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城市內澇頻發排水系統疲軟 專家:治水理念須調整

      2011年07月28日 12:57:4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武漢公交車城“沖鋒舟”。

      重慶交通癱瘓。

        去某城“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網絡流行語。“表現疲軟”的城市排水系統應付不了一場暴雨,讓表面光鮮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擊——

        城市內澇頻發,排水毛病出在哪里?

        入夏以來,隨著雷雨天氣頻繁光臨,廣州、武漢、北京、南京、鄭州等多個城市發生內澇,讓城市排水系統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去某城“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網絡流行語。“表現疲軟“的城市排水系統應付不了一場暴雨,給當地民眾的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甚至埋下了不少安全隱患。

        排水系統,是城市的重要“筋絡”。我們的排水系統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設計標準不匹配建設速度?快速擴張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設計又該遵循怎樣的規律?

        排水系統出了什么毛病?

        暴雨過后,座座“水城”驟然現身。

        201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351個城市進行了城市排澇能力的專項調研。結果顯示,2008年~2010年間,有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甚至擴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陽等西、北部城市;在發生過內澇的城市中,最大積水深度超過50厘米的占74.6%,積水時間超過半小時的城市占78.9%,其中有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高速建設的城市,光鮮的外表下,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統究竟出了什么毛病?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問題。

        世界上有兩種下水道。其一為俄羅斯式的下水道。該國地處高寒,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口徑小。國內城市下水道除了青島(青島下水道是100年前德國人建的)等少數城市,基本上是學習俄羅斯的經驗。

        然而,我國800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線在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在該線以南的城市排水系統搞俄羅斯那一套,已經不能適合我國國情。

        另一方面,城市基礎設施長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是導致內澇頻現的重要原因。以上海為例,有調查顯示,2008年城市排水管網覆蓋率約為60%,其中內環以內98%,內外環間61%,外環以外僅有36%。其他城市則更不容樂觀。

        地下跟不上城市建設速度?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的這句話在最近的中國被頻繁引用著。入夏之后,全國很多城市在暴雨的“洗禮”之下變成了“落湯雞”,當反思下水道的現狀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擺在面前:城市的快速擴張與地下管網設計之間的不匹配,已經越來越成為內澇頻發的關鍵因素。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受制于資金、技術等因素,加之當時城市規模較小、人口密度偏低,相關部門對下水道等基礎市政工程的設計、建設標準普遍較低。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的急速擴張。以北京為例,2000年,北京市建成區面積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達近1400平方公里,10年間翻了一番。

        浙江省建設廳規劃處處長姚昭暉表示,與近年來快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設相比,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卻跟不上步伐,面對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統小馬拉大車,顯得力不從心。

        在談到南京城多處出現積淹水的原因時,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南京現在的管網設計是“一年一遇”至“三年一遇”的標準,符合國家規范,基本適應南京的常規情況,但原有的國家規范不可能按最大值去考慮,因此遇到特殊的惡劣天氣,會出現積淹水。

        “城市化率超過40%以后,我國的城市發展已從初期發展階段逐漸走向成熟,城市管理應該更加精細化。”住建部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目前,正在修訂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標準中進一步強化了內澇防治、排水系統排澇能力校核、雨水調蓄等方面的要求。新修訂的標準頒布實施后,各城市應按新標準,評估城市排澇能力,根據評估結果加快進行規劃和改造城市排水和內澇防治設施。

        城市設計應自然與科學結合

        “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太低”是廣受網友指責的一大焦點。有網友疾呼,“城市建設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熱情,更應具備‘一管百年’的思維”。

        然而,是否只要花巨資完善排水管網,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在專業人士看來,內澇的原因,管網建設標準過低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從更大的角度看,城市的建設理念應該更多地尊重自然。

        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水利學會顧問劉延愷看來,城市面積無限擴大,硬化地面越來越多,是造成積水的主因。“過去城市沒有那么多光滑硬地面,不少雨水滲入地下。而且過去城市周圍有很多農村、農田,水要排出去很容易。可是現在城市越鋪越大,水泥地等硬地面還把原有的透水地面蓋住了,排水流量肯定會加大,容易造成積水。”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史培軍表示,如果研究一個城市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新的城市規劃沒能遵循城市原來的自然地理格局。

        “6月23日北京暴雨中,積水嚴重的地方都是把原來的水系網格局改了的地方。”史培軍說,“反之,西方的城市規劃多是按照城市所在地自然景觀格局依山傍水而建。所以,我們的城市規劃缺乏遠見,太不尊重和沒有考慮到大城市布局和原來自然地理格局間的協調,從而導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現,來大雨成水災,下大雪成雪災。”

        在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看來,解決城市內澇,不能一味地排,更應該把雨洪看成一種資源,為我所用。“將內澇歸咎于排水管網,是抓錯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所有綠地能比地面低20厘米,城市綠地就可以承擔起滯洪的作用,那么暴雨積水問題就能基本解決。”

        “城市治水理念必須要有大的調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程曉陶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明確職責、整合力量、認清城市水患的風險分布特性與演變趨向,在提高排澇標準的同時,要考慮如何恢復與增強必要的雨洪調蓄與滲透功能,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宗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欧洲最强rapper网站在线看| 另类视频色综合|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污污网站免费入口链接|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青青在线国产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欧美猛男做受视频| 四虎影永久在线高清免费|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真正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free性video西欧极品| 日韩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自拍偷拍999|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