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很多軍隊媒體都在討論戰斗力標準。確實,在解放軍內部現在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關于戰斗力標準的大討論。那么什么是戰斗力標準?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討論戰斗力標準?如何看待戰斗力標準在軍隊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來看什么是戰斗力標準?戰斗力標準是衡量軍隊建設狀況的一個指標。衡量軍隊建設的狀況可以有很多標準,比如安全標準、作風標準等,這一系列標準其中就包括戰斗力標準。那么既然有這么多標準,為什么單單討論戰斗力標準呢?
在解放軍報社論中講到習主席在講話中把戰斗力標準提高到相當高的地位,說它是唯一的、根本性的標準。這樣一個界定,使戰斗力標準成為凌駕于其它標準之上的一個頭號標準。
表面上看起來戰斗力標準是一個毋庸置疑的東西,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用戰斗力標準衡量軍隊建設的狀況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在長期和平的條件下,軍隊戰斗力標準往往會出現異化,因為在和平時期很難檢驗一支軍隊到底能不能打硬仗、打勝仗,于是戰斗力標準就被弱化為一個可有可無、落實不到實際上的一個東西,反正沒有實戰的檢驗。
所以在和平時期戰斗力標準容易成為一個被模糊、被忽略的標準,而這恰恰對一支軍隊的建設是一個致命的問題。軍隊是用來打仗的,如果不能打勝仗,軍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古人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其實如果一支軍隊不能打勝仗,恐怕連回家種紅薯的資格都沒有。
看一看中國的歷史,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國家主權喪失殆盡,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些列強,特別是我們相鄰的日本,之所以從落后迅速崛起,其資本的原始積累就是從中國得到的。為什么中國會淪落至此?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軍隊不能打勝仗。
如果軍隊不強大,國家的生存都成問題。近些年來,中國的國防發展十分迅速,國防支出也開始增加,就是為了“買安全”。而“買安全”的實現要靠軍隊的建設來完成。要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安全的保障。從這個角度來說,解放軍在實現中國夢、在實現中國的生存、發展、崛起的道路中,承擔著及其重要的責任,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把戰斗力標準當做唯一的、根本性的標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