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再造一座河套糧倉(田間追蹤高質量·春耕探行)

      2021-05-14 10:2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地好了,甭管種什么,收成都差不了。”春耕時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義豐村村民楊建平忙著往地里卸有機肥。“去年一畝地收了1500多斤玉米,今年我打算再種點黃金瓜,收入肯定更可觀。”楊建平開心地說,“荒廢了多年的鹽堿地變成了高產田,咱自己得加油干啊!”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地處河套地區核心地帶的巴彥淖爾市,聚焦耕地種子協同發力,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大做強種業,培育農產品品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讓有限的土地發揮出更大效益,努力“再造一座河套糧倉”。

        鹽堿地上造良田,昔日“廢地”變“沃土”

        河套平原位于黃河幾字灣處,豐沛的水資源哺育著千萬畝耕地,讓河套灌區贏得了“塞外糧倉”的美譽。然而,長期引黃灌溉,也給河套的土地帶來了鹽堿之痛。每年約有140萬噸鹽分滯留在灌區中,由于地勢低、氣候干燥、蒸發量大,鹽隨水來,水去鹽存,河套灌區的次生鹽堿化日益嚴重。

        “冬春白茫茫,就是不打糧。”這是曾經流傳在義豐村的一句順口溜。楊建平說,“俺家有50畝玉米地,過去20多畝是重度鹽堿地,種啥啥不行。”

        這兩年再到義豐村,每逢秋收,金燦燦的玉米堆滿了各家的糧倉。楊建平感慨,“地好了,咱也嘗嘗豐收的滋味!”

        豐收的背后,是巴彥淖爾改造鹽堿地的決心和努力。“必須把鹽堿地改造好。”巴彥淖爾市委書記常志剛說:“目前全市糧食年產量穩定在60億噸,如果把鹽堿地改造好,就能再增加60億噸,相當于又增加了一個河套糧食主產區。”

        改良鹽堿地勢在必行,但談何容易。河套灌區現有耕地1100萬畝,其中輕度鹽堿地257萬畝,中度鹽堿地148萬畝,重度鹽堿地79萬畝。484萬畝鹽堿化耕地,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44%。

        如何排堿洗鹽、改良土壤?巴彥淖爾市與清華大學、中國農科院、內蒙古土肥站等多家科研院校機構牽手合作,共同向難題挑戰,聯合開展鹽堿地改良試驗示范工作。

        “鹽堿地成因復雜,鹽分運行規律又極難掌握。”五原縣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靳存旺說,針對不同類型和程度的鹽堿地,一年當中,科研人員要取4000個土樣進行上萬次的化驗、分析和對比。

        經過大量試驗,“五位一體”的綜合改良措施“出爐”:施用脫硫石膏改堿、摻混明沙降容、增施有機肥壯苗、施用改良劑、種植耐鹽作物。對于中、重度鹽堿地,再配合上膜下秸和暗管排鹽技術,從而達到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鹽的雙重效果。

        經過改良,昔日鹽霜皚皚的連片荒地重新煥發生機,每畝效益也足足翻了一番。配合土壤改良,巴彥淖爾市規劃了484萬畝鹽堿化耕地“改鹽增草(飼)興牧”示范工程。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巴彥淖爾市將統籌推進鹽堿地改良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達到有效治理鹽堿地、提升耕地質量、農民增收和生態修復的多元化目標。

        打好種業翻身仗,讓國產種子強起來

        河套地區光照充足,適宜向日葵生長。數據顯示,2010年巴彥淖爾市向日葵種植面積達400萬畝,占全國向日葵總面積的27%。

        但是,種什么品種的向日葵一直困擾著鄉親們。前些年,鄉親們一直種當地品種,一畝地產300多斤,一斤只賣幾毛錢。2000年,國外的雜交食葵品種進入當地。杭錦后旗蠻會鎮蠻會村村民周得意回憶:“畝產能上500斤,而且個大飽滿,一斤能賣3塊多錢,大家都搶著種。”

