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多地出臺網絡餐飲監管規定 外賣需標明食用時限

      2016年07月14日 06:24:2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劉女士在外賣里吃出了蟑螂。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邱宇)北京、上海等多地已出臺網絡餐飲相關監管規定,嚴防“黑作坊”經營。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第三方平臺未公示商家食品經營許可證,還有商家未按當地規定在外賣包裝上標示安全食用時限。

        消費者——

        維權時不清楚“十倍賠償”規定

        訂外賣時如果吃到不潔食物應當獲賠多少?不少消費者對此并不了解。

        近日,徐女士通過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訂外賣,結果吃出一條蟲,投訴后僅從平臺方面獲賠10元抵用券。劉女士也有類似遭遇,她在外賣里吃出了蟑螂,“商家提出300元私了”。兩人均向記者表示不清楚具體的法律規定。

        根據《食品安全法》,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立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舉例說,假如訂外賣花費70元,消費者可要求額外賠償1000元,而不是700元。但他同時提醒消費者,應提供充足證據以證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商家——

        外賣包裝上未標示安全食用時限

        多地對網絡餐飲包裝提出要求,北京、四川、福建等地均規定需標明食品烹飪時間和安全食用時限。但記者詢問數名北京地區的餐飲店工作人員,他們均表示“不清楚這一規定”,也不會在外賣包裝上貼類似標簽。

        《北京市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暫行)》明確要求,從事網絡訂餐服務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在食品包裝上加貼封簽,標示食品加工制作時間和消費時限,并提醒消費者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存放。

        “這一規定是合理的,應當嚴格執行”,張立文指出,“去飯店吃飯的話,從常理上講,普遍認為飯菜是新做出來的。但訂外賣缺乏監督環節,商家應標明飯菜是什么時間做的、在多長時間內可以食用。”

        記者注意到,北京、四川、福建對網絡餐飲包裝要求相對嚴格,上海、浙江、遼寧則有所放寬,“鼓勵或建議”加貼封簽,標示食品加工時間和消費時限。

        平臺——

        未公示商家食品經營許可證  餓了么(左)與美團訂餐APP界面。

        為防范“黑作坊”,上海、北京、福建等地除規定第三方平臺審核入網食品經營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資質,還要求第三方平臺在網站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相關信息。

        北京規定,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申請進入平臺的食品經營者資質進行審查和登記,及時更新經營者身份證明、食品經營許可等資質證明材料,并在其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相關信息。

        記者搜索發現,幾家知名第三方平臺在北京地區的商家頁面并沒有公示相關資質信息,部分平臺雖添加了“商家證照”一欄,但有商家未上傳證照。

        “在對商家進行資質核查的過程中面臨一些難點”,美團方面表示,“商家基數大,核查時間久,并且有些商家的資質文件難辨真偽。”

        送餐員——

        存在“無健康證”上崗情況

        上海、北京等多地要求送餐人員取得健康證明。美團、到家美食會均表示,配送人員要接受體檢,拿到健康證之后方可上崗,“這是硬性規定”。

        到家美食會方面稱,公司內部有專人對員工健康證的信息進行登記管理,當員工健康證一年期滿后,會督促并監督員工進行更新辦理并登記。

        但記者了解到,為節省成本,部分商家選擇自行配送,有時會雇人專門送餐,按配送的單數計算報酬。由于送餐員的流動性較大,不會查是否持有健康證,也有“無證上崗”的情況。

        延伸——

        網絡訂餐糾紛如何解決?

        7月12日,岳先生在網上發布的一條微博引發廣泛關注。他稱自己通過餓了么在濟南一家名為“萬豪驢肉火燒”的店鋪訂餐后,因給差評被店方持刀上門砍傷,縫了19針。

        岳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6月26日投訴后,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里,餓了么僅表示已升級處理,沒有留下任何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對商家的處理只是關閉了一周的在線支付功能,隨后繼續營業。”

        對此,餓了么官微7月13日回應稱,“我們反對一切暴力言行,不會也不可能為任何違法一方撐腰”。

        張立文認為,第三方平臺有責任對糾紛事件做出處理。首先,平臺應將商家行為在網上進行公告并予以處罰;其次,應通知其它第三方平臺,建議其慎重考慮與商家的合作,或將該商家列入黑名單,拒絕合作。

        他說,如果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且商家、平臺不進行處理,考慮到起訴至法院成本過高,可以選擇去工商、食藥監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建議有關部門建立快速處理機制,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確保消費者迅速得到合理補償。

        《食品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應當公布本部門的電子郵件地址或者電話,接受咨詢、投訴、舉報。接到咨詢、投訴、舉報,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內及時答復、核實、處理;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并書面通知咨詢、投訴、舉報人。

        “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消費者能夠提供商家的具體位置和名稱,則可以接受投訴并進行處理。(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老司机67194免费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tube6xxxxxhd丶中国|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小说图片区|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 2022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 小小的日本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十三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播放|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看无下截|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视频|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又黄又爽无遮挡免费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 国产真实乱16部种子|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