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城建”讓城市更美好(經濟新方位)

      2022-05-16 09:56: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智能管理讓市政設施更安全、智慧平臺讓出行更快捷、智慧社區讓生活更美好……當前,不少地方都在布局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城建”),推進城市轉型升級。“新城建”新在何處?進展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聚焦城市安全、社區建設、市政服務等領域

        在安徽合肥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燃氣、供水、橋梁等設施的監測數據在屏幕上實時更新,借助“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全市重要基礎設施的隱患點清晰可辨。

        “比如燃氣,通過智能監測儀可以分析管網有無泄漏并及時發出預警,每天采集數據達上億條;再比如供水,應用管網泄漏檢測智能球,25公里范圍內泄漏定位精度可達2米……”監測中心副主任李旋介紹,系統運行4年多來,累計預報預警燃氣管網泄漏、沼氣濃度超標、供水管網泄漏、路面塌陷等突發險情6000多起,全市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降低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70%。

        經過多年高速、大規模建設,城市的市政、交通、通信等諸多子系統錯綜復雜,積累了不少風險隱患,地下管線老化、底數不清等問題突出,城市內澇等事故多發,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城建”的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推進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建設,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礎平臺;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對供水、供熱、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和智能管理;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等。

        2020年,住建部在重慶、福州、濟南等16個城市開展首批“新城建”試點。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建設、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專項試點。

        提升城市運行效率,讓生活更方便、安全、舒適

        信號燈、消防栓等1570多萬個城市部件,8.6萬多公里地下管線,3600多處歷史保護建筑……上海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將這些海量數據“搬”到了數字地圖上,實現可視化、標準化的共享和交互。福建福州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行水系聯排聯調,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進行智慧精準調控,汛時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庫湖河調蓄效益提高30%,提高了城市安全韌性。

        “通過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更新與改造,可以加快轉變城市建設管理方式,整體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住建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專家組組長梁峰說。

        在浙江嘉興桂苑社區,60多歲的王阿姨坐在“5G云診室”內接受遠程問診。“新城建”已成為城市居民安居宜居的重要舉措。精準鎖定高空拋物的智能攝像頭、自動稱重和計數的智能垃圾桶、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運動軌跡的智能綠道……通過智慧社區建設,接入養老、健身、配送等優質服務,可以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不僅如此,通過實施一批“新城建”項目,還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推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是“新城建”的一項重點任務。在江蘇蘇州相城區,無人巴士、出租車、配送車集體“上崗”,無人駕駛車輛配備了毫米波雷達、感知攝像頭等傳感器。63.4公里的高等級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安裝了400多套智能感知設備和邊緣計算設備,保障安全和通行效率。

        “新城建”涉及一個強大的產業鏈條,通過項目實施,帶動新技術應用、新產業集聚,催生新業態形成、新消費提升。“開展‘新城建’,要推動產學研用、政策、資金的有效協同,同步構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鏈融合高效、產業生態循環暢通的‘新城建’產業體系。”梁峰表示。

        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項目落地

        加快推進“新城建”、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各地積極行動。

        黑龍江提出實施智慧供暖示范項目,推進城市分布式采暖,提高供暖服務質量,確保群眾住上“暖屋子”;山東提出加快城市更新,所有設區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腦”,建設1200個智慧社區,打造2000個惠民應用場景。

        “新城建”加快釋放城市發展的巨大潛力,帶動有效投資。去年底,重慶專門印發工作方案,準備投資50多億元,推動38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例如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智能感知設備覆蓋道路里程10公里以上;開展工程項目數字化建造試點100個以上,實施建筑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項目15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培育一批“新城建”龍頭企業,創造千億級的經濟產能。

        “‘新城建’涉及面廣、層次多,建議優先選擇基礎好的板塊,集中力量完善提升,充分整合利用城市已有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梁峰認為,“新城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試點城市可以結合主要任務,根據各轄區建設基礎、資金等狀況發展特長,分層次分步驟推進。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快構建國家、省、市三級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體系,全面推進智能市政、智慧社區、智能建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通過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項目落地。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安全保障、全面提升網絡安全綜合防控能力;培育人才隊伍,特別是大力培養具有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建設等多學科支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智能管理讓市政設施更安全、智慧平臺讓出行更快捷、智慧社區讓生活更美好……當前,不少地方都在布局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城建”),推進城市轉型升級。“新城建”新在何處?進展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聚焦城市安全、社區建設、市政服務等領域

