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二次改革意味著更多出版公司上市
時間:2012-10-10 10:02 來源:中廣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中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國金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王錚13點15分做客《交易實況》,解讀文化傳媒投資機會,王錚認為出版業二次改革對于A股市場來說,意味著會有更多出版發行類的公司上市。</p>
<p> 出版業二次改革能帶來什么樣的新變化,文化傳媒行業是否值得各位投資者進行繼續超配呢?前不久舉行了2012年出版傳媒集團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新聞出版總署的署長柳斌杰在會上表示,在完成經營性出版單位轉企改制的基礎之上,將會迅速啟動第二步改革。</p>
<p> 王錚:這次柳斌杰署長提到第二次改革,實際上第一次改革中,整個出版發行的集團公司基本已經完成了轉企改制。第二步改革就是意味著要進一步推動內部經營機制的轉換,大力推動出版傳媒企業進一步的上市,還包括了進一步加大兼并重組力度等產業布局的改革。</p>
<p>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A股市場來說意味著會有更多出版發行類的公司上市,也就是說在傳媒企業完成轉企改制,內部的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活之后會有更多優秀的標的來到A股市場,我覺得它對A股市場最主要的影響會是在這個方面。</p>
<p> 近期教育傳媒板塊走出一波像樣的行情,特別是在整個十一長假之前,有兩天連續上漲的空間,同時昨天雖然出現了調整,但是今天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反彈。另外,對于整個傳媒板塊來說,一些上市公司表現的情況并不是特別的理想,比如鳳凰傳媒,中南傳媒。截至目前,傳媒板塊的運行情況該如何點評?為什么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表現并不突出?</p>
<p> 王錚:今年以來,傳媒行業上半年行情一般,下半年7、8月份出現反彈。我們發現,中報業績比較突出,經營機制比較活,特別是中報業績超預期的個股是下半年整個是最好的。</p>
<p> 講到鳳凰傳媒和中南傳媒,他們雖然是出版發行行業的兩支龍頭個股,但表現反而平淡,原因在于,雖然總的來說業績的增長較平穩,但是中報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并沒有超出市場預期業績的表現,所以這使得相對來說表現比較平淡一點。</p>
<p> 另外,出版業的二次改革對整個板塊是一個促進的向上作用,但是改革的政策是讓板塊長期受益的過程。鳳凰傳媒中南傳媒目前業績增長比較平穩,短期缺乏一些大幅上漲的催化劑,所以它總的來說是比較平穩的。</p>
<p> 還有一點,他們作為龍頭企業,市場上之前對他們關注度很高,所以基本上對他們的預期已經達到了他們業績可以表現的程度,所以使得他們也并沒有表現的特別突出。總的來說,整個傳媒板塊中哪些個股會走的更好,我們也還是更看好那些業績有可能超預期增長更快的個股。 </p>
<trs_page_separator>
</trs_page_separator>
<p> 另外,國家通過兼并重組來打造四大國家級的出版傳媒集團,怎么來看出版板塊擴容帶來的投資機會呢?</p>
<p> 王錚:如果說出版板塊擴容,更多的出版發行企業上市以后,我們認為在這塊其實會出現分化,就是說當一個板塊的個股多到一定程度時,在轉換內部的經營機制,企業的活力還有對數字出版等新業態布局的戰略,大家會各有不同。在更多的個股選擇情況下,大家還是更多的關注基本面走勢更好的標的,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在個股標的增加的情況下會出現分化的情況。</p>
<p> 對于出版和紙媒這樣的一種平面的媒體,您認為未來它繼續發展的空間還有多大呢?</p>
<p> 王錚:這幾年,整個出版發行行業的增速基本還是很平穩的,而且是個位數的增長,一是與出版和紙媒這些相對夕陽的產業受到新媒體沖擊有關系。</p>
<p> 第二,中國盜版的問題沒有完全的解決,在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紙媒這種平板媒體還是會保持比較平穩的走勢,但是有一個概念還是值得強調一下,雖然是新媒體崛起對平面媒體會有一些沖擊,但是出版本質是在出版內容,作為內容它其實是無所謂在平板媒體上去傳播還是在數字媒體上去傳播的,所以雖然現在數字出版、數字媒體還沒有那么發達,但是長期來說,內容、出版相關的業態其實并不會受到新媒體很明顯沖擊,但是依賴于平面媒體發行的新華書店這種業態,靠賣書營生的業態受到的沖擊會比較大。</p>
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