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2022-04-21 10:1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提出:“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上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持續影響,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我國要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既是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科技創新中心是創新資源的集聚中心和創新活動的控制中心,不僅是世界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的策源地,而且是全球先進文化和先進制度的先行者,具有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產業驅動和文化引領四大功能。

        近年來,積極謀劃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日益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挑戰和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放眼全球創新格局,我們清楚地發現: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已經把居于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地位的城市或都市圈打造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其建設經驗、模式和新動向為我國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需全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一是自立自強、使命引領。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將構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發展基點,推進基礎研究、原始創新,聚焦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網絡通信、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重大創新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抓系統布局、抓跨界集成,支持跨學科、跨領域深度協同攻關。充分發揮高水平高校院所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積極構建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形成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國家實驗室體系,持續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開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目的是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和應急應變能力,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錨定目標、精準發力、早見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

        二是先行先試、服務為本。充分發揮中關村、張江、深圳等改革創新“試驗田”作用,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瞄準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最緊迫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大膽試、大膽闖,下大力氣予以破除解決。圍繞人才第一資源以及各類創新主體發展需求,提高精準服務、深度服務、優質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突出青年人才的聚集和培育,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構建從戰略科學家到領域頂尖人才、專業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多層次創新人才梯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引領全球人才高地建設。

        三是統籌聯動、一體推進。從系統觀念出發,堅持前瞻性謀劃、全局性設計、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布局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核心設備研制,釋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新動能,提升創新鏈、延伸產業鏈、融通供應鏈,深度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優化提升重點區域創新格局,強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形成產業縱深戰略腹地,構建區域產業梯度轉移格局,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

        四是生態開放、全球合作。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開放創新生態,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新,強化全球創新資源配置,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打造高水平開放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國際創新合作新路徑,構建政府間國際創新合作機制,探索推動國際創新合作政策突破,加快完善更加開放、更加便利、更加公平的國際創新合作環境。圍繞“一帶一路”推動創新主體加強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打造全球科學思想和創新文化薈萃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水準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四五”時期,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模式和路徑,是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亟須探索回答的重要理論和實踐課題。

        (作者:陸園園,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孫海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69| 大学生一级毛片免费看**|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李老汉的性生生活2| 扁豆传媒网站免费进入| 在线观看xxx|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免费在线黄色网址| 亚洲www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 国产色a在线观看|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冲田杏梨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麻豆波多野结衣| 玉蒲团之天下第一| 日本边吃奶边摸边做在线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日韩欧美| 久草电影在线观看| XXX2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青青国产线免观看手机版精品|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国产精品黄网站| 动漫小舞被吸乳羞羞漫画在线|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aⅴ免费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