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機構宣傳“無貨源跨境電商” 當甩手掌柜真能賺錢嗎?
警惕一個新騙局:“無貨源跨境電商”
當甩手掌柜的 沒那好事
近期有多家機構都在宣傳“無貨源跨境電商業務”,稱可以幫客戶在國外的電商平臺開店、運營,即使客戶沒產品也能參與,一個機構從進貨到賣貨“全都幫你搞定”。
當個甩手掌柜的真能躺著賺錢嗎?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機構給出的合同暗藏貓膩,賺錢很可能變成坑錢。有的機構甚至全程弄虛作假,已經構成詐騙。
經歷
開個假網店被騙31萬
原本做餐飲的老丁,通過多年經營攢下了一些錢,他想用這筆錢做點投資。一個多月前,網上一則“無貨源跨境電商”的廣告吸引住了他。
“沒貨源也能干”“有專人負責運營店鋪”“利潤率從30%到300%”……
老丁被一連串的宣傳語沖昏了頭腦,向系統后臺發送了想開店的請求,并留下聯系方式。不一會兒就有客服找上了門,還推薦了一位“運營經理”和老丁對接。
運營經理介紹,他們的無貨源跨境電商模式,指的是先幫助老丁在韓國的“樂天”電商平臺開店,具體要賣什么,則由專門的選品人員幫忙選品,上架到店鋪。公司有一個“大型倉儲中心”,上架的商品在倉儲中心都有庫存,如果有韓國消費者拍下了店鋪商品,老丁需要支付貨品的成本費,運營人員后續就會把貨發到國外,售價減去成本價就是賺到的錢。整個過程中,老丁除了支付進貨款,其他任何環節都不用操心。
盡管還是半懂不懂,但一聽說有專人幫忙運營,老丁決定先開個店試試。很快,經理發來一個鏈接,稱開店已經成功,可以點擊鏈接進入店鋪后臺。老丁看到,剛開始的幾天,每天訂單只有幾個,又過了幾天變成了每天十幾個。半個月之后,一天就有上百個訂單。
隨著訂單一起發來的還有“進貨賬單”,半個多月時間,老丁就支付了31萬進貨款。而拍出去的數百個訂單中,僅有12個顯示收貨成功,剩下的都“還在路上”。僅僅對比這12個訂單的商品售價和進貨成本,感覺確實“賺了不少”。
正當他以為能賺更多的錢時,一通96110反詐電話打來,擊碎了他的幻想。反詐民警告知,老丁可能遭遇了網絡詐騙。
在那之后,老丁再想進網店后臺查看,卻發現網址登不進去了。原來,這家公司架設的是一個假冒網站,給老丁發來的鏈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電商平臺。店鋪和訂單自然也都是假的,騙子看上的就是老丁所付的貨款,隨時準備收割跑路。
那12筆訂單“賺到的錢”,老丁根本也取不出來。老丁目前已經向屬地派出所報警,案件還在進一步偵破當中。
貓膩
合同里處處都是陷阱
記者發現,目前網絡平臺上的“跨境電商服務”廣告非常多。宣傳語五花八門,但往往離不開“流量大”“競爭小”“門檻低”等關鍵詞。當記者表明自己不是廠家,沒有可賣的產品時,客服總會稱沒有產品也能做。
相比于直接架設一個假網站騙進貨錢,記者咨詢的服務商大多玩的是另一個套路。幫你開店的平臺是真實的,但雙方簽署的合作合同中,暗藏著許多貓膩,客戶投資的錢有可能血本無歸。
“同樣一個錢包,國內賣28元人民幣,歐洲能賣23.65歐元,這個就是賺產品的匯率差價,利潤高!币患曳⻊丈痰倪\營經理小楊向記者介紹。為了證明所言非虛,小楊還發來了一段10秒的視頻。視頻是用手機拍攝的電腦屏幕,上面分別顯示著國內和國外平臺的兩家網店,賣的似乎是同樣的錢包,價格也如介紹所說差距很大。但因為視頻拍得十分模糊,除了商品售價能勉強辨認,店鋪銷量是多少,店鋪的網址是什么都無法看清。
這家機構推出的服務,是幫助客戶在亞馬遜電商平臺開店并運營。客戶“全程不用管”。但要先支付一筆服務費,店鋪開成后,還需要根據拍下的訂單來承擔進貨費。服務費交得越多,機構能“保證”的店鋪年營業額也會越高。方案中最高一檔是85800元服務費,保證店鋪一年最少有200萬元的營業額。
