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向我們的文化傳統致敬(人民觀點)

      2017年02月07日 11:15:3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國新年,帶動世界進入“春節時間”。中國風吹遍九州,中國紅紅遍世界,春節跨越國界、引發共鳴,成為“世界節日”,正在于它所承載的,是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國價值”,是立足千年傳統的“東方智慧”。這樣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安身立命、發展壯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來之本。

        近年來,中國發展令世界矚目,支撐古老中國騏驥一躍的,有道路選擇、有理論引領、有制度優勢,也有文化力量。中國古代有“九鼎”之說,這些國之重器,不僅是政權象征,更是文化賡續、文脈傳承。由商周而漢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精神九鼎傳承不絕,成為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基因。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著深厚的文化自信。本版今起推出“于傳統中筑牢文化自信”系列評論,與您一起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編 者

        春節前夕,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力求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光彩;春節之際,催動無數人返鄉腳步的,也正是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的“文化基因”。近年來,從教育部提出“書法進課堂”,到編纂“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從語文教材中加大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種以傳統文化建設鄉村的實踐……越來越多人飲水思源,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尋文化水脈、矚望文化復興。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想象共同體”的地基和屋頂,都因文化而來。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滋養“不虛、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講述治國理政的道理;要求“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念茲在茲,正是因為其中“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因而視之為“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喻之為“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

        毋庸諱言,我們有過對于自身文化傳統的困惑與猶疑。中國歷史上,有“三晚”之說——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會文化斷裂期。1842年,英軍陳兵南京城下,中國被拋入“全球時間”。在這“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經抗爭、變法,經革命、戰爭,經建設、改革,不到200年時間里,中國文化經歷著劇烈的變革。及至今日,面對傳統,人們往往有“霧里看花”之惑;面對世界,又難免有“鄉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國風”不過是絲綢、水墨、大屋檐的符號堆砌,節日的行禮如儀敵不過電商促銷的廣告,人際的傳統美德被消費社會的物質戰車甩在身后。在現代化的軌道上疾馳,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們急需重新定義自身。

        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包括文化的復興。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進程、借助現代技術,以一種強勢文化的力量沖擊著中國傳統文化。維護中國的文化主體性,不是抱殘守缺、閉關鎖國,把傳統等同于“復古”“守舊”;更不是“去中國化”、毀古搬洋,把傳統一概視之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開新,看到我們是站在五千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層之中,以此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我們的文化傳統,不僅孕育了這個從未中斷的“亙古亙今,亦新亦舊”之文明,而且創造出人類歷史上罕有的一個民族從衰落走向復興的奇跡。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之所在,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們弘揚傳統面向未來的底氣之所在。

        向我們的文化傳統致敬,我們以獨特的智慧和價值屹立東方。從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愛人”,從周易的“陰陽相生”到孟子的“民貴君輕”,禮樂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學,涵養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架構起中華民族的心靈空間。四大發明傳入西方,被英國哲學家培根譽為“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上世紀30年代,梅蘭芳在西方巡演,京劇的魅力震驚世界;改革開放以來,中華傳統文化隨著中餐、漢字、孔子學院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架設起溝通東西世界的橋梁;2017年年初,渾身布滿穴位的針灸銅人,在瑞士日內瓦綻放中醫影響力……中華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開著全人類的文化場域。

        向我們的文化傳統致敬,我們以包容與創新的氣質走向未來。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過去的也是未來的。以絲綢之路為例,它不僅是一條通商道路,也是一條文化紐帶。唐代的長安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人的國際性城市;明代初期鄭和七下西洋,船隊帶回“麒麟”(非洲長頸鹿),南京城萬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勾畫宏大愿景,同樣體現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與創新發展。有學者把中華文化比作“一個有著強大向心力的漩渦”,不斷與周邊各個地方各種文化相融相生,最終形成一個極其豐富而巨大的“時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創造力。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呼吁,“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華文明不僅在器物上曾給世界巨大貢獻,在精神上同樣能推動人類文明走向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7日 05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又黄又爽做受视频免费看视频下载|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日本高清xxxxx|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精品欧美军人同性videos|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向日葵app下载观看免费| 黄色网址大全免费|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日本乱妇bbwbbw|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出在线| 品色堂永久免费|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区|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www视频免费看|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激情小说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的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