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見證·改革】讓列車像改革開放一樣行穩致遠:千里鐵道線上的護路“父子兵”

      2018-12-20 13:25: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改革開放40年,

      是中國鐵路日新月異的40年。

      從舊到新,列車動力實現劃時代更迭;

      從慢到快,六次大提速,實現60公里到350公里時速大飛躍;

      從擁擠到舒適、從稀疏到密集、從追趕到領跑,

      中國鐵路已成為一張享譽世界的“名片”。

      “中國速度”“中國發展”“中國舒適”“中國浪漫”……

      它講述著中國改革開放40年騰飛的奇跡,

      也見證著中華民族復興強盛的“一日萬重山”。

        張立昌,保定工務段保定綜合機修車間主任,北京鐵路局“張立昌創新工作室”帶頭人。

        1985年,從齊齊哈爾鐵路工程學校養路機械專業畢業的張立昌分配至北京鐵路局保定工務段,正式成為一名承擔鐵路運輸安全職責的技術員。

        軌距快速控制桿、硬彎矯直器、機電式道岔起落機組、空心鉆頭修磨技術、預設軌廓打磨機……

        33年來,張立昌一直工作、創新在鐵路維修一線,在改革開放的歷程里見證著中國鐵路的發展變遷,也通過自己的不斷創新助力著中國鐵路運行的安全與平穩。

        2013年9月份,張立昌的兒子張旭進入鐵路系統工作,成為新一代巡護在鐵路一線的創新中堅。張立昌、張旭父子也成為新時代鐵路護航“父子兵”。

        京九線、京廣線、津保線,500多公里復線,是33年間張立昌同步改革開放走過的征程,也是張旭在新時代開啟護路長征的起點。

        從三大件到改道扳手,“一扳而就”確保鐵路運行安全平穩

        “洋鎬、扒鎬、鐵叉子”,是早期鐵路維修“三大件”。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列車運行速度比較低,對于鋼軌軌距要求沒有現在嚴格,調整軌距傳統上都使用‘三大件’。”張立昌回憶道。

        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存在誤差,一直是人們對于“三大件”的詬病。行進中不斷晃動的列車,在旅客的印象中,也存在了很多年。

        2004年4月,中國鐵路迎來第五次大面積提速,對于鐵路提出了滿足時速160公里,甚至200公里的標準要求。保定工務段的維護工作也迎來了新要求,一個“大挑戰”也擺在了愛好思考的張立昌面前。

        “我國的標準軌距是1435mm,允許誤差是加2減1,在提速的新形勢下,傳統‘三大件’無法確保精度,根本滿足不了改道的要求。”張立昌說。

        為了解決問題,張立昌一頭鉆進實驗室,終于研究出了解決辦法:利用“偏心”原理,精確調整軌距。

        一根手柄、一塊偏心塊,二者按一定角度相互焊接,或者一次性熔鑄成型。這件名為“改道扳手”的工具竟然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利用既有的軌枕立螺栓為支點,通過偏心塊對鋼軌施力,使鋼軌產生移動,達到改道的目的。”張立昌說,改道扳手操作簡單,明顯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如今已在全國鐵路系統普及推廣。

        無論是1毫米,還是0.5毫米,改道扳手都可以“一扳而就”,將誤差縮至最小,甚至達到零誤差的要求。如今,部分高鐵路段都在使用這類機具。

        一件小小的改道扳手,確保著列車運行的安全平穩。從水不敢倒滿,到一枚鋼镚豎立不倒,中國鐵路就是在這些“小而重”的技術改進間演繹著騰飛的奇跡。

        從5個到20個,他將道岔立螺栓尼龍套更換效率提高了4倍

        出生于1987年的張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

        2013年,張旭退伍進入鐵路系統,成為保定線路車間保定南養護工區的一名養路工。

        這5年,是中國鐵路呈現高速跨越式發展的5年。這5年,復興號投入使用,時速350公里開始運行,這5年,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高鐵演繹著最為完美的逆襲。

