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綠水青山好湄潭 金山銀山成美談(慶祝改革開放40年·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11月26日 10:59:00A

        “走,到湄潭當農民去!”

        近些年,這句廣告語在貴州北部流傳頗廣,可乍一聽不免讓人疑惑:別的地方都在轟轟烈烈推進城鎮化,湄潭為何大張旗鼓把人往農村引?

        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又無大城市作依托,湄潭全縣九成以上為農業人口。于是,“在農村謀出路、向土地要效益”成了湄潭一條取勝之道。

        從首創“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經驗,到敲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第一槌”……改革開放40年,農村改革試驗在湄潭縣薪火相傳,闖出了鄉村振興新天地。

        湄潭人守著好山好水摘掉了貧困帽、住進了新民居,自豪地喊出“我是一個幸福的農民”。

        依托種茶,讓產業興起來

        深秋的湄江鎮核桃壩村,群山翠綠,一壟壟茶樹蔥郁蜿蜒。

        “從開春忙到現在,天天和茶打交道!奔庸ね曜詈笠慌锊,熱鬧了大半年的廠房回歸寧靜,村民黃大江給自己沏杯明前翠芽,盤算起收成來:承包的10多畝茶園,茶青產出近6萬元;后院的茶葉加工廠,今年制作出3萬斤干茶,刨去各項成本,純利潤約30萬元。

        核桃壩村并非傳統茶產區,長期以來村民主要以種玉米為生,辛苦一年也僅夠糊口。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村干部帶領下,村民開始種植茶樹。

        核桃壩村黨支部書記陳廷明介紹,改革開放初期,包產到戶呼聲高漲,但以后承包權會不會發生變動,并沒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村民心里沒底,自然不敢放手經營!

        1983年的一個冬夜,抄樂鄉(現抄樂鎮)楠木橋大隊20多戶村民圍坐在火爐邊,七嘴八舌吵出個“生不增、死不減”的土法子,穩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間的權利關系。

        1987年,國務院確立湄潭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重點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及農產品商品基地建設的實踐經驗。數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首創經驗,被寫進了中央文件和農村土地承包法。

        隨著土地承包關系得以穩定,加上稅費減負改革試驗與“退耕還茶”的政策支持,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湄潭搶抓機遇,借助生態優勢,舉全縣之力發展茶產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目前,茶產業是湄潭縣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60萬畝,茶產業綜合收入破百億元。

        當地將圍繞茶產業豐富品種、提升品質、做強品牌,加強茶葉標準化建設,推動茶葉加工轉型升級。目前全村擁有茶園面積4200畝,人均擁有茶園1.3畝。

        湄潭縣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陶通艾表示,持續推進的農村改革試驗,為釋放土地活力、減輕農民負擔、規范農村分配關系等奠定了堅實基礎,使湄潭走出了一條綠色崛起的小康之路。

        改善環境,讓村莊美起來

        在魚泉街道新石社區,秀美的魚泉河潺潺流淌,兩岸綠樹成蔭。從菜地里拔出一把青菜,根須上掛滿泥巴,當地居民曹大娘徑直提到河邊清洗,而10米外,是一個污水處理站的排水口。

        見記者面露疑色,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楊成溢便拉著記者往附近的一片園子走去。“生活污水從處理站出來以后,還要到這里‘洗個澡’才排進河里,能不干凈嗎?”原來這是塊人工濕地生物床,植物根系底下填充有四層石料過濾,最后流出來的水清澈見底。

        10多年前,新石社區還是一個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破敗山村,生活環境惡劣。

        從2006年開始,湄潭縣開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財力十分薄弱的情況下,湄潭累計擠出近7億元資金,對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農戶實行財政獎補政策。

        按照統一設計風格,劉有國拿出所有家底,加上政府補貼和信用貸款,率先蓋起一套精致的黔北民居。不久,他的房子就被人租走半邊開農家樂,每年租金3.5萬元。老鄉們看在眼里,也紛紛效仿,一幢幢白墻青瓦的新房屋拔地而起。

        社區又建起了污水處理站和垃圾回收站,保潔員、護河員、護林員一應俱全,不管是房前屋后還是山溝河道,都變得干凈整潔。

        湄潭縣環保局長代強介紹,湄潭一邊做大做強茶產業,一邊改造農村房、水、電、路、廚、廁、圈。采用村民自治、一事一議、民主管理等辦法,實現群眾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的轉變,讓農村環境治理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喚醒資源,讓腰包鼓起來

        7天時間,一位農婦凈賺3萬元。這究竟如何做到的?

        “沒啥竅門,全靠物美價廉的農家菜!苯衲陣鴳c假期,湄潭縣金花村村民李聲柳十分忙碌。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時刻都有游客到家里吃飯,農家樂生意異常紅火。

        3年前,大青溝還只是個單純的茶場,人均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拔覀冇猩接兴胁鑸@,而且區位優勢突出,搞旅游完全夠格,不能錯失良機!苯鸹ù妩h支部書記馮燕青一聲號召,班子成員和村民齊聲叫好?慑X從哪來?基礎設施的土地如何解決?

        彼時,湄潭剛剛開啟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相繼承擔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等10項國家級改革試驗課題。金花村抓住契機,將大青溝的茶園、田地等資源逐一清理,并確權頒證,使其具有商業或交換價值。然后,成立大青溝旅游專業合作社,抱團開發鄉村旅游。

        不久,一棟棟黔北民居被繪制為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七彩部落”景區一經出世,就成了一匹鄉村旅游“黑馬”。2017年,景區接待游客達1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0余萬元。

        2015年8月27日,茅坪鎮土槽村一宗原為廢棄磚廠的5畝土地使用權易主,敲響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槌”,農村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的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大幕被拉開。

        興隆鎮龍鳳村緊隨其后,從抄樂鎮拍下23.3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引入一家旅游發展公司建起了酒店和餐廳,并入股1000畝土地種植花卉苗木打造萬花源景區。“不僅土地入股有分紅,園區還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饼堷P村黨支部書記伍榮民告訴記者,茶旅一體化的發展模式,讓村民增收渠道越來越廣闊。

        目前,湄潭全縣119個村全部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盤活20多萬畝集體山林、土地資源和其他資產、資金,44萬農民變成股東參與持股分紅。

        農村改革讓湄潭舊貌換新顏,也帶給湄潭農民滿滿幸福。

      責任編輯:楊永青

      分享到: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毛茸茸bbw亚洲人| 国产xxxx做受视频| 动漫成年美女黄漫网站国产| 岛国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欧美黑人bbbbbbbbb| 午夜小视频男女在线观看|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欧美最猛黑人xxxx|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别揉我的胸~啊~嗯~ |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古代np多夫h肉辣文|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高清观看在线|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美女aⅴ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最近最好最新2018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