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這五年·學業進步篇

      來源:中國大學生在線

      2017年09月13日 13:17:00A

        五年時間,

        你可以干什么?

        去考大學,做N+1張試卷;

        去支教,跋山涉水,從未間斷;

        去調研,從一無所有到有厚厚一疊的資料;

        去創業,從一無所有到夢想啟程;

        去參軍,從青澀的小伙子變成一個男子漢;

        ......

        五年很短,堅持很酷。 

        小中@你參與“我們這五年·學業進步篇”成果分享展示活動咯! 

        五年來,你都有什么變化?是證書拿了一打?還是從“運動白癡”變身“健身達人”?還是變胖了?學術科研、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服務基層、創新創業、參軍報國、建功絲路等等方面,五年來你改變的,小中都想知道!

        【重點】來了:獎勵是什么?→榮譽證書+獎品

        一等獎:榮譽證書+藍牙音箱*10名 二等獎:榮譽證書+精美U盤*20名 三等獎:榮譽證書+中國大學生在線T恤*30名!

        快戳鏈接了解活動詳情關于啟動“我們這五年 · 學業進步篇”成果分享展示活動的通知 

        01

        海峽兩岸大學生

        7月17日至21日,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云林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18名大學生參加了“發現:齊魯文化&臺灣文化”海峽兩岸大學生暑學營,旨在加強兩岸青年學生文化交流,領略齊魯風采、感受同宗情誼,在文化體驗中增進友誼和文化認同,共同體會中華燦爛的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

        17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參觀西海岸展覽館,了解西海岸經濟社會發展。  

        17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參觀瑯琊石刻,探尋歷史文化。 

        17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在青島名家美術館跟著書法家學習書法。

        18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在山東曲阜孔子墓前行禮。

        19日,海峽兩岸大學生攜手同登中華泰山。 

        19日,海峽兩岸大學生體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

        20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在青島唐島灣海邊騎行。

        21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在青島奧帆基地。

        21日,海峽兩岸大學生在中國水準零點合影。

        02 

        重慶大學

        “嘉陵與長江相匯而生重慶,科技與人文相濟而衍重大”,2015年我作為一名大一新生心懷遐想與期待來到了坐落于美麗“山城”的重慶大學報道,而2017年7月的我則憧憬著五年前我的一個“青年夢想”。

        我是一個喜歡讀歷史的人,因為“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歷史長河中儒士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展現了民族之擔當,偉人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宏偉壯志激勵著我輩青年。五年前,彼時高中我向往著古代士子們“用腳丈量土地,用心體會民生”的瀟灑情懷,一次期末考試后的的夜晚我放下史書,走到家里的一張中國地圖上就有萌生了“青年學子走出校園,祖國各地考察調研”的想法。

        在母校重慶大學的兩年“第一課堂”學習生活中,我們領悟了“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大“義”,懂得了“必人才日出,然后事業日新,必事業日新,然后生機永暢”的歷史重任。2017年的這個暑假對我個人來說是不平凡的,我參與了由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成立的“青年之聲”社會實踐團,負責組織籌辦全國九地區的“重大青年說”社會實踐活動。當我們實踐團成員共同協商完成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目的和定位后,我作為實踐團一名“學習者”感受到了“志同道合”的力量,體會到了“風華正茂”的活力。

        作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負責人,我仔細看過九地區八分站的錄像、照片以及新聞稿。每個分會場的參與的高校學子在會議的討論階段身體力行、言之鑿鑿,均展示了中國青年的風采,每位同學把自己在學校的“所學、所看、所想”與社會相接,開辟我們高校學子學習的“第二課堂”。而所收集的文字材料力透紙背,思想深度、思維廣度引起了我的共鳴。作為實踐團普通一員,請大家相信重慶大學“青年之聲”社會實踐團作為廣大高校團員青年的一個縮影,當代青年一定能在黨的領導下把社會實踐階段所展示的“思想正確、知識扎實、團結合作、德才兼備”的意志品質帶進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道上。 

        在本次“第二課堂”的學習和實踐中,各個地區分站的考察調研討論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收集上來的社會時間材料中我領悟了浙江分站以創業創新為調研考查目標的實踐主旨;學習了山東分站呼吁弘揚傳統文化,緊跟時代思想,協調同步發展的政治擔當;認識了云南分站對自然環境治理情況走訪調研的環保思想;感受到了黑龍江分站對建言打造開放型經濟,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家鄉情懷;體會到了新疆分站對國家共享發展援疆、新疆學子反饋祖國建設的民族大義。