        在安徽合肥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燃氣、供水、橋梁等設施的監測數據在屏幕上實時更新,借助“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全市重要基礎設施的隱患點清晰可辨。

        “比如燃氣,通過智能監測儀可以分析管網有無泄漏并及時發出預警,每天采集數據達上億條;再比如供水,應用管網泄漏檢測智能球,25公里范圍內泄漏定位精度可達2米……”監測中心副主任李旋介紹,系統運行4年多來,累計預報預警燃氣管網泄漏、沼氣濃度超標、供水管網泄漏、路面塌陷等突發險情6000多起,全市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降低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70%。

        經過多年高速、大規模建設,城市的市政、交通、通信等諸多子系統錯綜復雜,積累了不少風險隱患,地下管線老化、底數不清等問題突出,城市內澇等事故多發,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城建”的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推進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建設,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礎平臺;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對供水、供熱、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和智能管理;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等。

        2020年,住建部在重慶、福州、濟南等16個城市開展首批“新城建”試點。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建設、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專項試點。

        提升城市運行效率,讓生活更方便、安全、舒適

        信號燈、消防栓等1570多萬個城市部件,8.6萬多公里地下管線,3600多處歷史保護建筑……上海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將這些海量數據“搬”到了數字地圖上,實現可視化、標準化的共享和交互。福建福州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行水系聯排聯調,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進行智慧精準調控,汛時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庫湖河調蓄效益提高30%,提高了城市安全韌性。

        “通過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更新與改造,可以加快轉變城市建設管理方式,整體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住建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專家組組長梁峰說。

        在浙江嘉興桂苑社區,60多歲的王阿姨坐在“5G云診室”內接受遠程問診。“新城建”已成為城市居民安居宜居的重要舉措。精準鎖定高空拋物的智能攝像頭、自動稱重和計數的智能垃圾桶、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運動軌跡的智能綠道……通過智慧社區建設,接入養老、健身、配送等優質服務,可以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不僅如此,通過實施一批“新城建”項目,還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推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是“新城建”的一項重點任務。在江蘇蘇州相城區,無人巴士、出租車、配送車集體“上崗”,無人駕駛車輛配備了毫米波雷達、感知攝像頭等傳感器。63.4公里的高等級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安裝了400多套智能感知設備和邊緣計算設備,保障安全和通行效率。

        “新城建”涉及一個強大的產業鏈條,通過項目實施,帶動新技術應用、新產業集聚,催生新業態形成、新消費提升。“開展‘新城建’,要推動產學研用、政策、資金的有效協同,同步構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鏈融合高效、產業生態循環暢通的‘新城建’產業體系。”梁峰表示。

        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項目落地

        加快推進“新城建”、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各地積極行動。

        黑龍江提出實施智慧供暖示范項目,推進城市分布式采暖,提高供暖服務質量,確保群眾住上“暖屋子”;山東提出加快城市更新,所有設區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腦”,建設1200個智慧社區,打造2000個惠民應用場景。

        “新城建”加快釋放城市發展的巨大潛力,帶動有效投資。去年底,重慶專門印發工作方案,準備投資50多億元,推動38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例如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智能感知設備覆蓋道路里程10公里以上;開展工程項目數字化建造試點100個以上,實施建筑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項目15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培育一批“新城建”龍頭企業,創造千億級的經濟產能。

        “‘新城建’涉及面廣、層次多,建議優先選擇基礎好的板塊,集中力量完善提升,充分整合利用城市已有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梁峰認為,“新城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試點城市可以結合主要任務,根據各轄區建設基礎、資金等狀況發展特長,分層次分步驟推進。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快構建國家、省、市三級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體系,全面推進智能市政、智慧社區、智能建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通過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項目落地。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安全保障、全面提升網絡安全綜合防控能力;培育人才隊伍,特別是大力培養具有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建設等多學科支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av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福利|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在线2021| 12至16末成年毛片高清| 女人和拘做受口述| 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4|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乌克兰大白屁股|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h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无吗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www天堂在线|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 |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五月婷婷深深爱|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别进去|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