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仲興在言家村與村民交談
這次,他是要把一個抽象的數(shù)字變成一份具體的名單。為了這份名單,他蹬著自行車,花了6年工夫,跑遍了南京城東湯山地區(qū)100多個自然村。
登上這名單上的人都早已死去,死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在位于南京江東門街的遇難同胞紀念館名單墻上,刻著數(shù)字“300000”,而如今官方能提供的名單,只有14000多人。
“這段歷史得說清楚。”費仲興冷冷地說。在南京炮兵學院任教期間,這位數(shù)學教授被學生們描述成“嚴謹?shù)每膳隆薄?/p>
“南京炮校”坐落于湯山鎮(zhèn),是南京的“東大門”,也是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向南京進攻的最后關(guān)口。平時,費仲興喜愛騎車在學校周圍遛彎。為了回答學生對“炮校”歷史的追問,這位教授有時會探訪附近村莊里的老人。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