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獨有獨創,才能自立自強

      2021-09-29 15:0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烏鎮觀察】

        網絡信息領域

        獨有獨創,才能自立自強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雄

        白墻黛瓦,枕水江南。金秋九月,千年水鄉烏鎮在槳聲欸乃中又一次迎來高光時刻。多模態智慧網絡環境、意圖網絡、IPv6+、量子通信……9月27日,以“萬物互聯、智慧孿生”為主題的“下一代互聯網論壇”在烏鎮舉行。就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獨有獨創的網絡信息技術發展新路”,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鄔江興。

        2021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吸引了大量參觀者前來打卡。光明網記者 季春紅攝/光明圖片

        互聯網體系結構將迎來新變革

        人類正在進入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持續發展的創新業務需要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巨連接、高吞吐、低時延、高可靠、高安全的數據傳輸與計算服務,給互聯網體系結構與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后疫情時代,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將給人類帶來更加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極有可能出現新技術‘拐點’,對原有網絡技術體系進行徹底顛覆。”鄔江興院士說。

        “目前,大眾所熟知的互聯網已經歷了三次‘范式’變革。”據鄔江興院士介紹,“第一范式”是網絡與業務緊耦合,即針對某一類業務建立專用網絡,并提供規模化公眾服務,比如電話網、電報網、廣播電視網。但專用網絡成本高,難以滿足業務發展需求。

        “‘第二范式’,即綜合數字業務網發展范式,針對語音、數據、傳真、實時視頻、圖像等主要傳送業務,建立經濟高效的綜合業務網絡。”鄔江興院士說,“但當網絡發展需求突破了四類業務范疇時,網絡及服務的可擴展性受到制約,運維復雜度加大。而‘第三范式’的網絡和業務相對分離,同一網絡基礎設施能夠提供多業務融合服務。其顯著提高了網絡的可擴展性和創新活力,助力人類進入消費互聯網時代。”

        然而,通過不斷堆疊、堆砌而產生的龐大網絡體系已“不堪重負”,消費互聯網對爆炸式的業務需求,在鄔江興院士看來,“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一狀態下,網絡體系架構必須進行‘范式創新’。”鄔江興院士說,經過不斷實踐探索,我國科學家提出了“第四范式”——網絡技術體系與支撐環境相分離,創建“網絡之網絡——底座網絡”。據鄔江興院士介紹,該種網絡不為最終用戶提供計算、存儲、互連、交換、帶寬等網絡資源服務,而是一個“服務網絡的網絡”。這種全維可定義的開放式體系,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適配多元化垂直行業的網絡發展需求,打造包容性、多元化的底座網絡生態環境。

        觀眾在2021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華為展臺上參觀電動汽車。光明網記者 季春紅攝/光明圖片

        要“人—機—物”高效協同,現有計算技術亟待提升

        網信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計算技術。“隨著摩爾定律和登納德縮放定律逐漸失效,高性能計算、大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在功耗、能效、體積和成本上遇到了重大挑戰,亟待提升計算能力尤其是計算效能。”鄔江興院士說。

        鄔江興院士表示,現有的計算系統,不僅耗能巨大、效能不高,而且難以對海量異構感知與計算資源進行高效管理,無法高效滿足多種場景需求,難以突破并行墻、內存墻、資源鎖的制約,難以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連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更無法實現未來“人—機—物”虛實融合環境中人機高效協同。

        “我們必須尋求支撐新型計算體系、網絡技術體系的微電子和系統技術創新,促進信息技術及其應用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鄔江興院士說。

        新安全技術將顛覆傳統網絡安全概念

        “今天的網絡安全已不是傳統的網絡安全概念。”鄔江興院士表示,數字社會基礎設施是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統,是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復合體。這類設施,比如衛星導航網絡、工控網絡,原來的關注點在功能安全方面,即“能不能用、夠不夠用、好不好用”。隨著信息化、數字化加快,網絡安全與功能安全界限“坍塌”,網絡安全成為功能安全的最大“變量”。

        “問題就是導向,解決雙重安全問題就必須探索新的技術體系,一體化解決數字設施的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問題。”鄔江興院士說,目前,我國科學家已提出內生安全技術,有望解決數字基礎設施的共性安全、原生安全問題,使信息系統在“有毒帶菌”條件下正常運行。這將顛覆傳統的“殺毒滅馬、亡羊補牢”技術范式,真正實現“自主可控、安全可信”。

        科技創新決不能滿足于“追尾巴”

        實現技術范式創新,關鍵要更新觀念。鄔江興院士告訴記者,科技工作者進軍前所未知的“無人區”,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寒帶”,需要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刪去臨摹手一雙”為追求,堅持“用我家筆墨,寫我家山水”,開辟出新的技術路線。

        “錢學森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科技創新決不能滿足于‘追尾巴’‘照鏡子’。‘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照鏡子’就如同照葫蘆畫瓢,沒有自己的創新。”談及科技創新,鄔江興院士感慨良多。他表示,當今世界的競爭,關鍵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核心技術買不來、也買不到、靠花錢也堆不起來。不掌握核心技術,難免受制于人;不奮發圖強,就無法突破核心技術。“我們必須要有一種雄心壯志,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有獨創上下功夫,獨有獨創才能自立自強。”

        “創新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鄔江興院士呼吁,對科技創新,全社會要有包容的心態,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9日 07版)

      [責任編輯:李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无翼少无翼恶女漫画全彩app| 劲爆欧美第一页|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chinese体育男白袜videogay|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0一16 |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野花高清完整在线观看免费8|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色yeye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综合视频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男女无遮挡毛片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a级片免费电影| 新梅金瓶2之爱奴国语|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邻居的又大又硬又粗好爽|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mp4|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