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情重于山,香港與內地心手相連(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2022-06-27 10:38: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悠揚的旋律回蕩在美麗的校園,青春的聲音唱出對祖國的深情……近日,由香港11所中學的近百名師生參與錄制的音樂短片《我和我的祖國》在網絡熱播。

        臨近“七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氣氛日益濃厚。在大街小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迎風飄揚,分外喜慶。

        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從過去到現在,香港與內地始終保持著血濃于水的親情。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

        今年春節以來,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新增病例數不斷上升。關鍵時刻,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區政府負起主體責任,共同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最冷的天,來了最暖的人!”2月下旬,疫情籠罩下的香港遭遇低溫降雨。隨著內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移動P2+核酸檢測車以及內地援助的大批抗疫物資陸續抵港,市民的社交“朋友圈”沸騰了,很多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達內心的感動。

        50多歲的香港市民劉女士至今記得,最焦急的時候,她在社區里領到了快速檢測包。“那是我們普通市民急需的東西。”她說,“就像母親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國也最懂我們,盡全力幫助我們”。

        從內地專家組、醫護人員快速赴港,到核酸檢測隊集結香江;從火眼實驗室、移動檢測車、快速檢測包等投入使用,到不到一個月時間建成6所方艙醫院、提供約2萬張床位;從開辟水上物資供應航線,到創新開通鐵路援港班列……中央援港抗疫工作以最快速度、最強力度展開。

        得知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工程急招工人,來自湖北洪湖的魯紅學父子3人立刻動身,前往河套工程一線;看到公司發出的援建信息,中建七局南方公司的李平第一時間報名,50歲的他甚至沒來得及征詢家人意見……在“中央援港 同心抗疫”的號召下,來自五湖四海的2萬多名建設者,排除萬難,與時間賽跑,只為支援香港同胞!

        一批批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及時運抵香港,一個個方艙醫院項目快速建成使用,一隊隊疫情防控專家和醫護人員逆行馳援香港……每當香港遭遇困難,祖國總是第一時間鼎力援助,援港抗疫再次生動詮釋了“祖國永遠是香港抵御風浪、戰勝挑戰的最大支撐”。

        患難之際見真情。“真的很感動,香港與內地同胞就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悲喜相通,心手相連”……不少香港市民接受采訪時說。

        “沒有你們的援手,就沒有我們的曙光”“謝謝中央及內地醫護與香港同行抗疫”……香港多地立起大型廣告牌,感謝中央及內地醫護支援香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人把廣告牌照片、視頻發到社交媒體平臺,并附上感謝的話。這是香港民眾的共同心聲,也是香港與內地風雨同舟的生動寫照。

        血脈親情,穿越時空

        守望相助、情重于山,香港人與內地人,一直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上世紀60年代,香港廣為流傳這樣的歌謠。全家到街上的“公共水喉”排隊接水,是老一輩香港人的記憶。

        “我們小時候,媽媽常常頂著烈日,背我們上街排隊領水。”今年62歲的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回憶,當時很多香港人住在6層高的樓上,由于水壓不足,低層居民開了水喉(水龍頭),高層就沒水用,所以大街小巷都流行一句“樓下關水喉”。

        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港英政府向內地請求援助,中央決定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為香港同胞送去東江水。

        來自珠三角地區的上萬名建設者不懼艱難困苦,一鍬一筐、肩挑背扛,開山劈嶺、修堤筑壩,短短1年時間,就建成全長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極大緩解了香港的用水困難。

        1965年3月,東江水倒流83公里,為香港送去源頭活水,香港各界紛紛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經過50多年精心建設守護,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滿足了當前香港約80%的淡水需求,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

        除了淡水,受自然環境限制,香港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資也主要由內地供應。

        1962年,在內地經濟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內地有關部門開通了每日“定期、定班、定點”的“三趟快車”,將鮮活冷凍商品運往港澳。“三趟快車”運往港澳地區的鮮活商品在香港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活畜禽幾乎占到100%。幾十年來,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三趟快車”始終風雨無阻。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先后遭遇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風險和挑戰,但在祖國支持下,香港都能戰勝困難,走出困境。

