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河南潢川變“三下鄉”為“常在鄉”

      2018-02-04 14:5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文化送到基層 健康送給農民 技術送到田頭

        河南潢川變“三下鄉”為“常在鄉”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晏乾坤

        2月2日,聽說河南省潢川縣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來到雙柳樹鎮,四面八方的父老鄉親就圍過來了。

        “錦繡華夏春萬象、太平盛世福千秋”“和平天下家家福、喜慶人間處處春”……活動現場,書法家奮筆疾書,春聯剛一“出爐”,就被一搶而光;縣第二人民醫院的專家帶來內科、外科、眼科等義診項目;科普志愿者忙著給群眾宣講科普知識,發放科普讀物……

        近兩年來,潢川縣通過夯實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培訓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把文化送到基層,把健康送給農民,把技術送到田頭,文化衛生科技“常下鄉”“常在鄉”已成常態。

        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竹板一打啊,我把祖國夸……決勝脫貧攻堅戰,確保一個不掉隊;新理念新征程,高奏凱歌向前行……”在潢川各個村的文體綜合廣場上,每天的歌詠、秧歌健身表演已經成為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先進文化教育人,不斷豐富基層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提高了潢川群眾的文化素質,而且還改善了村風民風,提振了精氣神。

        為了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潢川縣整合3000多萬元,按照貧困村文化有陣地、有活動、有隊伍、有經費、有機制、有效果、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六有一響一通”的文化惠民扶貧總思路,為全縣所有貧困村建設一個綜合性文化服務廣場,今年可以建成95個,到2020年全縣272個行政村將實現全覆蓋。

        潢川還積極鼓勵各幫扶駐村干部、第一書記下村入戶,開展村文化設施設備使用培訓,管好用活現有資源。同時,發揮鄉鎮文化站的指導和協作作用,幫助各貧困村結合實際,組建1至2支文藝隊伍,采取創編小品、相聲、歌舞、群口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形式,讓健康積極的文化種子在農村生根發芽,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豐盛的文化大餐。2017年底至2018年初,全縣272個行政村中200多個村都組織了村級文化演出。

        “大力培訓農村文化骨干,在廣大鄉村造就了一支永不走的‘三下鄉’隊伍,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對文化的需求。我們鄉也成立了書法家協會,目前已經發展本土書法家13人。”河南省書協會員、雙柳樹鎮書法家王剛介紹。

        不讓群眾因病返貧

        在脫貧攻堅中,潢川縣在對貧困人口致貧原因進行大數據分析時發現,因病致貧的高達53.2%。

        “由政府財政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扶貧醫療保險,為貧困群眾筑起五道防線。”潢川縣縣長蘭恩民說,縣財政一次性拿出1531萬元,為全縣6.6萬余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人購買了200元的扶貧醫療保險和3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從2017年起,貧困戶在鄉鎮衛生院看病不設起付線,合規費用未報銷完的可報銷95%;縣級醫療機構起付線300元可報銷90%,市級醫療機構起付線700元可報銷85%,市外醫療機構起付線1000元可報銷80%。且不管在省、市、縣哪一級醫療機構看病,自付費用部分均可再報銷70%以上,從而解決了貧困人口看病費用高、自費負擔重的問題。

        為方便就醫,潢川縣在28個縣鄉定點醫療機構開設貧困人口“綠色通道”窗口,為貧困人口提供先診療后付費、免收住院押金等服務,方便貧困群眾就醫。在縣行政審批大廳設置貧困人口“一站式”服務窗口,五道防線統一便捷結算。該縣還對貧困人口全部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明確服務內容,定期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行全面健康管理,有效滿足貧困人口的醫療保健需求。

        此外,該縣還出臺了慢性病救助政策,將高血壓、精神病等20種疾病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報銷范圍,實行70%定額報銷,在定點醫藥機構購藥時直接報銷。

        科技帶來致富新希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6年年底以來,潢川縣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采用“科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大力推廣“種綠色稻,養生態蝦”的稻蝦共生模式,打造“稻鄉蝦”和“蝦鄉稻”兩個品牌。

        為解決“稻蝦共作”的清塘、飼養、防病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潢川縣建立了“蝦稻共作”生產檔案,實時掌握“蝦稻共作”生產情況;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學習班,邀請省市水產專家講課,將養殖戶急需的技術傳授給他們;該縣水產部門牽頭建立了一支小龍蝦專業科技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還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讓“蝦稻共作”的技術傳送到微信群、走上互聯網,全方位開展技術宣傳。

        據統計,2017年該縣共舉辦“蝦稻共作”技術培訓20期,培訓農民2000多人次,發放資料5000多份,現場技術指導4000多人次。目前,潢川縣小龍蝦養殖規模已由2016年年底的不足2萬畝發展到現在的5.5萬畝,“稻蝦共養”已成為當地農民實現穩定脫貧的新途徑。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04日 01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1000部又爽又黄的做黄禁片|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品色堂永久免费| 日本人与动zozo|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video|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做爽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 awyy爱我影院午夜| 大ji巴cao死你高h男男gg| 中文字幕久久网|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的网站|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青青青视频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加勒比HEZYO黑人专区| 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linmm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 gay同性男男自免费播放| 成年女人色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