        在實踐團出發前的一次動員會,我們的指導老師提出我們要把高校青年社會實踐落到實處,秉承“真學、真懂、真用、真做、真傳”的精神將“第一課堂”所得的知識帶到社會上,在“第二課堂”上理解自己學習者和實踐者的身份踏實肯干,銳意進取。除了作為本次社會實踐的宣傳負責人,我也參與了黑龍江站的社會實踐研討會議的現場,有幸與到場的來自不同高校的十四位同學一起針對東北人才流失問題展開討論,在圓桌上青年人根據會前每個人交給實踐團的調研報告各抒己見,兩輪討論環環相扣開展了我們這代青年人思想的碰撞,彰顯了中國青年的愛國愛“家”情懷。會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來自黑龍江大學的劉同學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一帶一路”的前瞻性、共贏性、機遇性,她講述了“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開放發展的重大意義。這些經濟學知識對工科學生無疑是“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最好的補充,而其中最終的“中國夢”又打造著當代青年的格局。 

        回首五年,華夏大地生機盎然,中華兒女齊頭并進,我在成長,我們的祖國更在“奔跑”。“五年”,我實現了我青年時的夢想,“五年”,也祝我的祖國實現他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03 

        西北工業大學

        為響應團中央和團省委"三下鄉"的號召,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吃苦耐勞的精神,西北工業大學團委特組建航空學院“播種點滴綠色,追逐蔚藍夢想”赴甘肅民勤暑期社會實踐隊,該活動已經以西工大航空學院為主體在民勤舉行了三年,西工大學子用自己的微薄力量為民勤的生態改善和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做著不懈的努力。

        民勤地處甘肅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鎳都金昌,東北、西北面與內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鑲嵌在古絲綢之路要道上的一顆綠色寶石。民勤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區,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民勤綠洲就像一個綠色的“楔子”,插在兩大沙漠中間,遏制著兩大沙漠的合攏,繼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確保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重要指示。 

        今年,一支滿懷激情與愛心的隊伍即將在航空學院張文靜老師的帶領下再次啟程前往甘肅民勤進行以“播種點滴綠色,追逐蔚藍夢想”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向著新的目標出發!在以往活動基礎上,西工大學子將更深入地進行防沙治沙情況的實地調研,切實了解往年防沙治沙的階段性成果,并為民勤一中的孩子們帶去他們的愛心。

        04

        重慶理工大學

        “很希望我們這個團隊能夠給武隆帶去盛夏里的春天。”志愿者申小凡在出發前這樣說道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脫貧攻堅服務團一行人走進重慶武隆天坑寨子,感受非文化遺產的魅力。馮驥才《俗世奇才》中關于手藝人的描寫講到,泥人張、刷子李……都是行業內數一數二的人物,將手藝做到行內最好,那是他們的驕傲。正如中國達人符興兵、鑼鼓匠人呂代林、七十歲梯瑪藝人彭繼龍一樣,他們不僅僅是傳統“手藝人”,更是“守藝人”。 

        05

        中國農業大學

        第一次走出拉薩火車站,就被這里的藍天白云吸引,第一次跨入西藏山南市兒童福利院的大門,但是卻是第十三年進入西藏這一片土地。

        中國農業大學峰云社人文科考隊,從2005第一次進藏至今,已經堅持連續13年進藏,他們用雙腳丈量西藏的土地,用雙眼發現西藏的美麗,盡一份大學生的力量,秉持農大“解民生之多艱”的校訓,不斷的深入西藏,呈現西藏。

        2005年到2017年,13年的時間,中國農業大學峰云社人文科考隊跑完了西藏的十三個縣城,薩迦、堆龍德慶、白朗、墨竹工卡、扎囊、米林、康馬、聶龍、墨脫、樟木、普蘭、定結、桑日,他們深入邊境,去看藏民的生活習俗、不同文化,看當地的經濟狀況、發展階段,盡自己的力量向外界呈現一個真實的西藏,在社會實踐的調研過程中,他們不斷的發現,不斷的成長,不斷地思考。 

        從2007年開始,中國農業大學峰云社人文科考隊開始在拉薩彩泉福利特殊學校支教,為了減少短期支教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隊員們在校期間會進行為期4個月的準備活動,進行支教的教案草擬、完善、試講,進行培訓、討論,互相批評,甚至多次翻盤重來,他們盡最大的努力想給孩子們帶去好的課程。與此同時,人文科考隊堅持短期定點支教的方式,盡可能的讓孩子們感受到持續的關心,感受到來自這個社會的,對他們的愛。

        由于各種原因,中國農業大學峰云社人文科考隊于2016年結束了在彩泉的10年支教,今年第一次踏入山南市兒童福利院,也第一次嘗試采用“鄉村夏令營”這種更加平等和快樂的學習-支教模式,用繪本演繹、故事創作、泥塑制造等多種課堂形式盡力去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今年是第一年,我們答應了孩子們明年再見,不知道這次再見,會延續多少個十年。”

      責任編輯:郭碧娟

      分享到: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swag在线观看| 1819sextub欧美中国|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天天视频天天爽|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亚洲国产最大av|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bbwbbwbbw|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无上神帝天天影院|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嫦娥被爆漫画羞羞漫画| 国产在线ts人妖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日本人强jizz多人高清|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色综合67194| 法国性XXXXX极品|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中文字幕日韩哦哦哦|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制服丝袜在线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