        去年的“時代精神耀香江”活動中,香港市民把“中國驕傲”4個大字高高舉起……

        飲水思源,心懷祖國

        廣大香港同胞飲水思源,心懷祖國,在祖國需要之時作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等香港企業家率先響應,踴躍北上,投資興業。香港同胞不僅為內地經濟發展注入了資金,而且起到帶動作用,吸引國際資本紛至沓來。

        香港許多了解國際市場、熟悉國際規則的專業人士為內地企業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提供了咨詢意見。上世紀70年代,梁振英就到深圳、上海等地免費舉辦土地經濟管理制度方面的講座。梁定邦、史美倫幫助創建證券市場有關監管制度,只拿“一元人民幣”的象征性年薪。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80%以上的制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促進內地出口導向型制造業迅速發展,助推內地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逐漸熟悉和適應國際市場,學會了在國際市場大海中游泳。

        捐資助學、回饋祖國。田家炳在內地資助了90多所大學、160多所中學、1000多家鄉村學校圖書館、29所醫院。邵逸夫對內地公益捐款超過100億港元。

        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廣大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大家無償捐助內地的教科文衛體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于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說。

        香港同胞的家國之情,從未被時空阻隔。抗美援朝期間,香港愛國人士突破“全面禁運”,為祖國運來大量物資;華東水災,有香港同胞捐資150萬港元,只留名“無名氏”;汶川特大地震,香港10天募捐善款近20億港元;從“希望工程”“苗圃行動”“春蕾工程”等扶貧助學活動,到“健康快車”“光明行動”“亮睛工程”等醫治病患同胞行動,他們鼎力相助、慷慨解囊……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的命運始終和國家緊緊相連。當你對國家、對歷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深刻地領會這個道理。”香港菁英會創會主席施榮忻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包括700多萬香港同胞。新選制下,愛國愛港、有志報效祖國和服務香港的人有了更大舞臺。

        歷經滄桑的東方明珠,命運始終與祖國緊緊相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抓住機遇,融入祖國發展大局,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悠揚的旋律回蕩在美麗的校園,青春的聲音唱出對祖國的深情……近日,由香港11所中學的近百名師生參與錄制的音樂短片《我和我的祖國》在網絡熱播。

        臨近“七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氣氛日益濃厚。在大街小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迎風飄揚,分外喜慶。

        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從過去到現在,香港與內地始終保持著血濃于水的親情。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

        今年春節以來,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新增病例數不斷上升。關鍵時刻,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區政府負起主體責任,共同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最冷的天,來了最暖的人!”2月下旬,疫情籠罩下的香港遭遇低溫降雨。隨著內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移動P2+核酸檢測車以及內地援助的大批抗疫物資陸續抵港,市民的社交“朋友圈”沸騰了,很多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達內心的感動。

        50多歲的香港市民劉女士至今記得,最焦急的時候,她在社區里領到了快速檢測包。“那是我們普通市民急需的東西。”她說,“就像母親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國也最懂我們,盡全力幫助我們”。

        從內地專家組、醫護人員快速赴港,到核酸檢測隊集結香江;從火眼實驗室、移動檢測車、快速檢測包等投入使用,到不到一個月時間建成6所方艙醫院、提供約2萬張床位;從開辟水上物資供應航線,到創新開通鐵路援港班列……中央援港抗疫工作以最快速度、最強力度展開。

        得知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工程急招工人,來自湖北洪湖的魯紅學父子3人立刻動身,前往河套工程一線;看到公司發出的援建信息,中建七局南方公司的李平第一時間報名,50歲的他甚至沒來得及征詢家人意見……在“中央援港 同心抗疫”的號召下,來自五湖四海的2萬多名建設者,排除萬難,與時間賽跑,只為支援香港同胞!

