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移動互聯時代 網媒記者“動起來”

      2016年11月08日 16:41: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1月8日 去年11月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北京聯合舉行首批新聞網站記者證發證儀式,為14家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首批記者發放新聞記者證。如今,網媒記者已經“持證上崗”滿一年。

        在新聞網站發放的新聞記者證,與傳統媒體發放的記者證是一樣的,具有同等的權利,也具有同等的責任和義務。持證上崗,讓部分網媒的“小編”轉變成了記者正規軍。

        時代發展、技術創新的大環境正不斷改變著網絡新聞的競爭業態。幾年前,網絡媒體還是傳統媒體謀求“觸網轉型”的標桿,如今,移動互聯時代,更多新興媒體的出現,讓網絡媒體迅速變得“很傳統”。

        作為首批領證的網站和記者,中新網的記者團隊一直在不斷探索和總結:移動互聯時代,網媒和網媒記者如何完成新的轉型?如何發揮網媒風格生動、形式靈動的特點,讓網媒記者在移動互聯時代真正“動起來”。

        中新網記者參加“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活動。

        “動起來”,首先要能“沉下去”

        最鮮活的新聞在基層,網媒記者的轉型首先要從習慣伏案工作的“小編”變成善于深入采訪的記者。

        今年以來,中新網積極派遣記者深入基層“走轉改”。從新春走基層,到“大國工匠”主題采訪,從“長征路上奔小康”大型報道,到剛剛結束的感知“中國天眼”采訪活動,一年來,我們的記者在基層一線全方位、多角度的報道中,磨煉著新聞記者所應有的職業素養和責任擔當。

        例如,記者春節返鄉過年期間,我們要求記者帶著任務去休假,深入家鄉“走轉改”。我們記者的稿件《網絡媒體走轉改:“彩禮之痛”致脫貧農民一夜返貧》,通過家鄉微信朋友圈中熱傳的一則小品視頻找到采訪線索,深入農村采訪“天價彩禮”的話題。

        稿件深入挖掘一個農村家庭不堪彩禮之重的故事,由點及面反映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農村存在的一些陳規陋習。這篇稿件發布后,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熱點話題,眾多媒體跟進報道。

        在稿件內容所反映的地區,當地政府就此問題展開專項部署,促進當地農村改掉天價彩禮等阻礙脫貧攻堅、社會發展的陳規陋習。一篇深入基層的采寫經歷,也讓記者切身感受到記者職業對于社會進步的影響。

        今年8月至10月間,我們積極參加中央網信辦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主題采訪活動,多名記者接力奔赴六個省份,重走長征路的同時采寫老區致富新貌。

        這次采訪,我們的記者采寫了大量的圖文稿件,并積極利用移動端產品突出展示。在報道結束后的總結表彰中,我們的稿件《網絡媒體走轉改:追憶長征路上的“血色浪漫”》 獲得“優秀作品獎”。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動起來”,就要第一時間到現場

        移動互聯時代,當自媒體大行其道,傳播形態已經變成“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大背景下,專業媒體的記者們更要“動起來”到現場去,抓取第一手素材,發出權威的聲音。

        “持證上崗”之后,我們鼓勵和激勵記者要更多、更快地去現場,發回第一手新聞。

        7月20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平均降雨量已超過“7、21”,迅速成為焦點事件。中新網快速動員采編力量,以前方記者和后方編輯部為兩條戰線,20余名記者冒著大雨,分頭深入北京街頭進行一線采訪,克服困難,實時傳回大量碎片化文字、圖片和短視頻信息。

        部分記者在外奮戰十余個小時,以往以伏案寫稿為職業常態的記者編輯們,走出去,在大雨中的“新聞現場”做了一次全媒體的新聞直播。這次直播共發布233條文圖視頻內容,絕大多數為記者提供的原創信息,在移動端和PC端收獲PV 476萬,取得較好傳播效果。

        獲得記者證之后,今年來,我們還積極派遣記者出國參加大型報道。

        例如,里約奧運報道中,我們派往巴西前方的記者充分發揮短、平、快的特點,除了傳回了傳統的文、圖、視頻報道,還積極嘗試手機視頻直播報道,全力向“全媒體”記者專項。

        中新網記者在現場進行直播報道。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攝

        “動起來”,既能伏案寫稿也能移動直播

        從報紙到收音機,到電視、網絡媒體,到現在的自媒體,媒體的形式在不斷演化且更加多樣化和平民化。

        隨著近年新媒體的流行,尤其今年,網紅直播當道,很多車展、公司發布會等,邀請的網紅直播甚至比媒體記者還要多。有業內人士發出這樣的疑問:直播時代,記者如何跟網紅搶飯碗?

        從傳播方式上來說,網絡直播的出現,讓用戶對于屏幕另一端的感知更加全面化。互聯網的社交不再僅僅局限于語音、文字和圖片,更是以動態立體可感的視頻形式展示在人們眼前。一個十幾元的手機架,一個耳麥,點擊開始直播,即可把個人的即時視頻傳遞給在線的觀眾,粉絲還可以在線以文字形式與主播進行互動。

        報道復雜的新聞事件需要齊心協力,而且關鍵是要讓讀者和觀眾身臨其境。從前方現場記者采制素材,到終端呈現,其中需要各個團隊密切配合,統一協調。

        9月份,中新網專門抽調人手組建了直播部,專門負責網絡直播業務。我們的網絡直播業務以高起點起步,題材廣泛,關注熱點,但不流俗不媚俗,以給受眾提供最新鮮新聞現場畫面為目標。記者制作的直播產品有奧運會、天宮2號發射這樣的宏大題材,也有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北京民眾搶辦暫住證這樣的民生題材,傳播效果都在穩步提升。

        幾次網絡直播的經歷讓記者們意識到,在移動時代,習慣伏案寫稿的傳統記者也要有用戶思維和互動意識,不要只是簡單奉行上級旨意完成新聞產品,而是要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才能做到服務接入。比如,有的記者就開始在在直播中隨時跟進網友的關注點,甚至嘗試回答網友的提問。

        傳統媒體習慣了單向傳播模式,往往給觀眾“高高在上”的感覺,也就難以形成對等的雙向互動。所以,網絡直播的興起能讓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到,移動時代的新聞,已經不是“我來說你們聽”,而是“實時溝通互動”。(完)

      [責任編輯:韓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视频黄视大全视频免费的|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大炕上农村岳的乱|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国产传媒在线播放|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日本人与黑人xxxx|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激情五月婷婷网|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女女高清| 91chinese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bban女同系列022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视频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色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一级生活片| 黄色国产免费观看| 天天色天天色天天色| 丹麦大白屁股hdxxxx| 激情六月在线视频观看| 君子温如玉po| 青青草在视线频久久| 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男人边吃奶边做边爱完整|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