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衛視七夕晚會談傳統文化之繼承創新

      時間:2010-08-18 10:29   來源:紅網

        能夠引發重視的,往往是稀缺的,在越來越物欲的時代,純真的愛情亦如此——曾經罕被關注的農歷七夕這個“中國傳統情人節”,今年突然成為熒屏熱餑餑,江蘇、浙江、北京、湖南等近10家衛視紛紛“扎堆”,猶如貼身肉搏般同時推出“七夕”主題晚會。(8月17日《西安晚報》)
        
        馬林諾夫斯基在《文化論》中將文化分為三個層面,即器物、制度與精神。精神看不見,摸不著,必須借器物與制度來表現自己,而器物與制度背后如果沒有精神的支撐,則無異于一軀沒有靈魂的空殼,同樣會或遲或速地淡出這個世界。任何器物或制度,在其尚未消亡以前,必承載著一定的社會功能。就不同的文化或不同的時代而言,同一器物或制度可以承載不同的社會功能,而相同的社會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器物或制度來承載。
        
        文革期間,被政治狂熱所催眠的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片混亂,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外來文化)中的很多東西被視為需要破除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大量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器物與風俗習慣(可以看成一種非正式的制度)遭到了嚴重破壞。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受到了沖擊,甚至連春節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改革開放以來,大多數傳統節日都失去了解放前原有的活力,大家都明顯地感覺到,節日味一年比一年淡了,如“七夕”之類的節日則幾乎徒留其名而已。相反,很多洋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甚至萬圣節等等則隨著西方的物質文明相繼涌入中國,成了城市文化中的時尚和風景線。
        
        傳統節日的衰落原因何在?最重要的在于——隨社會變遷而來的各種復雜因素的綜合作用所造成的載體的缺失,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七夕”,在中國古代為“乞巧節”。關于乞巧的記載,始于漢《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后來雖在其上附會了“牛郞織女”的傳說,但“乞巧節”與其說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倒不如說是“婦女節”。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傳統社會所提倡的女子四德中的“婦工”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因為紡織與制衣業的機械化生產取代了傳統的手工生產,婦女們不用再自己紡紗績麻或穿針引線了。也就是說,由于“乞巧”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乞巧節”所承載的主要社會功能已經消失了,“乞巧節”的衰落將不可避免。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不管官方還是民間,對于本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自信,并逐漸意識到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和民族認同最重要的來源,開始有意識地淡化西方節日,加強對于傳統節日的重視,如將清明、端午、中秋這些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國學熱的興起等等。正是在這種社會文化政治背景下,“七夕”借“牛郞織女”的傳說得以死而復生,只不過它所承載的社會功能已經發生了改變,與世遷移成了“中國情人節”——因為,“乞巧”雖已不必要了,愛情卻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中國情人節”的興起,僅僅只是近些年來的事兒,之所以能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媒體和商家在其中起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沒有媒體的倡導和宣傳,“七夕”不可能搖身一變而成“中國情人節”——國人可以選擇西方的情人節,也可以選擇“中國情人節”作為表達自身情感的載體,其最終的選擇往往極大地受制于媒體的影響。從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再生方面來說,近10家衛視紛紛“扎堆”,同時推出“七夕”主題晚會,不能不說是件大好事。
        
        在所有這些“七夕”主題晚會中,則又不能不說當以湖南衛視的《七夕特別節目——今夜,我們歌頌愛情》為最佳。《今夜,我們歌頌愛情》的可貴,首先在于其別開生面的節目形式的創新——和以往我們見到的任何一臺晚會都有所不同,它顛覆了傳統的電視敘事方式,用詩意結構串起整場節目,主持人的所有對白都用“七夕體”詩歌形式進行串場,讓整臺特別節目在詩詞的引領下進入到愛情纏綿悱惻、浪漫的氛圍。此外,傳統經典節目的演繹也讓整場節目的詩意色彩更加濃重。如葉蓓的詩經新唱《秦風·蒹葭》,用現代的歌詞形式演繹古代經典,將現代元素與古代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讓觀眾走進詩經,體味古典愛情的單純與浪漫。魏葆華、吳正丹用高難度的舞蹈演繹《梁祝》,仿佛舞臺上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化作的蝴蝶,纏綿凄美——所有這一切,和“七夕”的愛情主題一樣,其實也就是用創新的電視語言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重構。
        
        在全球化的現時代,如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每一位具有文化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中國人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我認為,繼承和創新如同一塊硬幣的兩面,二者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文化不像祖先們遺下的古董,可一代一代以基本不變的物質形態傳承下去,而是必須通過學習與創新在每一代個體中重新再生產出來。在文化的繼承上,不能創新,或缺乏創新的能力,即意味著不能繼承。是故,一切文化的繼承都是“重估一切價值”的結果,即以現代的精神和現代的眼光對于傳統文化進行重新闡釋和重新解讀的結果,若刻舟求劍地固守傳統文化原來的形式或精神,則絕對不是繼承,只能算作“機械的模仿”,反而容易加速傳統文化的死亡。在此意義上,湖南衛視的《七夕特別節目——今夜,我們歌頌愛情》可以說比較完美地體現了這種看待和解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這一重大問題的方式。從“乞巧節”到“中國情人節”,再到湖南衛視《七夕特別節目——今夜,我們歌頌愛情》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雖然形式不同,但只有通過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形式,傳統文化才能不斷地發展和壯大。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k频道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免费又黄又硬又大爽日本| 57pao一国产成永久免费| 末成年ASS浓精PICS|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狠狠ady精品|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69性欧美高清影院|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波多洁野衣一二区三区| 啦啦啦中文在线视频6| 黄色网站小视频| 性美国xxxxx免费| 久热这里有精品| 综合网小说图片区| 国产美女mm131爽爽爽毛片|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电影资源网站大全|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色费永久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日本护士XXXXHD少妇| 国产91精品一区|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bbbb| 把腿抬起来就可以吃到扇贝了|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