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立法保障公民護“寶”權

      時間:2012-06-07 13:40   來源:光明日報

        社會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廣泛關注和深度參與,是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能夠得到健康發展的必要基礎。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我國現有的法律環境下,公眾的文化遺產保護熱情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和激勵,有時甚至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法律障礙和尷尬。對于各地不斷曝光的破壞、損害文化遺產事件,社會公眾除了在各種媒體上加以譴責、質疑,似乎也很難找到什么有效的法律手段加以制止和糾正。凡此種種,都與我們的立法缺乏對公眾文化遺產權的明確保障有關,與政府部門和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缺乏對公眾文化遺產權的應有尊重有關。

        文化遺產權是一種新型權利,它指國家、團體和個人等權利主體對于文化遺產的享用、傳承及發展的權利。文化遺產權與所有權不同,它并不僅僅是一種財產權利,而是一種復合型的權利。由于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身份認同的基礎,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利益屬性,文化遺產權并不必然以所有權為基礎。即便是對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文化遺產,公眾仍享有一定的接觸、欣賞、學習、研究、傳播、利用、監督等權利。我國法律雖然還沒有明確規定這項權利,但憲法第22條關于國家發展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事業、保護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的規定,可以理解為承認了公民有權通過參觀、游覽、展示、表演等文化活動,接觸、欣賞、利用和傳播文化遺產。為了落實憲法的精神,在國際文化權利保障理念的影響下,最近幾年出臺的法律法規已經有許多鼓勵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規定,比如2009年《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在程序上鼓勵和保障公民參與認定文物。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也有鼓勵公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的規定。

        但是,僅僅鼓勵公眾參與文化遺產認定是不夠的。還應該在《文物保護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進一步明確公眾的文化遺產權,并對這種權利的實現規定明確具體的方法和途徑。比如,增加若干鼓勵公眾參與和監督文化遺產保護的規定,對于社會力量投資或捐助文化遺產保護的,應當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另外,在《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程序法中應將文化遺產保護明確納入公益訴訟范圍。這樣,公眾不僅可以有更多渠道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且在面臨文化遺產遭到破壞、非法改造、不恰當利用或者過度開發等問題時,也能通過一定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訴求,直至提起公益訴訟,來維護公共利益,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王云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文化遺產法研究所所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网站| 老张和老李互相换女| 国产青青在线视频|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的www| 月夜直播在线看片www|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www.噜噜噜| 日本三级黄视频| 亚洲丝袜第一页|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在线播放日本爽快片| 三级波多野结衣护士三级|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秦先生第15部大战宝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2019天天干| 天天看天天射天天碰|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pruburb.html官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欧美在线性爱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日本免费xxxx色视频| 国产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