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了解下!那些嚇死人的食品安全謠言,原來是這么炮制的……

      2018-10-23 08:2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燕麥致癌、食鹽有毒……在很多網絡自媒體上,食品安全謠言層出不窮。一些舊謠言甚至在專家辟謠后,過一段時間改頭換面卷土重來,閱讀量動輒10萬以上,引發人們的焦慮。

        《2017年食品造謠治理報告》顯示,微信是食品謠言傳播主平臺,占比高達72%;其次是微博,占21%。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利用自媒體造謠已呈現公司化運作趨勢,形成“以謠生利”的產業模式。

        自媒體謠言特點:題目驚悚、視頻呈現、無時間地點

        近日,記者收到群眾舉報,稱“中醫養生”“萬病不求人”“華人老板”等多個微信公眾號存在食品類不實言論。

        濟南市民劉先生說,閱讀“華人老板”發布的文章“擴散!全球43種燕麥片可能致癌!千萬別給孩子吃啦!”之后,發現家里就有文中所述品牌燕麥片,出于恐慌將燕麥片都扔掉了。過了幾天,他看到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教授趙力超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上的辟謠文章:“麥片中的草甘膦不致癌,該買就買!眲⑾壬f,有的自媒體太不靠譜了,給民眾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28歲的濟南市民張琳琳說,由于她的母親篤信各類食品謠言,前一陣看到“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有害”之后,家里吃了好幾個月不加鹽的菜!

        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馬志英表示,很多自媒體轉發的食品謠言內容荒謬、毫無科學性,被廣泛轉發,加深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使食品行業被抹黑,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受損。

        記者對近年來多起涉食品安全的自媒體造謠事件分析發現,這些謠言常借助視頻方式進行傳播,缺乏時間、地點等基本要素,強調后果嚴重,在標題制作中故意聳人聽聞、故弄玄虛,吸引受眾注意力。例如:“千萬不要吃某某”“抗癌十大食品”“震驚了,某食品竟然……”等,常常成為網絡爆款。

        謠言為何層出不窮?警方介紹,網絡謠言制造門檻低,經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網上論壇、微博等轉發,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由于取證難、溯源難,偵破食品安全網絡謠言案件并非易事。

        “謠言加工廠”公司化操作,微信粉絲達到5000就可接廣告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自媒體生產謠言,目的是敲詐勒索和故意抹黑競爭對手。

        部分造謠者憑空捏造事實,自導自演,炮制圖片、視頻等“證據”,進行敲詐。例如,去年,幾段展現“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一輪“塑料紫菜”風波。造謠者王某在食用晉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紫菜后,猜想這些紫菜是塑料做的,便指揮員工拍攝視頻并上傳到朋友圈。其后,王某聯系被害公司索要人民幣10萬元,威脅稱若公司不想解決,就把事情鬧大。

        此外,有的企業利用自媒體謠言抹黑競爭對手。采訪中,多家食品企業對于一些集中爆發的網絡謠言,首先都將懷疑的矛頭指向競爭對手。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表示,確實有一些別有用心的競爭對手通過抹黑的方式故意散布謠言,意圖牟取不當市場利益。

        記者調查還發現,自媒體“謠言加工廠”已經形成公司化操作,吸引流量賺廣告費,同一家公司旗下往往擁有許多公眾號。

        2017年9月,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法院裁判的一起案件中,泉州市江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蒙牛純牛奶被檢出致癌物超標”的視頻。這一視頻被大量點擊并轉發,僅發布后十幾天時間就被1073個微信公眾號轉發,使人誤以為是最近剛發生的事件,其中數個公眾號轉發視頻瀏覽量過10萬次。其中,僅江鴻公司管理的微信公眾號就有“閩南第一手”“石獅視”“一手”“時事爆料”“熱門街拍”等5個,公司負責人說,這樣做是為了擴大知名度,增加點擊量,賺取收入。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微信公眾號或微博賬號在推送此類謠言時,頂部或底部常有廣告,甚至通過讀者閱讀及轉發也可以獲得一定收益。

        一位自媒體公號運營者介紹,部分自媒體與廣告商形成了一條利益鏈,閱讀量和粉絲數高,就會有廣告商找上門。粉絲達到5000就可以成為流量主接廣告,每個粉絲每條可以收0.2元到0.5元不等。如果有1萬粉絲,每條推廣就可以收取2000元到5000元。

        緊跟新聞熱點衍生謠言也是自媒體傳謠的常用手段。比如,今年一些地區出現豬瘟,有自媒體發布“吃了豬肉已經中毒”等謠言;有媒體報道了廉價鴨肉是速生鴨,就有公號立刻編造子虛烏有的“專家”,編造食用這些鴨肉有哪些害處。

        食品安全領域已成為自媒體傳謠“重災區”

        食品安全領域已經成為自媒體傳謠的“重災區”。有關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信息占45%。2017年,僅公開報道就有50余件(次)食品謠言處罰追責案例,其中9件當事人被追究刑事責任,40人被處以行政拘留、7人被處以行政罰款等其他處罰。

        如何減少“舌尖上的焦慮”?專家表示,首先要加強網絡監管,對于網民投訴要及時回應,加強對爆款文章和自媒體的監控,發現異常及時約談或封號。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認為:“老百姓容易被謠言誤導,關鍵在于食品安全領域信息的不對稱。需要搭建一個平臺,及時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和信息,填補信息真空地帶。”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從政府層面來講,要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主動公布的姿態,接受社會監督!薄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專家學者、媒體、非營利組織、公眾等協同的網絡食品安全謠言多元共治機制,是治理網絡食品安全謠言的較優方案!敝袊茖W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葉中華表示。

        記者王陽、鮑曉菁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小12萝裸体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666永久视频在线| 好吊妞视频免费观看va|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特级淫片国产免费高清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午夜寂寞视频无码专区| 韩国一级淫片漂亮老师|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手交|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超级香蕉97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的一级毛片最新在线直播| 99re免费99re在线视频手机版|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GIF免费|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国产欧美第一页| 69免费视频大片|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もんのエロま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