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跨越式發展,向教育強國邁進

      2012年10月18日 08:2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跨越式發展,向教育強國邁進(紅船觀瀾)

        ——論十六大以來中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

        圖①:北京天寧寺小學就讀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晨讀。樊世剛攝

        圖②: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楊市中心小學校長唐宇靈給學生上數學課。鮑效農攝

        圖③: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學——西藏自治區浪卡縣普瑪江塘完小舉行升國旗儀式。張學軍攝

        圖④:鄒平縣梁鄒小學小學生劉家暉在學唱京劇《賣水》。董乃德攝

        回眸十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脈絡,“跨越式發展”當是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它在我國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的競相“跨越”中,不僅位列其中,而且名列前茅。跨越式發展,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落后者對先行者走過的某個發展階段的趕超。它是超常規的、突破傳統的,但也是科學的,是結合當代國情的一種新的升華。因此可以說,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進入21世紀的中國追趕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

        (一)

        改革開放30多年,是中國教育大跨越的30多年。特別是近十年來,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步伐和成就更是可圈可點。

        必將載入中國教育史冊的是,義務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經過全黨全社會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我國已經全面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濃墨重彩的絢麗篇章。

        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從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1998年印度大學生數量是中國的兩倍,2007年中國大學生數量是印度的兩倍。2010年,我國具有大學(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億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2010年的8930人,從業人員中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數已位居世界前列。

        尤其令人振奮的是,高中階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學率從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0%。職業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到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半壁江山……中國已經從人口大國轉變成為人力資源大國,正在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

        (二)

        教育事業之所以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因為黨和政府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的大國進行現代化建設,教育既是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支撐科技、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的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隨著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力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面對更加激烈的挑戰,我們只有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才能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把我國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為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部署得到有效實施。黨和國家對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優先發展教育在全黨全社會形成高度共識,成為黨和國家的堅定意志,加強對教育事業的領導、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自覺行動。國家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取得重大進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正在實現,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

        (三)

        教育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決不能懈怠,更不能停滯。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完成了“兩基”攻堅這一歷史性任務后,我國教育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基本解決“有學上”的問題之后,更大的挑戰是怎樣才能“上好學”。適應人民群眾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今后教育發展的重點應當放到促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加強隊伍建設上來,加快實現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培養好每一個孩子。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不斷改善民生的要求。

        建設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價值取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短期內還難以根本消除,但我們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不能動搖。當前教育對改變個人命運、創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渴望更加迫切,全社會對政府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的訴求更加強烈,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提供“公平而卓越”的教育,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的平等受教育權利,是許多國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取向。過去我們通過“兩基”樹立了窮國辦大教育的典范,今后還要通過均衡發展探索一條社會主義大國辦優質教育的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應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四)

        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規模是基礎,質量是關鍵。

        提高教育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根本方針。追求規模、搞外延擴張而對教育質量重視不夠,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立足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特征,順應世界教育發展潮流,把提高教育質量確立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

        特別是對于高等教育而言,提高質量是立足我國現代化建設階段性特征和世界教育發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題,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觸及深層次矛盾就難見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會改的畏難情緒,摒棄安于現狀、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維,敢于突破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完善質量評估評價體系,加強分類管理,建設優勢學科,引導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迫切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鼓勵社會參與,推進高校依法民主管理;迫切需要堅持開放辦學,大力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參與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

        (五)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基、強教之源。

        能否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關系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局,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必須看到,我國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還亟待進一步提高,區域、城鄉、學校之間教師資源配置還不平衡,中西部農村教師隊伍相對薄弱,教師結構不盡合理,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因此,教師隊伍建設必須由政府承擔主要職責、發揮主導作用,各級政府應當把教師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師德當作教師職業的靈魂,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大力倡導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為教育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在跨越式發展中,一個教育大國正在迅速崛起;在跨越式發展中,邁向教育強國的步履更加堅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992人人tv|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直播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97性无码区免费|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 麻豆波多野结衣|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国产国产午夜精华免费|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女神们的丝袜脚战争h|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校霸把学霸往死里做|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 老师的胸又大又软真好吃|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岳的大白屁股光溜溜|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aaa一级特黄|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欧美成人久久久|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黄瓜视频芭乐视频app下载|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精品伊人久久久|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