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穩供保產 大國有何“糧”策?

      2022-06-19 16:49:00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字號

        倉廩實,天下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發展農業的首要任務。

        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國際局勢對全球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市場和貿易的影響繼續發酵,確保糧食產量平穩增長,端穩中國飯碗,顯得尤為重要。

        穩農耕生產 多措并舉降低疫情影響

        今年以來,疫情防控形式嚴峻復雜,部分地區遭遇疫情的反復,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國各級政府精準施策,致力于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農耕生產,力爭把疫情防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3月20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做好當前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實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進一步落實措施、壓實責任,全力抓好春耕生產。組織好農資和畜禽飼料調劑調運,嚴禁隨意設卡攔截、斷路封路,確保農用物資運輸暢通。

        今年春耕時期,吉林省受疫情困擾,不少農民滯留城市,無法參與春耕生產。為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交通不暢的難點問題,吉林省多部門聯合開通了“12123”春耕交通保障服務熱線,受理有關車輛與人員在農資運輸、返鄉途中遇到的不合理情況,打通春耕之路。

        據了解,今年春耕期間,服務熱線累計接聽熱線電話9755個,即時協調解決6679個,轉辦市縣3076個,辦結率達100%。吉林省分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8800萬畝。據農情調度,糧食實際播種面積9110.6萬畝。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各地方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綜合研判疫情防控形勢,最大程度組織在城農民返鄉備春耕;對于暫時無法返鄉或無法出門耕作的農民,動員村集體、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為其提供代耕代種服務等。

        時值六月,正是農忙時節。較好的夏糧收成,能夠為全年的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此,各地出臺了豐富的助農惠農政策。

        例如,今年“三夏”(夏收、夏種、夏管)期間,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為確保不誤農時、不誤農事,聯合發改委、衛生防疫等多個部門出臺了包含農機服務、防疫服務、通行服務、加油服務、應急搶收服務等內容的助農惠農十項政策措施,全力保障“三夏”機收工作。

        助農惠農政策效應逐步顯現。6月1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聯合發布《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2》和《2022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報告預計,今年中國農業生產將繼續向好,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1.38萬億斤。

        穩種糧收益 重糧惠糧政策頻出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農民種糧有錢掙。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農資價格漲幅明顯,勞動力成本增加,綜合導致農戶種糧成本的上升。

        想要百姓的“米袋子”鼓,必先讓種糧農民“錢袋子”鼓。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作出明確部署: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的目標要求,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

        “為提高種糧農民的積極性,我國實施了一系列重糧惠糧政策!标惷壬浇榻B,今年以來,中央財政對實際種糧農民累計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達300億元,有力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同時,我國提高了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水平,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4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實施新的小麥“一噴三防”補貼;要研究加大農資補貼的舉措,及時做好糧食托底收購。

        6月1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支持糧食生產方面的政策包括:繼續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繼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鞏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梳理發現,多個產糧大省正積極落實上述政策的同時,也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激勵政策。山東省通過擔保費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山東農擔公司將擔保費降至0.8%以內,目前在保項目12.1萬個、在保業務規模645.6億元,進一步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山西省新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項補貼。在中央財政補助150元/畝的基礎上,省財政再補助50元,補助資金已安排到相關縣。

        穩硬件提升 科技賦能農業生產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

        我國農業機械化率正在穩步提升。據經濟日報報道,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1%,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超45%。

        “我國在種業種源、農機農藝、農業技術集成推廣等領域全面部署,不斷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敝袊r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室主任鐘鈺表示,在科技支撐方面,我國聚焦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農機裝備“一個支撐”,著力解決糧食生產面臨的關鍵核心技術卡點及產業發展升級痛點。

        那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干擾,農業科技是如何幫助穩定糧食生產的?

        “面對今年以來種植成本上漲的情況,農業科技有力幫助農戶的種植降本增效!辩娾暯榻B,面對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的現實背景,我國正在加快建設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采用機械替代勞動,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糧食生產效率。

        例如,之前,農作物怎么施肥、施多少肥,更多的是憑借農民的經驗,盲目施肥易導致土地富營養化,造成環境污染,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和土地可持續利用,F在,通過應用大數據和信息化平臺等技術應用,為農戶測土配方、精準施肥,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的作用。

        硬科技在提升,“軟實力”也起到支撐作用。在各地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時,數字線上平臺被廣泛運用。

        據了解,今年陜西省多地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培訓答疑,為春耕生產“蓄能充電”;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啟動“云上備春耕”行動,利用“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等多渠道為廣大農民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

        “通過利用平臺服務、線上售糧預約等現代手段,既提高了農業運作效率與創新服務模式,同時有效緩解了傳統農業活動中人員聚集環節的疫情防控壓力!辩娾曊f。

      [責任編輯:孫海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昂~哈昂够了太多太深小说| 1300部真实小u女视频在线| 9lporm自拍视频在线|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黄视频免费下载| 美妇岳的疯狂迎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樱花草视频www| 成年人电影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另类精品|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看的黄色大片|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99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的部位|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97色在线观看| 达达兔欧美午夜国产亚洲| 玩弄CHINESE丰满人妻VIDEOS|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的视频|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 | 人体大胆做受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亚洲天堂| 国产香港日本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