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煙塵的堅守——領(lǐng)略寶島臺灣的客家風情

      時間:2007-12-22 08:41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網(wǎng)臺北12月21日電(記者趙新兵 陳鍵興)歲月的滄桑,已抹去美濃河畔一襲藍衫的客家老婦洗衣的身影;歷史的變遷,已使眾多的“伙房屋”變成殘垣斷壁。但在臺灣的山間、平原,一座座“客家莊”仍在頑強地堅守著客家人的鄉(xiāng)愿。

        記者近日從南部的高雄、屏東,到中部的嘉義,再到北部的苗栗、新竹、桃園,踏訪了許多傳統(tǒng)的客家人聚落,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在村落、院舍、市井與廟宇之中,領(lǐng)略著充滿魅力的客家風情。

        據(jù)史料記載,清朝中葉以后,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家人大規(guī)模渡海入臺,依登陸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客家人選擇了不同的墾荒、定居之地。目前主要分布在寶島的南、中、北、東部4個地區(qū)。200多年中,一些客家人和其他族群混居,部分受到閩南人影響而被同化,但大部分人仍以一種與生俱來的執(zhí)著,在“客家莊”默默地維系著獨特而純正的客家根脈。

        早年御敵的石圍墻已經(jīng)不見,而“客家莊”的布局與規(guī)模卻大多沒有變化,基本以寺廟為中心,向外延伸出街市及民居。客家人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延續(xù)至今,在“客家莊”的各類寺廟里,不僅供奉著早期“護佑先人平安渡臺”的觀音、媽祖,“三山國王”、“伯公”以及“文昌君”、“關(guān)公”、“義民爺”等諸神也被廣為供奉。在記者走過的每一個“客家莊”,都會看到寺廟里香火不斷。重要時節(jié),這里都要舉辦各種祭祀活動。

        一些新式的水泥鐵皮屋取代了舊居,但仍有一座座客家人稱為“伙房屋”的三合院散落在綠樹掩映之中。許多“伙房屋”的正廳上方,至今仍寫著堂號“潁川堂”、“隴西堂”、“清河堂”等等,這是客家人傳統(tǒng)觀念中最重要的追祖溯源的圖騰,是紀念祖先的來源,更是提醒子孫不忘根本。正廳里大都供奉著祖先的牌位,是整個家族神圣的祭祀空間。

        在高雄縣美濃鎮(zhèn),經(jīng)營客家工藝品的曾先生近年重修了自家的“伙房屋”,正廳上仍保留著家族的堂號“魯國堂”,列祖列宗牌位旁,一副長聯(lián)述說著祖輩的經(jīng)歷和對后世的訓勉:祖籍廣東嘉應(yīng)州蕉嶺縣克勤克儉書田潤渥續(xù)千秋;宗支輝人渡寶島徙彌農(nóng)惟孝惟忠詩禮蘭臺芳百世。曾先生說,雖然一些家人在外地居住,但重要時節(jié)仍要趕回美濃,闔家祭祖。

        曾先生說:“在臺的客家人幾乎都能說出自己祖先的淵源,還有許多人近年不斷到大陸去尋根問祖,修祠續(xù)譜。”

        “晴耕雨讀”是臺灣客家人至今保留并引以為傲的傳統(tǒng)生活境界。由于遷臺時間晚于閩南人,因此島內(nèi)客家人大都在他們原本習慣的山坡、谷地、河灘墾荒耕種,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到城市里打工,但眾多的客家老人、婦女仍堅守在“客家莊”,種植著享譽島內(nèi)外的優(yōu)質(zhì)稻米和茶葉、大棗、柿子等經(jīng)濟作物。

        臺灣的“客家莊”大都飄溢著書卷之氣。據(jù)臺灣學者介紹,“敬重文明”、“詩書傳家”是歷代客家人相傳的古風。在傳統(tǒng)的“客家莊”,大都建有專供集中焚燒字紙的“惜字亭”,每逢農(nóng)歷初一、十五都會有老人自動到村中收集字紙。

        客家人的重文也體現(xiàn)在民間信仰上,他們特別敬拜造字的倉頡、“主管文明”的文昌帝君、對開啟廣東客家文風居功至偉的文學家韓愈。屏東內(nèi)埔鄉(xiāng)有一座專門祭祀韓愈的昌黎祠,每到農(nóng)歷九月初九,善男信女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進行祭拜。

        寶島客家人聚居區(qū)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在美濃鎮(zhèn),一些姓氏房門上“文魁”、“進士”的堂號仍清晰可辨。據(jù)介紹,這里幾十年來曾出過數(shù)百位博士、碩士,位居臺灣各鄉(xiāng)鎮(zhèn)之首。

        都市文明不可避免地沖擊到傳統(tǒng)的“客家莊”,客家語言、山歌、服飾等相繼在強勢文化的包圍中式微。不過近些年隨著島內(nèi)有識之士的呼吁,以及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客家文化的傳承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記者在島內(nèi)看到,一些年代久遠的客家“伙房屋”得到保護和維修,一些民間傳統(tǒng)文化和工藝制作技法得到挖掘和整理。在旅游業(yè)發(fā)展得較好的客家地區(qū)如高雄美濃、苗栗公館、新竹北埔和桃園九坑,客家油紙傘、藍衫等工藝品非常熱銷,傳統(tǒng)的客家菜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

        臺灣客家人目前有200多萬人。隨著社會的變遷,客家人以及他們的“客家莊”還將面臨不斷的沖擊,但不變的是如同淡水河般永遠流淌的客家血脈。

        “客家精神可以用我們銘記的一副對聯(lián)來概括:‘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在屏東從事文化工作的客家人黃先生說:“我們堅守的是對祖先、對中原故土的眷戀和思念,是客家人不畏艱辛、奮發(fā)進取的精神。”

      編輯:陽艷萍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大战三个黑鬼|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日韩欧美亚洲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红颜免费观看动漫完整版|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91av最新地址|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杨钰莹欲乱小说|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男女男精品网站| 又大又硬又爽又粗又快的视频免费|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juy031白木优子中文字幕 | 免费va在线观看| 老八吃屎奥利给原视频带声音的|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奇米四色77777| 欧美a欧美1级|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3d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