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讓技術長在泥土里”——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成果豐碩

      2019-10-20 21:5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讓技術長在泥土里”——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成果豐碩

        新華社記者陳芳、胡喆

        他們,是農民眼中的“土專家”,村里需要啥就研究啥,教學課堂就在田間地頭;他們,是能讓鄉(xiāng)親們致富的“科技明星”,服務6500萬農民,選種、施肥、滴灌學問一個都不少……

        他們,就是“讓技術長在泥土里”的科技特派員。從福建南平的“星星之火”到全國推廣的“創(chuàng)新之花”,20年來,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已領辦創(chuàng)辦1.15萬家企業(yè)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轉化示范2.62萬項先進適用技術,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突出貢獻。

        鄉(xiāng)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從“星星之火”到“創(chuàng)新之花”

        春山淺黛,時晴時雨。三月底的武夷山,十幾萬畝春茶吐露新芽。一場500多人參加的春茶采摘培訓會,正等著52歲的劉國英主持。

        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針對基層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務缺位這一農民反映突出的問題,將首批科技人才下派到農業(yè)生產一線,為農民提供最急需的科技服務。作為高級農藝師的劉國英,成為當地首批科技特派員之一。

        當時的武夷巖茶總量少、規(guī)模小、水平低。劉國英深入山林、扎根茶廠,把研究所當作培訓班,舉辦各類茶葉技術培訓班,把自己多年經驗總結編寫成教材,免費發(fā)放給農戶和茶企,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把茶樹變成了“搖錢樹”。

        當科技“牽手”農業(yè),創(chuàng)新釋放了中國農民的生產力。

        2002年起,科技部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門在全國啟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chuàng)業(yè)行動。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對科技特派員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進入新階段……

        科技特派員制度從地方實踐上升成為國家層面制度性安排,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

        “我們將繼續(xù)秉持初衷、扎根基層,從需求中來、到需求中去,讓人才下沉、讓科技下鄉(xiāng),服務‘三農’,繼續(xù)豐富完善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內涵和實踐、營造良好制度和社會環(huán)境,激發(fā)廣大科技特派員服務熱情和創(chuàng)業(yè)活力,把科技特派員打造成農業(yè)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和鄉(xiāng)村振興的先遣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說。

        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領頭羊: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

        “有問題就問特派員!”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科技特派員走進了鄉(xiāng)親們的心里,讓大家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不光腰包鼓了起來、腦袋也富了起來。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20年間,數十萬名和劉國英一樣的科技特派員,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矢志不渝地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莊重誓言。

        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李保國,像一粒種子,無怨無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開花,用“科技之手”點石成金,幫助山區(qū)群眾打開脫貧致富之門,埋頭耕耘、不圖回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全國優(yōu)秀科技特派員趙亞夫扎根老區(qū),在草莓和無花果產業(yè)發(fā)展中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蘇南丘陵山區(qū)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

        菌草技術發(fā)明人林占熺,30多年來把該項技術拓展到菌草生態(tài)治理、生物質能源等交叉學科和領域,建立起一個新興技術與產業(yè)體系,并傳播到上百個國家。

        一批杰出的科技特派員代表,就像種子一般,在大地上生根發(fā)芽,讓“創(chuàng)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力軍:讓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新動能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以農民期盼的技術作為科研方向,讓晦澀難懂的科技術語“聽得懂、傳得開、立得住”,這是科技特派員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曾幾何時,一句通俗易懂的廣告語,讓廣大農民群眾認識到了正確施肥對種莊稼的重要性。當有了更好的條件,如何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新動能?

        近年來,科技部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推進創(chuàng)業(yè)式扶貧,各地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如福建省制定科技特派團體標準,成立科技特派員學院;浙江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基地建設;寧夏完善政策扶持、選人用人、利益導向、項目帶動和金融跟進“5個機制”,四川建立“科技扶貧在線平臺”。

        截至2017年,科技特派員們與老鄉(xiāng)建立利益共同體3萬個,創(chuàng)辦企業(yè)1.15萬家,帶動農民增收超過1010萬戶,成為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創(chuàng)新“先鋒隊”。科技特派員覆蓋全國所有縣(市、區(qū));到2020年,實現貧困村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和創(chuàng)業(yè)帶動全覆蓋。

        “‘農’字里有‘大’作為。”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推動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入實施,加大貧困地區(qū)本土科技人員培訓力度,提高貧困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讓貧困地區(qū)的老百姓掌握脫貧致富的“看家本領”、用知識“武裝頭腦”,徹底斷掉“窮根”,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的少妇愉情hd高清果冻传媒|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男女无遮挡毛片视频播放| 熟妇激情内射com| 欧美www视频|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性欧美18一19sex性高清播放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动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 一级毛片完整版|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穆天阳吃饭还在顶是哪一章节| 欧美三级电影免费|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国产美女网站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99re99.nat| 连开二个同学嫩苞视频|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日本老熟妇xxxxx| 国产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看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奇优|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色|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