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民生三問:脫貧攻堅戰如何打贏

      2017-11-01 09:5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脫貧攻堅戰如何打贏(民生三問·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④)

      本報記者 顧仲陽

         核心閱讀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打贏脫貧攻堅戰,方法尤為關鍵。扶貧與扶志、扶智,該咋結合?東西部扶貧協作,如何深入實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怎樣重點攻克?專家就此表達了見解。         

        問 大扶貧格局該咋理解?

        記者: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大扶貧格局的概念,該如何理解?怎樣防止懶人躺在政策上,不思進取?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首先,貧困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單一的扶貧措施往往效果有限。幫助貧困人口脫貧,通常需要綜合性措施,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其次,扶貧還要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這也涉及吃、穿、教育、醫療、住房、產業發展和就業等方面。多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大扶貧格局”,才能有效地解決貧困問題。

        貧困人口的穩定脫貧,必須依靠內生動力的增強和發展能力的提高。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幫助貧困戶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觀念,才能實現這一點。對于習慣“等靠要”的懶漢,要采取各種形式的精神幫扶,如改變生活習慣等。在扶智上,除了教育和培訓,也要重視參與式的方法,讓貧困人口參與各種類型的幫扶項目,邊干邊學,邊干邊樹立信心。

        華中師范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陸漢文:大扶貧格局,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從資源配置機制的角度,以政府為主導,構建政府、市場、社會相向而行、取長補短、協同發力的大扶貧格局。這種格局有助于確保扶貧資源項目精準安排到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推動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形成穩定脫貧和內生發展能力。二是從職能分工的角度,以專項扶貧為引領,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主要針對兩類對象:一是具有勞動能力,但存在觀念落后、技能不足或“等靠要”思想嚴重、甘于貧困的成年貧困人口;二是存在營養、健康和教育等方面問題的未成年貧困人口。

        對于成年人,可通過發揮脫貧致富典型示范作用、改造落后習俗和價值觀、培育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提供針對性能力建設支持等途徑,引導其發揮能動性。對于未成年人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一是指導其養成良好健康習慣,保障身高、體重、智力等正常發育;二是引導其形成關于個人和外部世界的科學認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阻斷貧困文化的代際傳遞。社區教育而非學校教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可以設置社區社會工作崗位,專門承擔社區教育。

        問 東西部協作怎么深入?

        記者: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協作如何更進一步?長效機制該怎樣建立?西部脫貧后,東部還繼續扶持嗎?

        陸漢文: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關鍵要抓好四項工作:一是把“先富幫后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把“攜手奔小康行動”作為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抓手;三是把產業合作和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領域人才及技術支援作為協作重點;四是建立健全嚴格科學的考核評估制度。

        東西部扶貧協作,不僅可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巨大支撐,而且具有踐行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道路和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大意義。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生動寫照,應該長期堅持下去。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的方式,確定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明確協作雙方的權利、義務,防止協作關系、協作事項因人事變動而起落無常。

        汪三貴:東西部扶貧協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需要長期堅持和發展。東部地區應利用自己的資金、人才、技術、管理、市場優勢,幫助西部提高生產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同時為西部的產品提供市場,為西部培養人才。西部地區應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引進技術、管理和合作項目,為東部的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為了吸引東部地區的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西部地區更需要體制和機制的改革,需要制度創新。長效的“東部扶持西部”機制,其形成既需要中央制度性的安排,也需要依賴互利共贏模式的推動。

        西部脫貧后,仍需要東部提供各方面的扶持,以便不斷增強西部的自我發展能力,保證脫貧的穩定性,促進東西部融合發展。扶持方式,將從目前的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解決民生問題,轉向全方位的經濟技術合作,轉向全面提高西部地區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問 深度貧困怎樣攻克?

        記者:十九大報告強調,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深度貧困地區,有哪些特征?該如何脫貧?怎樣確保全面脫貧的目標實現?

        陸漢文:深度貧困地區,主要分布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發生率普遍在20%左右。這些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落后,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缺口大,物流和信息服務滯后,市場可及性差。更重要的是,受這些因素及歷史原因的影響,這些地區生產經營、生活消費等觀念也存在不足,成為脫貧攻堅的瓶頸、制約。

        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要堅持系統治理和重點推進相結合:系統治理,主要是加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投入力度,全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重點推進,要以村莊為中心,以駐村工作隊為抓手,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凝聚功能、領導作用、組織動員能力為依托,以社區教育為基本途徑,以激發社區內生發展動力為根本目標。

        確保實現全面脫貧,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特別是要實行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制度,嚴肅開展各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貧困退出考核、政策落實情況考核等工作。

        汪三貴:深度貧困地區的主要特點,一是地理位置偏遠,二是發展程度低,三是多為民族地區,四是致貧因素復雜,五是脫貧難度大。

        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實現全面脫貧,需要超常規的措施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基礎設施的投資,通過更加便利的交通和通信削弱地理位置偏遠的不利影響。其次,要大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改善貧困人口的健康狀況,提高兒童和成人的教育水平和素質。第三,進行文化建設,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改變不利于發展和脫貧的意識和觀念。第四,短期和長期幫扶相結合,短期內重點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長期則需要重點解決發展動力和能力不足的問題,逐步減少轉移性收入的比例,更多地通過產業的發展和穩定的就業來解決收入問題。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01日 23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h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一级做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婷婷六月天在线| 好吊妞视频988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帅老头oldmangay|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蒂法3d同人全肉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japanese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可以直接看的毛片| 国产福利你懂的|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爽好舒服使劲添我要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chinese麻豆自制国产|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免费a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网站| www.伊人.com|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李老汉别揉我奶了嗯啊h|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性色|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