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習語回響丨古柏保護網織得更密 千年古蜀道煥發新生機

      2025-06-29 11:59:00
      來源:川觀新聞
      字號

        川觀新聞記者 羅向明 張敏 廣元觀察 袁茹莉

        【溫暖囑托】

        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

        【回訪看變】

        盛夏時節,蜀道翠云廊古柏蒼翠,濃蔭蔽日,一群接一群的游客徜徉驛道,感受“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2023年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元市劍閣縣翠云廊考察時指出,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

        兩年來,劍閣縣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覆蓋開展古樹“健康體檢”;復壯救護瀕危衰弱古柏2478株;建成古柏保護小區3個;連續3年舉辦古蜀道徒步游,吸引超70萬人次體驗……在全面提升古樹名木的保護水平的同時,劍閣還深挖古柏、古蜀道資源,開展活化利用,讓世界級資源產生世界級流量。

        重訪蜀道翠云廊,千年古蜀道正煥發新的生機。

        

        守護一片青綠

        古柏保護網越織越密

        夏日陽光透過高高的古柏樹冠照進古蜀道,光影斑駁,人行其間,宛如畫中游。

        “保護牌完好、滅火設施完好、古柏生長態勢正常……”6月17日一大早,翠云廊景區巡護監管員劉高華已經拿起筆和本子,開始巡護大柏樹灣段的301株古柏,并記錄下巡護情況。

        這里也是翠云廊古蜀道古柏保護最完好的一段。

        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是目前存世時間最長、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樹群,其中劍閣段有古柏7778株。這些古柏最高樹齡2300余年。

        

        翠云廊成熱門“打卡地”。圖為游客在翠云廊景區游覽。廣元觀察 高志農 攝

        自明代以來“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等制度在劍閣一直沿襲至今、相習成風。

        承襲古制,繼往開來。兩年來,劍閣縣一直在探索古樹名木保護的新舉措、新辦法,謀劃并實施了包括保護規劃、技術規程等在內的“九件大事”,全面提升古樹名木的保護水平。

        2023年,劍閣縣建立“1名黨員干部+1名群眾+1名專家+1名護林員+1名監督員”的“一樹一專班”古柏管護體系,形成網格化包保責任制,將古柏保護網織得更密。在此基礎上,又設置西線、南線、北線和翠云廊景區4名巡護監管員,劉高華就是其中之一。

        “可以拍照,不能用手摸哈,這是千年古柏,要好好愛護。”巡護中,見到有游客想要湊近古柏,劉高華趕忙提醒。

        徜徉在古柏樹下,原木色柵欄將一株株古柏保護起來,稍微拉開了人與樹的距離。

        劍閣縣翠云廊古柏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唐天勇邊走邊解釋,“這是專門為容易受踩踏的古柏而建的圍欄,這樣既能保留親近自然的樂趣,又能確保古樹健康成長。”

        在翠云廊景區有圍欄保護的古柏有30余株,它們和景區其余“居民”一起居住在翠云廊大柏樹灣古柏保護示范小區。

        這樣的“小區”在劍閣縣共3處。該縣嘗試以此法解決“人與樹、樹與樹、路與樹、房與樹、車與樹、鎮與樹、線與樹”爭空間的矛盾。

        來到著名的“劍閣柏”處,唐天勇著重介紹起他最關注的“居民”。為保護這株最年長的古柏,劍閣縣通過聘請林業專家,為它量身定制復壯救護方案。

        “通過定期空腐檢測(做體檢)、碳纖維加固樹干(套馬甲)、清腐防腐處理(做微創)、根部支撐與營養補給(穿靴子)四項技術措施,實現精準救護。”唐天勇將對古柏的保護舉措從樹頂介紹到樹根。

        近年來,劍閣縣制定了全國首個古柏養護與復壯技術規程地方標準,“一樹一策”對瀕危衰弱古柏進行救護復壯。目前,蜀道翠云廊沿線已完成瀕危衰弱古柏2478株的救護復壯,讓每一株古柏“老有所養”。

        傳承“官民相禁剪伐”治理智慧,劍閣縣創新完善離任交接“交樹交印”制度,發布離任交接管理規程,細化“交樹”內容、擴大“交印”范圍、規范“交責”程序,實現了從“交數”到“交樹”、“交接”到“交責”的有效轉變。

        2024年,劍閣縣成為全國首批古樹名木保護試點縣。劍閣縣林業局局長張大軍介紹,未來2年,該縣將立足全面提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資源保護、文化傳承、活化利用、科普宣教、科學研究、支撐保障等工作,努力把試點項目打造成古樹名木保護、傳承和利用典型模式。

       

        活化利用千年遺產

        古蜀道煥發新的生機

        “走馬點樹,驗數交印!”6月21日,翠云廊景區,《點樹交印》沉浸式演出再次上演:身著明代官服的“離任縣令”與“新任縣令”,手持清單,認真清點每一棵古柏,完成“點樹交印”。自2023年8月推出以來,該演出已上演300余場,場場吸引眾多游客圍觀拍攝。

        

        翠云廊景區的《點樹交印》沉浸式演出。廣元觀察 高志農 攝

        “慕名而來,很震撼。”看完演出,徒步在石板路上,桂林游客謝立群十分感慨,“像在與千年前的古人對話。”

        千年古蜀道在廣元境內綿延近300公里,其中劍閣段全長151公里,沿路古道、古關、古城等文化遺產保存完好。

        “重保護、活利用,讓保護與發展更協同。”劍閣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古樹名木保護同歷史文化傳承、文旅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有機融合,積極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使古樹名木“老有所為”更賦成效,讓古道更具生機。

        時隔兩年,再次來到翠云廊,廣元石窟研究所開發利用與宣傳教育科科長羅琳深刻感受到了這里的變化,“游客比以前多了很多。”

        兩年來,劍閣縣整修了境內的古蜀道,增加了指示牌等設施設備;同時,將古柏保護、非遺體驗、山地運動等元素融入徒步場景,策劃推出徒步蜀道等精品線路6條,30公里世界級步游道累計吸引超70萬人次徒步體驗,翠云廊成了熱門“打卡地”。蜀道文化成為廣元文旅最亮眼的標識,有力推動了蜀道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蜀道文化還以更多新形式走進人們的視線。“文創產品、生態研學游受歡迎。”翠云廊景區相關負責人蒲元彬介紹,柏木文創產品最高一天賣到8000元;2025年4月接待研學團隊,日均超1000人次,同比增長近6倍。

        

        劍閣縣開發的柏木文創產品。張敏 攝

        在鄉村,劍閣縣將古樹文化、蜀道文化、三國文化融入村容村貌,大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建古樹公園,引導群眾利用古樹名木資源開辦蜀道農家、主題民宿10余家,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的同時,群眾吃上了“蜀道文化飯”。

        隨著“蜀道金牛”文物主題游徑的建設,三百長程十萬樹的蜀道翠云廊將迎來更多徒步愛好者與文物專家共同踏勘,續寫千年古蜀道的新傳奇。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把美女日出白浆|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激情射精爆插热吻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全部免费a级毛片| 黄色一级大片儿| 怡红院色视频在线|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婷婷久久五月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777精品视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18分钟处破好疼高清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中文字幕网资源站永久资源|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juy639黑人教练君岛美绪|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站| 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