聽到記者想投資最高一檔方案,小楊發來了一份電子合同。仔細觀察發現,合同上有很多暗藏的坑點。小楊此前聲稱,合同三年一簽,到期后可以免費續約,但發來的合同里完全沒有提免費續約這件事。至于保證的營業額未達標怎么辦,合同里更是一筆沒寫。合同里寫得最清楚的,反而是客戶應該向機構支付“店鋪營業額的12%”作為傭金,如果客戶未按時支付,機構有權隨時終止合同。
合同內容為什么和宣傳不符?面對質疑,小楊連忙說剛才發送的是合同模板,不是真正的合同。在記者的要求下,“真合同”才發了過來,對比發現,文檔的末尾加上了一句“可免費續約”,以及另外一句“未達到簽約銷售額按比例退款”。但到底是什么比例,退的是什么款,都沒有說清楚。
此外,小楊在推銷時還提到,如果店鋪利潤率不達標,公司會給客戶補貼至標準數值。標準到底是多少,也是一會兒一變,最開始說是30%,后來又變成50%。而這項口頭許諾的“補償措施”,同樣沒有在“真合同”中出現。
隨后,記者還要求小楊把之前發過的10秒視頻中兩家網店的網址發過來,看看跨境賣錢包是不是這么賺錢。沒想到對方的態度一改之前的熱情,只是冷冷地丟下一句:“只是給你舉個例子”,隨后又說“視頻里的網址找不到了”。
質疑
無貨源電商“不合邏輯”
不同機構,合同中的坑錢套路不同,但基本都圍繞著服務費展開。另一家機構開出的服務費價格是69800元,保證店鋪運營4個月內達到營業額12000美金。如果達不到怎么辦?相比之前那家機構的不清不楚,這家倒是寫得很明白。營業額在8000美元到12000美元之間,退還10%服務費;營業額在6000美元到8000美元之間,退還20%服務費;營業額不足6000美元,退還30%服務費。如此算來,即使店鋪開成后一筆業務都沒做成,機構最多也只能退還69800元服務費的30%,剩下的70%根本要不回來。
“無貨源電商這件事,從邏輯上是不符合電商根本規律的!北本┥虡I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電子商務省去了中間商這一環節,廠家可以直接把產品賣給消費者,這才使得網購的價格更有競爭力,“無貨源電商等于又把中間商給加進來了,競爭力肯定是要下降的。可能在一些商業縫隙中能賺到一點錢,但像機構宣稱的那樣能大賺特賺,是不現實的。”
以小楊給出的店鋪營業額和利潤率來計算,店鋪營業額200萬,利潤率在50%,也就是利潤100萬。機構收取營業額的12%作為傭金,是24萬。最后算下來,客戶能拿76萬,機構24萬!叭绻麩o貨源電商真有這么賺,機構為什么不自己把錢賺了,還要把利潤大頭讓給客戶呢?”
賴陽介紹,在跨境電商領域確實存在一批服務商,但他們主要針對的是產品的生產廠家。國內的廠家想把產品銷往國外缺少渠道,就可以委托服務商,由服務商負責國外電商平臺的店鋪開設、運營等工作。有些國外電商平臺的政策比較特殊,如果不了解環境貿然開店,還可能有店鋪被封的風險。由服務商牽線搭橋,可以讓售賣過程更加穩妥!暗@針對的還是有貨源模式。如果機構把所有環節全包了,就讓你躺著賺錢,哪有這么好的事呢?”
手記
合同的細節處處得小心
在查看老丁與騙子的聊天記錄時,記者發現了多處漏洞,但凡老丁能注意到任何一處,或許都能避免被騙。
首先,對方發來的公司營業執照是假冒的,咨詢執照上的公司得知,對方并沒有無貨源電商這種業務,但老丁當時并未撥打電話核實。整個聊天過程中,騙子也沒有與老丁簽訂任何合同,一切承諾都是“空口白牙”。最為明顯的漏洞在于騙子給出的電商平臺網址,其中的字母與“樂天”品牌的英文名并不相同。如果是熟悉該品牌的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是“假冒偽劣”,但老丁顯然并不清楚。
“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就是自己不熟悉的東西,以后還是少碰。”目前,老丁只能寄希望于警方盡快破案,追回自己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