        一批批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及時運抵香港,一個個方艙醫院項目快速建成使用,一隊隊疫情防控專家和醫護人員逆行馳援香港……每當香港遭遇困難,祖國總是第一時間鼎力援助,援港抗疫再次生動詮釋了“祖國永遠是香港抵御風浪、戰勝挑戰的最大支撐”。

        患難之際見真情。“真的很感動,香港與內地同胞就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悲喜相通,心手相連”……不少香港市民接受采訪時說。

        “沒有你們的援手,就沒有我們的曙光”“謝謝中央及內地醫護與香港同行抗疫”……香港多地立起大型廣告牌,感謝中央及內地醫護支援香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人把廣告牌照片、視頻發到社交媒體平臺,并附上感謝的話。這是香港民眾的共同心聲,也是香港與內地風雨同舟的生動寫照。

        血脈親情,穿越時空

        守望相助、情重于山,香港人與內地人,一直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上世紀60年代,香港廣為流傳這樣的歌謠。全家到街上的“公共水喉”排隊接水,是老一輩香港人的記憶。

        “我們小時候,媽媽常常頂著烈日,背我們上街排隊領水。”今年62歲的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回憶,當時很多香港人住在6層高的樓上,由于水壓不足,低層居民開了水喉(水龍頭),高層就沒水用,所以大街小巷都流行一句“樓下關水喉”。

        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港英政府向內地請求援助,中央決定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為香港同胞送去東江水。

        來自珠三角地區的上萬名建設者不懼艱難困苦,一鍬一筐、肩挑背扛,開山劈嶺、修堤筑壩,短短1年時間,就建成全長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極大緩解了香港的用水困難。

        1965年3月,東江水倒流83公里,為香港送去源頭活水,香港各界紛紛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經過50多年精心建設守護,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滿足了當前香港約80%的淡水需求,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

        除了淡水,受自然環境限制,香港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資也主要由內地供應。

        1962年,在內地經濟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內地有關部門開通了每日“定期、定班、定點”的“三趟快車”,將鮮活冷凍商品運往港澳。“三趟快車”運往港澳地區的鮮活商品在香港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活畜禽幾乎占到100%。幾十年來,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三趟快車”始終風雨無阻。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先后遭遇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風險和挑戰,但在祖國支持下,香港都能戰勝困難,走出困境。

        去年的“時代精神耀香江”活動中,香港市民把“中國驕傲”4個大字高高舉起……

        飲水思源,心懷祖國

        廣大香港同胞飲水思源,心懷祖國,在祖國需要之時作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等香港企業家率先響應,踴躍北上,投資興業。香港同胞不僅為內地經濟發展注入了資金,而且起到帶動作用,吸引國際資本紛至沓來。

        香港許多了解國際市場、熟悉國際規則的專業人士為內地企業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提供了咨詢意見。上世紀70年代,梁振英就到深圳、上海等地免費舉辦土地經濟管理制度方面的講座。梁定邦、史美倫幫助創建證券市場有關監管制度,只拿“一元人民幣”的象征性年薪。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80%以上的制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促進內地出口導向型制造業迅速發展,助推內地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逐漸熟悉和適應國際市場,學會了在國際市場大海中游泳。

        捐資助學、回饋祖國。田家炳在內地資助了90多所大學、160多所中學、1000多家鄉村學校圖書館、29所醫院。邵逸夫對內地公益捐款超過100億港元。

        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廣大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大家無償捐助內地的教科文衛體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于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說。

        香港同胞的家國之情,從未被時空阻隔。抗美援朝期間,香港愛國人士突破“全面禁運”,為祖國運來大量物資;華東水災,有香港同胞捐資150萬港元,只留名“無名氏”;汶川特大地震,香港10天募捐善款近20億港元;從“希望工程”“苗圃行動”“春蕾工程”等扶貧助學活動,到“健康快車”“光明行動”“亮睛工程”等醫治病患同胞行動,他們鼎力相助、慷慨解囊……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的命運始終和國家緊緊相連。當你對國家、對歷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深刻地領會這個道理。”香港菁英會創會主席施榮忻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包括700多萬香港同胞。新選制下,愛國愛港、有志報效祖國和服務香港的人有了更大舞臺。

        歷經滄桑的東方明珠,命運始終與祖國緊緊相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抓住機遇,融入祖國發展大局,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黄瓜视频在线播放|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 | 欧美综合色另类图片区|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女人pp被扒开流水了|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欧美三级电影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美女把屁股扒开让男人桶视频 | 激情亚洲综合网|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麻豆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fc2免费人成在线|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绿巨人app入口|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福利电影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