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殯葬改革調查:死人活人“爭”地怪現象隨處可見

      2011年06月03日 22:04:3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當前,各地“豪華墓”、亂葬亂埋占用耕地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不能不讓人憂慮——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專家形容為“人增、地減、糧緊”。而旨在破除迷信、杜絕鋪張浪費的殯葬改革至今已持續了50年,它給社會帶來了什么樣的改變,還存在怎樣的問題?記者為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從散亂到集中:祖墳并非“挖”不得

        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王德明教授的老家在張家港市楊舍鎮城南村。清明前他接到通知回鄉遷墳,覺得很不可思議。

        到了現場,卻大大出乎王德明的預料!按蠹以谔镩g地頭排隊等待,高高興興的!闭麄過程中他所做的,只是找到父母的墳塋,帶著統一配備的免費骨灰盒到安息堂,中間的挖墳、收撿遺骨(灰)全由專職人員完成。

        記者來到楊舍鎮塘市辦事處的靜憩樓探訪。大門兩側書寫“民德歸厚,慎終追遠”的金色對聯,園以三層白灰色小樓、焚燒亭和停車場為主體,一側是用來安葬遺骨的成排墓地。清明剛過,墓前尚未凋謝的花束隨風搖曳。這樣的安息地,難怪遷墳時大家贊成。

        無獨有偶,這樣的做法江蘇南通海門市從1997年就開始了,實行的是“一村一骨灰堂”的方式,目前村級骨灰盒存放室擁有率為100%。

        記者來到該市萬年鎮長征村西北500米處的骨灰堂。堂內,道路用大理石鋪設,每個骨灰存放室約占地60平方米,高約2米,一個個格子里擺放著逝者的骨灰盒、照片和姓名,旁邊放著兩個用來燒紙錢的籃子。而堂前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翠柏和灌木,分外嫩綠。有村民感慨道,人死了之后來這里“享受”的是五星級待遇。

        “原來可不是這樣子!贝謇锏睦先嘶貞浾f,海門市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并村,長征村就是那時由三個村子合并在一起的,三個村子各自有自己的公墓,有的散落在田間地頭,“一到清明上墳,紙灰滿天飛,遇上下雨天,兩腳泥巴!

        事情的改變源自一個偶然事件。2006年,在上海做生意的本村企業家宋正飛回老家上墳,發現墓地散落,雜草叢生,于是出資建起了這個骨灰堂。35個村民小組每組一個,另有一個安葬著解放戰爭時期的四位烈士。長征村黨支部書記陳建飛告訴記者,骨灰堂“光綠化就花了25萬元”,而散墳集中為長征村節地20多畝,這對人均耕地遠不足一畝的該村而言,可不是小數目。

        死的人不“怕”刮風下雨,活的人上墳也不再怕兩腳泥巴,“陰陽兩隔的人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而殯葬改革,不僅僅停留在為逝者建一個清凈的骨灰堂。

        長征村村民郁建中的父親剛剛過世,按照海門市的惠民殯葬政策,辦完喪事后他從鎮財政所領取了600塊錢的基本喪葬補貼。“運輸費、火化費算下來,政府給的這600塊錢辦喪事基本就夠用了!庇艚ㄖ袑@一政策很是感激。他告訴記者,要是放在10年前,村子里有人去世了總是先急著找墓地,打棺材,請街坊四鄰挖墳,如今政府給補助安置在骨灰堂,“干干凈凈的,省去了不少麻煩”。

        在海門民政局的辦公室內,記者看到了一份通知,要求全市殯葬基本服務補貼“三年三步”:針對無喪葬補助人員,去年補助200元,今年為600元,2012年提高到850元!按送猓覀兇蛩阌墒胸斦o每個村投入5萬—10萬元,用于骨灰堂的擴建和綠化。”海門市民政局肖局長告訴記者。

        喪葬觀念:傳統與現代對壘

        殯葬改革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涉及遺體火化、散墳整治、文明祭掃、生態葬,以及惠民殯葬補助等多個環節,改革的推進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均衡。在安徽懷寧、潛山等地通向安慶市區的公路兩旁,以及馬鞍山經蕪湖到池州的鐵路兩側,不時可見一些墳塋散落于田地、土丘之間。有的荒草叢生,年代已久。有些卻土色鮮明,顯然是新墳。更有一些水泥、磚石造就的小房子,里面停放著棺槨,很是顯眼。原來,按照當地風俗,死者遺體要盛于棺中,在野外停放3年,然后再收拾遺骨,埋入土中。“一般都是自家找塊荒地安葬,講究的還會請風水先生看看!