        巴彥淖爾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淡海清說:“2010年時,農民種的葵花幾乎全部都是國外品種了。”憑借市場優勢,國外種子價格一路上漲,最高時一粒種子就賣到7毛多,種植戶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提升國產品種的競爭優勢刻不容緩。2010年,五原縣種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科技研發。經過上萬次排列組合、培育試驗后,終于在2012年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葵花品種。

        “這些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產量高、抗性好、籽粒大,口感香甜酥脆,更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中國葵花產業聯盟理事長張永平說,“國產品種還幫助種植戶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收入。僅巴彥淖爾市周邊農民葵花種子費用就比前些年節省了6億多元。”

        “新種子,我一開始只試著種了10畝,沒想到效果很好。”周得意說,“去年我全部改種了新品種,產量和收入都躥了一大截。”

        福州客商鄧志宏,從事葵花籽采購已有10多年。他告訴記者,巴彥淖爾市的國產葵花籽品質高,是高端炒貨原料的首選,“我們公司每年50%的原料都從巴彥淖爾采購。”

        “河套地區是國家的糧食主產區,種子問題不能含糊。”常志剛介紹說:“不只是葵花種子,我們和國內農業方面的科研院所合作,建起了種質資源庫,把傳統的種子資源保護起來。目前,我們絕大部分農作物種子都用上了本土產品。”

        在巴彥淖爾市采訪,一個像糧倉造型的大型建筑群吸引了記者的眼球。“這個基因庫收集的是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的作物品種。”巴彥淖爾市委常委、副市長邱永紅介紹:“保護種質資源需要政府、科研院所和企業形成合力,大家攜手行動,共同為國家種質資源安全作貢獻。”

        打造統一品牌,讓“老”產品實現“新”價值

        長期以來,巴彥淖爾市的優質農產品以原料和初級加工產品出售,品牌雜而散,好產品沒有賣出好價錢。

        一次次參加全國農業博覽會,讓巴彥淖爾人思考:“東北的好大米賣到100元一斤,我們河套有優質的小麥、葵花,為什么賣不上好價錢?”

        巴彥淖爾決定從創品牌上找突破口。2018年9月,“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亮相。巴彥淖爾市與中國標準化研究所合作,建成了國家級標準化實驗室和聯合質量管理中心,發布“天賦河套”標準38個品類、94項次,修訂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準183項,推進157家龍頭企業實現“一品一碼”追溯管理。

        兆豐面業是第一批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的企業之一。企業負責人白保林介紹:“我們把傳統的碾子機械化了,用最嚴格的標準精選小麥,品種選育也不斷改良,就是要千方百計保證產品質量,確保‘天賦河套’這個品牌的含金量。”

        在公司的產品展示區,記者看到這樣一個價格標簽:1388元。白保林說,“這是我們10斤面粉的價格,平均一斤100多元。價格雖然高,但品質好,市場上供不應求。”

        臨河區烏蘭圖克鎮鮮農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里,瓜果飄香、生機盎然。

        在園區的現代化高效智能溫室里,內蒙古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敏,指著一串串色澤鮮艷的小番茄說:“這是引進的新品種,含糖量低、番茄紅素高,一畝地種2000株,產量在8萬到10萬斤,按照訂單價格,一畝地效益比過去翻了幾十倍。能有這樣的收益,得益于區域品牌的影響力。”

        “把一個地區的知名產品集中起來,打造成統一的區域公共品牌,抓住了產業發展的關鍵。”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產業發展處副處長狄建偉說。

        短短兩年時間,“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先后榮獲中國農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等10多項大獎。現在,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的12家企業53款產品享譽全國、遠銷海外,帶動巴彥淖爾優質農產品平均溢價15%以上。

        在這塊充滿希望的熱土上,嶄新的河套農業正闊步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14日 18 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 jux434被公每天侵犯的我|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香蕉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蜜芽 |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风间由美中出黑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chinese18国产高清|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正能量www正能量免费网站 | 日本动漫丝袜腿交榨精漫画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littlesulaa小苏拉|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公与2个熄乱理在线播放| 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好硬好爽好湿好深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国产凌凌漆免费观看国语高清| yy6080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高清视频网站|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日韩欧美中文精品电影|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添下面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