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關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文章的7個要點

      2022-07-17 14:28: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筆記君為您梳理了這篇重要文章的7個要點,一起學習領會!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這是24日下午,習近平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參觀嚴復故居。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1.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馬克思說,“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

        2.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

        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績顯著,但仍然任重而道遠,必須繼續推進、不斷深化。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第二,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第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第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五,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3.“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對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個既復雜又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獻研究同自然科學技術手段有機結合起來,綜合把握物質、精神和社會關系形態等因素,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

        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

        要同步做好我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工作,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感召力。

        4.“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要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

        對中華傳統文化,不能一概否定,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承和弘揚其中的優秀成分。

        要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5.“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傳承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要充分運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準確地講述中國古代歷史,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6.“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我們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講清楚中國是什么樣的文明和什么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7.“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我們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敬畏歷史、敬畏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為歷史和考古工作者開展研究、學習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要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伊人影院在线播放|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999|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好吊妞视频在线|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打桩机和他宝贝124是哪一对| 日本哺乳期xxxx丨| 日本亚洲娇小与非洲黑人tube|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下载|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 jlzzjlzz亚洲jzjzjz|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69av免费观看| 69av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a免费观看|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菠萝蜜视频网在线www|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波多野结衣和黑人| 欧美乱大交xxxxx|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视频国产99|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