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里寫下奮斗者足跡(大家談·強國復興有我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勞動者扎根一線,在各自的領域艱苦奮斗,推動現代化事業不斷向前邁進。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與讀者一起分享不同戰線的奮斗故事,鼓舞奮進力量。
——編 者
為中國建造添磚加瓦
李禎林
作為一名90后建筑行業工程師,我聽著老鐵道兵的故事成長,也切身經歷了技術的快速革新。去年,“萬里黃河第一隧”貫通,我見證盾構機多次穿越黃河河底,一項又一項壯舉標注著我國工程水平的新高度。
時代在變化,我們的初心始終不變。作為一名“工程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參與“大工程”。我畢業后就參加了當時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蒙華鐵路(現浩吉鐵路)的建設工作。忍受夏天的蚊蟲、冬天的寒冷,我們一起拼搏,圓滿完成控制性重點工程長湖特大橋的建設工作。2019年9月,鐵路正式通車,成為國家北煤南運的重要運輸通道。無數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凝結成推動社會發展的蓬勃動力。
交通是我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如今,四通八達的鐵路連點成線、連片成網,助力“流動的中國”奔涌澎湃能量。我和同事們將繼續在工程建設中發光發熱,為中國建造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中鐵十四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做航運事業的一朵浪花
劉航伊
航運業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保障,世界貿易約90%的運輸量經由海上完成。然而,船員特殊的工作環境讓很多人望“海”卻步。推動航運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讓船員人才供給更穩定、更充足。
我所在的天津海事局著手建設西部海員培養基地,鼓勵西部青年從事船員工作,促進農民轉產就業增收。幾千名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孩子走上了船員的職業道路,成為我國航運強國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在冊船員180余萬人。在疫情防控中,我國船員勇于擔當、堅守崗位,保障了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和重要防疫物資的運輸,被譽為“最美海上逆行者”。如今,“中國船員”已成為一張世人矚目的名片。在經略海洋的新征程上,繼續挖掘、培養人才,定能不斷提升海事管理與服務水平,為建設航運強國筑牢人才之基。
。ㄗ髡邌挝唬禾旖蚝J戮郑
助力端牢能源的飯碗
宋江波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測井被稱為油氣勘探開發的“眼睛”。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我國石油測井技術飛速進步,我為自己能參與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能源強國中而深感自豪。
大學畢業后,我扎根一線,從地面工做起,不斷磨練自己,逐步成長為副操作員、操作員再到測井隊長,參與了一大批重點井、疑難井施工。配合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我主動請纓奔赴異國他鄉。10個月的時間內,從裸眼測井、固井質量測量到射孔,我們團隊克服環境艱苦、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問題,創下了項目部成立后的最高產值紀錄。
國之大者、民之所需,就是我的奮斗方向。2019年,根據工作需要,我轉行成為一名儀修工程師。無論從事哪一行,都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賡續老一輩石油人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繼續在石油事業中艱苦奮斗,我和同事們一定能為端牢能源的飯碗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單位: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勝利測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