發展的老路。

        在2015年12月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什么是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精髓要義正是人民城市理念。

        基本公共服務同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走好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推進人民城市建設,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何處理好一些基本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城市理念,提供了一把蘊含科學辯證法的“鑰匙”。

        比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關系。

        大中小城市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就業、教育、醫療等存在較大差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互聯互通,提高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特別是發展好教育和醫療,增強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

        這些年,河北與京津共建多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京津專家的問診服務;300多所京津中小學與河北開展合作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等、更有溫度,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再如,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口的關系。

        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敖鉀Q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努力提高農民工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這些都是我國推進城鎮化要解決的任務。

        “好啊!扎根,落戶,發展!2023年在上?疾鞎r,聽聞外來務工青年在出租房社區住得好,想“在這里安個家”,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也是上海的建設者、貢獻者,所以上海也要關心你們!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我們的社會主義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笨倳浾Z重心長,“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2016年至2024年,全國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3835萬套,幫助1億多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問題。目前,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現行標準規定的81項服務項目中,已有62項實現了常住地提供。

        不分地域、不分城鄉、不分人群,公共服務更加均衡、更加優質,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截至2023年末,全國城市數量達到694個,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有29個,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11個;

        2023年地級以上城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7.0萬億元,貢獻了61.1%的國內生產總值,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釋放城市消費活力;

        2013年至2023年,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1.4億人;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基本取消,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

        …………

        一組組數據,成為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的生動注腳;一項項舉措,傳遞人民城市的溫度。

        把握城市工作之重——

        “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

        城市工作千頭萬緒,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是城市工作的重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你們這么多城市、這么多人口,是怎么管的?’我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就是把管理職能分解到方方面面。系統性管理,各負其責,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绷暯娇倳浽劦酵鈬囊淮螌υ。

        對于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書記非常關注,“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科學化,突破口在哪?“堅持規劃先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說過,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忌諱。

        “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著力打造一個沒有‘城市病’的未來之城”。謀定而后動,起始之初的兩年時間,雄安幾乎未動一磚一瓦。

        如今,地上、地下、“云上”日新月異,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正逐步成為現實,“15分鐘生活圈”、社區食堂、智慧養老驛站等設施便民利民……從“一張白紙”起步,“未來之城”拔節生長。

        “城市不是靠口號建成的”“有了符合實際的定位,才會有科學規劃和務實行動”。這樣的城市工作理念,在30多年前的一份戰略設想中也能看到。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分3年、8年、20年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措施等,讓榕城大地迎來滄桑巨變。習近平同志在序言中寫道,“今天,我們是站在創造未來的源頭上”。

        精細化,路徑在哪?“下好‘繡花’功夫”。

        “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的“繡花”妙喻,蘊含統籌兼顧、系統施策的科學方法論。

        精細化治理,需從房前屋后實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鶎邮聞蘸芊彪s,“繡花”功夫如何見實效?

        總書記給出答案:“城市政府應該從‘劃槳人’轉變為‘掌舵人’,同市場、企業、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務、承擔社會責任”“激發全社會活力,群眾的事同群眾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參與”“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

        在北京,創新探索“接訴即辦”等做法,12345在上一年度訴求大數據基礎上,算出反映最集中的民生痛點、治理堵點。

        在深圳,龍華區搭建“鄰里議事廳”,舉辦“流水茶席”等鄰里茶話會,解決群眾訴求和意見。

        “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這些“接地氣、聚民智”的探索,不斷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路徑。

        智慧化,助力在哪?“強化數字賦能”。

        重慶,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龐大復雜的運行系統,考驗著現代化治理水平。

        2024年4月,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重慶的“城市大腦”。在這里,水、電、橋、隧、軌道、管網等各項城市體征指標均已接入,能對城市運行風險智能感知,輔助城市管理決策。

        總書記強調:“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好預案、精準管控、快速反應,有效處置各類事態,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

        在杭州,指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在深圳,勉勵“發揮深圳信息產業發展優勢,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對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思考良多。

        規劃科學、治理精細、管理智慧,著眼大格局、干在細微處,更多城市“繡”出自己的品質品牌。

        傳承城市文化之魂——

        “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古人講,“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睈圩o城市文化遺產,保留中華文化基因,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分量很重。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城市“開發”與“拆建”熱情高漲,位于三坊七巷的林覺民故居岌岌可危。緊急關頭,一位福州市政協委員寫信給新任市委書記習近平。得知這一消息,習近平同志立刻要求暫緩拆遷。

        “要在我們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后代。”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上,習近平同志的話振聾發聵。

        跨越30年,三坊七巷再次迎來了珍愛它的老朋友。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參觀嚴復故居,強調“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新和舊、拆與留,考驗的是歷史遠見。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告誡:“我們的城市有許多歷史記憶,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城區,是最寶貴的東西,不能因為浮躁、無知而破壞掉!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叮囑:“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交給后人。”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考驗的是統籌眼光。

        “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

        “要珍惜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能搞過度修繕、過度開發,盡可能保留歷史原貌”;

        “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

        從廣州永慶坊到上海黃浦江,從潮州古城到平遙老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城市歷史文脈賡續傳承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如今,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4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80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近1300片歷史文化街區、6.8萬處歷史建筑,構成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載體,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城市理念貫穿于“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映照于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一座座人民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正成為億萬人民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美好家園。(記者 丁怡婷 王云杉)

      [責任編輯:張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blacked中文字幕| 黄色a三级免费看| 拍拍拍无挡无遮10000|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中文字幕91在线| 欧美va天堂视频在线| 你懂的网址免费国产| 2021国产精品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无需下载| 啊好大好爽视频|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91大神娇喘女神疯狂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色人阁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大桥未久恸哭の女教师|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a|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99视频精品在线|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