        我國《殯葬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鐵路、公路主干線兩側禁止建造墳墓;在允許土葬的地區,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辈簧俎r村隨意的安葬方式顯然違背了規定,既不利于土地的節約,也影響環境的美觀。

        而即便在有公墓規劃的地區,村民們也放任自流地選土地建墳墓,誰家的墓造得更大更豪華,誰家最有面子。信風水講排場比闊綽,致使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怪現象隨處可見。我國的殯葬改革是圍繞推行火葬展開的,然而,根據民政部網站的數據,2009年全國平均火化率僅為48.5%,西部地區平均火化率不足30%,最低的僅4%。

        走訪中西部,記者明顯感受到地區差異帶來的殯葬文化的差異性。山西某村一戶人家,幾個孩子都在北京工作,這讓同村人羨慕不已。他們都說:“這家的祖墳冒煙了,孩子才會這樣有出息!边@也就不難理解推行火葬在當地會有多艱難。村民根深蒂固的理念不僅阻礙了殯葬改革,也影響了村民之間的和諧。某縣劃分土地,由于祖墳動不得,墳上的小樹苗經過若干年長成了參天大樹,影響了莊稼的收成,造成墳主人和地主人大打出手。而類似的事并不少見。記者在山西東南部的一個16萬人口的縣采訪,發現整個縣內沒有一處火葬場。

        在殯葬改革采訪中的幾點啟示

        記者在此次采訪中也收獲了幾點啟示。

        啟示一:傳統喪葬觀念的轉變是第一位的,這需要政府的引導。祖墳為大,隆喪厚葬,這些觀念在某些地方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絆腳石。而革除喪葬陋習,宣傳是根本。但目前很多地區對于殯葬新風的宣傳,往往集中在清明、冬至等節日,即便是有,似乎也被熱議的天價墓等焦點湮沒了。“舊的觀念不破除,就是建造再整潔的骨灰堂,老百姓也不搬遷。”海門市民政局的一位負責人如是說。此外,地方領導的重視也頗為關鍵。“殯葬改革與傳統觀念沖突很大,如果沒有實際利益的驅動和壓力,基層政府對此并不積極!币晃粯I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只有土地開發時,地方政府才會對散亂墓葬進行整治。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海門市一位領導表態,他寧愿把路修得窄一點,也要把散墳亂葬治理好,“這樣才能創造整潔的環境,吸引投資加快發展。”海門之所以有“金三角上小浦東”的美譽,與當地形象不無關系。

        啟示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推進殯葬改革有一定關系,但不是必要條件。江蘇省民政廳一位從事殯葬管理工作的負責人也表示,經濟發展水平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這個地方的誠意和決心。2010年4月,連云港灌南縣把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在全縣展開,每鄉鎮選取劣質地建一座公墓,并把已有散葬墓全部遷入,節約土地2000余畝。灌南地處蘇北,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約為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30元。相比灌南,土地面積、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相當的安徽懷寧縣,在主干道兩側墳塋累累,甚至火化尚未推行。

        啟示三:文明殯葬的推行,對于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利無弊。環境的改善與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國出臺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已達11個省、99個地級市和407個縣,覆蓋人口達4.73億,多個省市也在各自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殯葬改革的力度,轉變喪葬陋習,加強生態墓區建設,倡導綠色殯葬,基本實現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何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普惠于民,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殯葬改革的深化值得期待。(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劉有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波多野结衣电影thepemo| 影音先锋男人站| 亚洲网站www|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再深点灬舒服灬快h视频|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九九热在线视频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 www.天天干.com|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啊好大好爽视频| 888午夜不卡理论久久|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菠萝蜜国际通道麻豆三区|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乡村乱妇一级毛片| 欧美肥臀bbwbbwbbw|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