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祭奠,為了更好地前行

      2019-04-05 20: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 題:祭奠,為了更好地前行

        新華社記者關桂峰、李驚亞、邰思聰

        又是一年清明時。全國各地舉行緬懷革命英烈主題活動,祭奠英雄、追思英烈,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英雄志、忠骨魂。英雄精神指引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追思,汲取前行的力量

        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高高聳立,鮮花簇擁著的革命烈士塑像靜靜矗立,象征著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的“長明燈”熊熊燃燒。4日,南京中小學、高校的學生代表約1000人來到雨花臺烈士陵園祭奠先烈。

        “惲代英烈士,黑白照片中的您,眼神堅毅而充滿自信,用一生追求共產主義信仰……”南京市中學生代表誦讀青春獻詞,與革命先烈跨越時空“對話”。

        “我們以后要經常來追思先烈。”南京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劉家辰誦讀的是獻給袁咨桐烈士的獻詞。“他在比我小的年紀就為國家、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這樣的事跡和精神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在家盡孝、為國盡忠。祭祖寄托人們的家族宗親之情,緬懷英烈抒發國之大義。

        “當年老戰士,今有幾人存?新生千百萬,浩蕩慰忠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的“清明節的銘記——尊崇英雄烈士 厚植家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上,講解員和師生們的深情誦讀讓在場人士無不動容。

        93歲高齡的八路軍老戰士樊玉成、90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儲渭,帶領少先隊員,緩步走向獨立自由勛章雕塑,向在抗戰中犧牲的戰友獻花。回憶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老戰士激動地說,如今祖國的繁榮富強可以告慰在戰爭中逝去的戰友。

        清理周圍雜物、將烈士英靈安放……清明節前夕,陳三牛烈士墓正式遷入八達嶺革命烈士陵園。北京市延慶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閆永杰,幾年來奔波3000多公里,核準2000余個姓名,只為烈士有名又有“家”。2016年,延慶區開展零散烈士墓搶救性保護。“一條線索都不能放過”,是閆永杰對自己的要求。

        千里之外,貴州遵義,鳳凰山上的紅軍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義務宣講員黃先榮動情講述了鄧萍、鐘偉劍、龍思泉三位英雄的事跡。遵義市的民警陳勇對于英雄事跡耳熟能詳。“我們有義務講好遵義故事,將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繼承好、發揚好。”陳勇說。

        看齊,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

        “我們看您來了!”在北京西山腳下的李大釗烈士陵園,李大釗的長孫女李樂群向前來祭奠的人們介紹她所知道的爺爺:“他忙起來顧不上吃飯,一塊大餅、一根蔥就能對付。”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我們向先鋒學習,向英烈學習,就是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強大精神動力,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

        在哈爾濱楊靖宇烈士塑像前,哈爾濱市第八中學國旗班的學生代表敬獻花籃。前來祭奠的哈爾濱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會長欒景通說:“我們將繼續發揚‘雷鋒精神’,做善事、當好人。”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

        蒼松翠柏之間,青島嶗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廣場,黃白菊花寄托哀思。“從辛亥革命到南昌起義,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你們把青春永遠定格在那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祭奠活動上,青島的高校、中小學生代表朗誦詩歌。青島科技大學學生王安琪說,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這次祭奠活動讓她領悟到,要向英雄學習,做不斷奮斗的優秀青年。

        歲月流逝,初心未改。不論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激情燃燒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或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代……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砥礪家國情懷,初心代代相傳。

        “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來歡迎,官長士兵都一樣,沒有人來壓迫人……”在貴州省石阡縣,64歲的陳德昌每當哼起這首歌,心中總會升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感。這首曾流傳于中央蘇區的民歌《當兵就要當紅軍》,是他的父親陳世榮生前最喜歡的歌曲。陳德昌小時候就時常聽到父親唱起,在心里深深埋下了種子。

        當年,石阡縣困牛山上,紅軍戰士不愿傷害被敵人裹挾的群眾,又不愿被俘虜,100名左右的紅軍選擇了跳崖,陳世榮是幸存者之一。如今陳德昌經常受邀講述當年紅軍的英雄事跡。“青年一代生長于遠離戰火硝煙的和平年代,無論我們走多遠,紅色基因不能忘、不能丟。”陳德昌說。

        前行,續寫未竟的偉大事業

        清明,連接著歷史與今天。清明的意義不只在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繼承先烈的遺志,續寫未竟的偉大事業。

        在李大釗烈士陵園正門口,李大釗烈士雕像注視著人群,似乎在宣揚他偉大的未來暢想: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松柏掩映,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黃白相間的菊花環繞著烈士英名墻。清明節前夕,我們迎回了闊別60多年的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10位志愿軍烈士英靈從此在中華大地上安息。

        “雖然我年紀小,但我知道的紅色故事可不少。”10歲的遵義市老城小學四年級學生張瑞凝是當地的紅色義務宣講員。在當地舉行的祭奠儀式上,她用稚嫩有力的聲音作了“做好新時代接班人”的主題宣講。“今后我還要把更多的紅色故事分享給身邊同學,大家一起汲取革命先輩的精神養分,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張瑞凝說。

        八寶山革命公墓任弼時廣場上,幾名學生用畫筆向公祭群眾展示他們眼中的戰爭景象,把“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紅軍渡江戰斗場景畫下來,寄托哀思,表達崇敬。

        烈士們走了,歷史車輪的轉動下,他們的身影似乎日漸模糊。但是,我們分明看見,英雄們的精神正在照耀中華,中華兒女正秉承烈士遺志,沿著先輩的光輝足跡接力奮進。(參與記者:邱冰清、孫琪、王君寶、蘇萬明、嚴鈺景)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日本人善交69xxx|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放荡的女按摩师2|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欧美性生活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美女洗澡一级毛片| 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黄a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18观看免费永久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好紧好爽太大了h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高贵的你韩剧免费观看国语版| 小坏蛋轻点阿受不了漫画| 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香蕉视频在线看|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亚洲一成人毛片| 爱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