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退耕還林 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2018-08-23 11:5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退耕還林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盛夏,波峰浪谷的綠色延安,紅棗、蘋果、香梨碩果盈枝,側柏、刺槐、苜蓿滿目蒼翠。再想想這片熱土曾經是怎樣的蒼涼貧瘠,不禁讓人有種穿越歷史的滄桑與厚重之感。

        2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延安的山綠了、水清了、人富了,一個綠色、生態、文明、和諧的新延安,正在向全世界詮釋著她的矯健、風韻和豪邁。

        紅色圣地的綠色奇跡

        歷史上,延安曾是“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繁榮富庶之地。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記載,盛唐時期陜甘地區“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后來,由于歷經戰亂、自然災害、墾荒、放牧和亂砍濫伐,延安的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種一茬莊稼、脫一層皮,下一場暴雨、刮一層泥”成了延安的真實寫照。據統計,在過去延安每年注入黃河的泥沙量高達2.58億噸,給黃河下游造成極大壓力。

        曾經養育了中國革命的延安和延安人民,用在革命戰爭年代凝結而成的延安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實干和擔當,硬是在這塊曾經荒涼破碎的土地上,書寫了新的奇跡。

        1998年,延安市吳起縣率先打響“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舍飼養羊”攻堅戰。然而,要把老百姓延續千年的傳統耕作、生活方式改變過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吳起縣廟溝村種草大戶張永發,和吳起大多數農民一樣,從1998年開始種草養羊至今已有20年。他回憶說:“自古以來羊就是放的,你把羊圈起來那怎么行!但是縣里的領導一次一次地給我們做工作,我就把種糧的一座山全種了草,事實證明這條路是對的,不僅綠化了荒山,還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而今,20年過去了,延安的生態建設發生了滄桑巨變,從遙感衛星云圖上觀瞻,延安37037平方公里的大地由黃變綠,子午嶺、黃龍山、三北防護林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牢牢地護擁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全國退耕還林第一市

        家住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鎮的張彥斌,現在承包著一片大約200畝的水壩,就是當年359旅的戰士們打起來的一座農墾水壩。張彥斌說:“20多年前我想都不敢想,會成為這個水壩的主人。那時候這兒就是一個臭水溝,下雨路都不能走,如今路通了,生態也好了。我2014年就承包了這個水壩養魚。現在水壩一年就能產40萬斤魚,年盈利160萬元,而且全是綠色食品!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使陜北地區的綠色整體向北推移了約400公里,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時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植被覆蓋率高達79.8%,林用地占延安國土面積的78.1%,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0天。延安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了紅色圣地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

        2018年,延安繼續增林擴綠,把林地條件差、丘陵溝壑裸露的陡坡作為綠化的重點,大力實施生態恢復造林工程。延安市林業局局長付天平介紹說:“啃下這塊硬骨頭,延安增林擴綠就能成功。目前,全市累計完成營造林2046.45萬畝,年均120.4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077.46萬畝,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退耕還林第一市。延安市全市已有80%以上的農民受益,退耕戶戶均補助3.2萬元,人均7400多元。

        生態、產業與人的和諧發展

        近兩年來,延安市在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中,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本著生態與產業、產業與人的和諧發展理念去開發利用每一寸土地。

        “延安經濟癥結在結構、難點在結構、突破口也在結構。”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說,“用好特色資源優勢和后發優勢優化經濟結構,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延安在生態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中,拒絕重污染、重破壞生態的企業入駐延安,利用延安資源優勢引進了一批經濟效益好、清潔環保的能源化工及太陽能、風能產業落戶延安,改變了“油主沉浮”的“原生態”能源產業現狀。

        “通過退耕還林和發展現代農業,延安市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同時,也在貧瘠的黃土高原上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與生態環境交相輝映的綠色之路。”延安市市長薛占海說。

        目前,延安圍繞延安蘋果、洛川蘋果等蘋果產業品牌,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很快,有效提升了價值鏈、延伸了產業鏈、優化了供應鏈,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基礎、專業合作社為紐帶,以契約形成要素、產業、利益的緊密連接,集生產、加工、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效合一”的循環農業經濟鏈。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本報通訊員 王谷強)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 欧美日韩色黄大片在线视频|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免费看一级毛片| 91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同性女恋大片|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双乳奶水被老汉吸呻吟视频|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第2页| a级黄色片网站|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欧美极度另类videos|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老司机带带我在线精彩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337p人体大胆扒开下部|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爽|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匹| 日本爆乳片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免费看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制服丝袜怡红院|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www.日日干| 成人免费看黄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