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曲周的故事——閑不住的老支書

      2019-06-02 09:4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閑不住的老支書

        年過八旬的曲周縣王莊村老支書王懷義,是個閑不住的人。

        說他閑不住,是指他幾十年來始終對新技術、新科技保持敏感,始終相信中國農業大學的師生能帶著村民們一起致富。

        在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結緣的46年里,從鏖戰鹽堿灘到黃淮海科技大會戰,從改變南糧北運到建設華北糧倉,從增產增收到綠色發展,王懷義是這段歲月的親歷者與見證者。

        “全村4000畝地,基本都是一洼一片、不連塊的。一遇干旱、大雨,幾乎寸草不生。一畝地能產100斤小麥都算多的,玉米比手指頭長不了多少,堿得完全不能活……”1970年,從部隊退役回到王莊的王懷義,看著凋敝的村莊、窮困的農民,心里著急。

        “當時大家說,誰當書記誰丟人。”王懷義說,我不怕丟人,村里人讓我回來,我就好好干,為鄉親們做點實事。

        憑著在水利局工作過的經驗,王懷義拿上鐵鍬鋤頭,自己挖溝治堿。可惜,沒有技術支撐、沒有科學方案,一年到頭還是白忙活了。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一批農大老師來到曲周,開始了改土治堿的偉大工程。他們的首個實驗點選在了距離王莊村兩公里的張莊村。

        看著鄰村的鹽堿被一點點治理,地里長出莊稼,王懷義坐不住了。他跑到張莊,找到了正在工作的辛德惠,要他也來王莊看看,治治這兒的鹽堿地。

        “中!張莊搞得差不多了,可以拓展下實驗面積,也在王莊搞幾百畝!”辛德惠一口應下來。

        從1975年到1980年,王莊村開始了艱難的治堿之路。

        一開始,王莊的農民有顧慮。按照農大老師的法子,第一步要平整土地。這里世世代代都是靠“淋小鹽”為生,如果不從地上刮鹽,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沒了。

        王懷義苦口婆心、反復動員,終于說服村民,規劃出500畝土地。一年時間,這500畝土地就變了模樣。看到綠油油的麥苗從地下鉆出來,村民們的眼睛亮了。

        當年戰天斗地、熱火朝天的情形,王懷義至今難忘:“王莊一共7臺拖拉機,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專門成立了指揮部,挖渠的挖渠、打井的打井,只要把規劃弄出來,一夜就能把渠挖好。”

        1980年,王莊村的鹽堿地得以全面治理,畝產由原來的100斤提高到800斤,百姓不但不再吃國家救濟,還給國家上繳公糧16萬斤。

        “老師們本事真大!”提起農大老師,老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王懷義心里美得很,多虧當初自己主動跑過去找農大的老師們。

        世紀之交,王莊百姓吃飽穿暖已不成問題。王懷義卻有了新的煩心事:地里肥料上得不少,產量就是上不去。王懷義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合作社,搞規模經營。

        “當時就覺得機械化、規模化是個法子,但能不能搞,不大清楚。”帶著焦慮,2009年,王懷義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我去找農大的老師問問,讓他們出出主意。”

        “辦合作社完全符合國家政策,你的想法很好,大膽干吧!”農大的老師們給王懷義吃了定心丸。

        回到村里,王懷義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成立了500畝規模的合作社,統一管理,機械化耕種。兩年下來,王懷義心里越來越敞亮:農業生產不能固步自封,必須往前看,必須跟著科技走!

        而此時,第一所科技小院已經在白寨村建立,農大師生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隨時解決農民的技術問題,效果顯著。眼看著鄰村的農作物產量又上了一個臺階,王懷義又坐不住了。

        2011年,王懷義再次把農大師生請進了王莊。這一次,他希望科技小院能幫助村民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可小院建在哪兒呢?當時村里和合作社都沒房,王懷義就把兒子的房子騰出來,將農大學生安置在自己家。

        當年3月,22歲的中國農業大學學生黃志堅來到王懷義家,成了王莊科技小院的第一任“院長”,指導王莊農民科學種植。

        通過監測土壤、環境、氣候等,黃志堅發現了當地小麥產量不高的原因,提出推遲小麥水肥灌溉時間。

        一開始,王莊的百姓接受不了,“多少年了,每年都是過了正月初五就澆地,現在這個毛頭小子說讓晚澆地,不信!”

        好說歹說,王懷義幫著黃志堅說服村民,從合作社里拿出50畝地做實驗。結果,晚澆地的村民當年小麥增產了很多。一下子,大家服了氣。

        “現在我們村對技術的接受度,比過去高多了。怎么播種、怎么施肥、怎么除雜草,農民口中的專業術語都特別準確。”王懷義驕傲地說,王莊村農民出去后,個個都能當技術員!

        幾十年過去了,看著一片片小麥地、一排排新民居,看著村里人一點點富起來,作為見證者、參與者與推動者的王懷義心里清楚,今天農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源于中國農業大學師生的奉獻,源于科技的力量,更源于當地農民觀念的慢慢改變。

        如今,王懷義早已不再是村支書,但為全村人操勞了一輩子的他,仍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

        “今年引進了一些突尼斯石榴,準備試栽看看效果;找農大老師幫忙,在富硒農業上做點嘗試;把生物質廠再開起來,把秸稈變廢為寶……”王懷義笑著說,我們都是閑不住的人,只要有力氣,就要在地里繼續干下去,農民對土地有感情,農民對鄉村的未來充滿希望。

      [責任編輯:張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免费又黄又硬又大爽日本| 里番牝教师~淫辱yy608|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人成免费在线视频|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免费的一级片网站| 草莓污视频在线观看午夜社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成年性香蕉漫画在线观看|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十分钟免费视频高清完整版www| 高清午夜看片a福利在线观看琪琪|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一个人晚上睡不着看b站大全|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视频区|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天堂网2018|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波多野结衣大战三个黑鬼|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