        高速發展的鐵路對于基礎設施的養護和新一代養路工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5年前,初入工區的張旭對于鐵路是陌生的,但細心的張旭在實踐中很快發現了某些具體工作的不足。

        “2013年10月一次天窗(專門的養護工人工作時間)期間,我發現同事用加熱法更換岔枕上損壞的尼龍套以及斷折的立螺栓時,時間長,效率低,一個‘天窗點’兩個小時只能更換四五個。”張旭說。

        道岔立螺栓、尼龍套是穩定軌枕的重要“零件”,對于列車安全運行至關重要。但受列車經過時震動等因素影響,尼龍套亂扣、立螺栓折斷等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著行車安全,因為必須保證受損物的及時更換,兩個小時只能更換四五個的效率遠不能滿足安全需要。

        觀者有心。回家后的張旭開始琢磨如何簡化更換程序和提高效率。

        通過先后多次嘗試麻花鉆、木工鉆等幾種不同的鉆頭,曾經學習過機械設計的張旭從數控銑床的原理中找到了靈感。

        “利用銑刀原理,設計階梯鉆頭,一次便可輕松取出留在岔枕內部的尼龍套。利用反扣絲錐原理,不需要拆除任何道岔零部件,即將折斷在尼龍套內的半截螺栓輕易取出,進而更換失效的尼龍套或立螺栓。”張旭介紹說。

        操作方便、結構簡單、效率高、成本低,一個天窗點能夠更換20個,直接將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如今,一套11件的“道岔立螺栓尼龍套取出器”已經成為了保定工務段鐵路維修的必備“神器”。

        2014年,新型“道岔立螺栓尼龍套取出器”獲得路局合理化建議一等獎,2016年,該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張旭說,他是在父親身體力行的工作態度和創新精神的影響下,投入創新工作的。“我們干最粗的活,卻要干出最細的工作。以毫米計算,卻保障著中國鐵路十幾萬公里的安全運行。”

      “踏入鐵路行業36年來,

      我見證著中國鐵路的跨越式發展。

      作為一名鐵路基層護路工,

      我親身經歷著鐵路‘奇跡’不斷成真。

      如今,

      面對一件件投入一線的護路機具,

      源自心底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與改革開放同成長,

      也希望在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中,

      繼續攜手中國鐵路一同逐夢前行。”

      ——保定工務段保定綜合機修車間主任張立昌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鐵路如巨龍騰飛,

      復興號、時速350公里、八縱八橫……

      一個個奇跡不斷上演。

      這五年,

      我以父親為榜樣,肩并肩,

      扎根實踐、立志創新,

      國家專利‘道岔立螺栓尼龍套取出器’,

      是對我工作的肯定,

      也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我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

      也將用自己的汗水助力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北京鐵路局保定工務段保定線路車間養路工張旭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40年來,

      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大膽地試、勇敢地改,

      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中國人民手中,

      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千里鐵道線上的護路“父子兵”的創新故事,

      正是中國人民干出新天地的縮影。

      父親經歷中國鐵路改革開放40年騰飛奇跡,

      兒子見證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巨大成就。

      步入新時代,

      一同踐行著創新的豪言壯語,

      立足一線、躬身發明,

      繼續為中國鐵路新時代新征程保駕護航,譜寫新曲。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美kkk4444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 暖暖免费观看日本版|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九色| 国产熟女高潮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站| 波多野结衣上班族|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yy6080午夜一级毛片超清|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波少野结衣色在线| 午夜aaaaaaaaa视频在线| 韩国日本好看电影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japan69xxxxtube|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欧美最猛黑人猛交69| 免费看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 调教扩张尿孔折磨失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动漫精品动漫一区三区3d| 草莓视频丝瓜视频-丝瓜视18岁苹果免费网|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