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形態演進看發展文化產業

      時間:2011-11-16 10:08   來源:文匯報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是一個基于經濟形態演進和產業發展規律作出的科學判斷。

        人類社會走過產品的時代、服務的時代,開始步入文化的時代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服務經濟的經濟形態演進。上世紀50年代初,以服務業就業人數占全部就業人數超過50%為標志,美國等工業化國家漸次進入服務經濟社會。美國經濟學家富克斯、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先后提出了“服務經濟”和“后工業化社會”的概念。隨著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又出現了“體驗經濟”、“創意產業”等新的發展動向,預示著“后服務業化社會”的來臨——人類社會走過產品的時代、服務的時代,開始步入文化的時代。這是人的物質性需求(包括產品和服務兩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后,精神性需求上升到重要位置的必然結果。能夠滿足精神性需求的要素和產業,正是文化要素和文化產業。

        信息技術革命引領的、以產業融合和服務化為主要特征的產業新發展,正在重構產業體系,進而形成所謂的現代產業體系。現代產業體系不同于以往產業體系的一個方面,是文化產業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一如產業的邊界在模糊、內容在相互融合,文化和經濟也在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融合著。這種融合是文化日益成為生產要素使然,是產業發展演進使然。

        隨著服務業在現代產業中的作用不斷提升,并由附屬型產業轉變為依賴型產業,再轉變為知識和智力密集型主導產業,經濟增長已經并將繼續呈現兩個相關的典型特征:一是制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流程化導致的經濟活動報酬遞增,是以人力資本的密集投入為前提的,進而會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二是知識和智力密集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不斷提高,具體體現為經濟產出的“無重化”,即“經濟價值正在不斷非物質化”。這些,在相當程度上是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增長而實現的。因此,我們在把握服務業變化趨勢的基礎上,重視文化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文化產業在現代產業體系中的地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

        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已經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從發達國家產業演化和升級的趨勢看,文化產業中的創意產業(從“供給”的視角看)和體驗產業(從“需求”的視角看),將是“后服務業化社會”的主導產業。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其規模迅速擴大,在中國經濟中逐步成為支柱性部門,將產生擴散和分工效應,以及增長效應。

        首先,文化產業的范圍廣泛,具有強大的擴散和分工效應。按照我國的分類,文化產業包括核心層、相關層和外圍層,有數十個子產業;從產業鏈看,它具有很強的擴散效應。例如,一個創意的題材,可以形成電影、電視劇、動漫、舞臺劇、紙質出版物、音樂等大量衍生產品,并且可以與廣告、設計等聯系起來開發。文化產業還會帶動相關設備制造、設計、研發等后向部門發展,也會為前向推廣、知識產權交易等提供條件。

        其次,文化產業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它主要提供精神產品,除了給產品或服務購買者提供娛樂、休閑等直接經濟效用外,還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效用,從而具有附帶的人力資本投資功能。通常的人力資本投資是教育和培訓,需要相應的投入成本,但文化產業的這種人力資本投資純粹是一種溢出效應,相當于無成本的投資。因此,文化產業具有顯著的增長效應。

        再次,文化產業中除了創意部分,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以人文資源為基礎的旅游和相關產業開發,這類產業的主要投入是歷史形成的人文形象和符號,其邊際成本為零,環境成本也為零,它的擴展和整合對經濟增長的效應無疑也是很大的。

        從上述幾點可見,文化產業是在經濟增長和發展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一個產業,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重要性將與日俱增。為此,我們理應加快推動其發展,并推動其與其他產業融合,同時為之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體制政策。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創意和科技研發一樣,會產生難以預計的沉沒成本,這里,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往往是決定性的,因此使之產業化、市場化的要求自不待言。

        要關注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之間的“中間地帶”

        在強調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同時,《決定》要求“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有著不同的性質,承擔著不同的任務,但共同推動著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非營利性的,要通過政府主導,依靠財政投入,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這是政府的責任,不存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問題。

        然而,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之間,存在著一個“中間地帶”,就像與公共領域、私人領域并存著的“第三領域”一樣。“非營利性”包括“純公益性”和“狹義的非營利性”,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純公益性部門,如純公益性的文化、教育和衛生部門,是公共資源全額投入(相當于轉移支付),其產出完全沒有價格,以取得社會效益為己任;狹義的非營利性部門,則部分投入來自公共資源,部分來自私人資源,或“第三領域”的主體如社會組織,其產出可以收費,但必須以成本為限,此乃非營利性的底線。純公益性部門和狹義的非營利性部門都有可能產生收支相抵后的結余,但這些結余都必須繼續用于后續的、與部門性質相一致的支出,而不能轉移為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用途。我們在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具體實踐中,也要發揮其他社會資源和社會主體的作用,一方面使之產生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增量作用,另一方面,全面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5g探花多人运动罗志祥网址 |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 女律师的堕落高清hd|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福利网站在线播放|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李老汉在船上大战雨婷| 亚洲第一黄色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 xxxx中文字幕|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日韩在线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男女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yellow版字幕网| 扒丝袜永久网址pisiwa|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bbwbbw|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中国高清xvideossex| 日本暖暖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肉伦迎合下种怀孕|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国产免费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