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險資投資渠道全面開閘,但受制于投資環境以及政策效應滯后影響,去年投資收益率再創新低。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保監會獲悉,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等另類投資有望率先推動行業整體收益好轉。
在昨日保監會召開的通氣會上,保監會資金運用部主任曾于瑾介紹,去年行業實現投資收益2085.09億元,投資收益率3.39%。而2009年至2011年險資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41%、4.84%、3.49%,可見去年的這一指標已連續第四年下滑,明顯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更低于5.5%的壽險產品精算假設。
面對險資投資收益率低迷的境況,去年下半年以來,保監會陸續推出十多項投資新政,如擴大債券投資范圍、放寬金融產品投資、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等,同時也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股權和不動產投資等另類投資。
不過,由于新政實施有一定的滯后性,險資投資結構并沒有明顯改觀,銀行存款與債券投資仍占比較高。通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6.85萬億元,占行業總資產的93.2%。其中銀行存款2.3萬億元,占34.16%;各類債券3.06萬億元,占44.67%;股票和基金8080億元,占11.8%;長期股權投資2151億元,占3.14%;投資性不動產362億元,占0.53%;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3240億元,占比4.73%。由此可見,另類投資在整個保險資金運用中的分量微不足道。
不過,曾于瑾介紹,在基礎設施債權計劃、不動產、非上市股權投資等新政策放開之后,這方面的投資比例會呈增長趨勢。“從我們現在已有項目看,這方面投資的收益率明顯高于現在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因此,也可以預見到,隨著這些政策的放開,假設其他投資能夠穩定的話,行業的整體收益率會呈現好的趨勢!苯谥袊桨哺吖茉谀甓葮I績發布會上也表達了看好另類投資的觀點。據介紹,自今年年初債權投資計劃實行注冊制以來,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發行效率顯著提高,目前已注冊債權計劃18項,金額412億元。
“銀行存款與債券的收益較為穩定,目前影響保險資金投資收益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股票和基金。”一位保險專家指出,未來另類投資占比加大,將減小股市波動對保險資金運用的影響。該專家還表示,另類投資多為長期投資,與保險資金負債期限較為吻合,進而有望緩解保險資金運用短期化與負債長期性的錯配狀況。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保險行業15年以上的資產負債缺口近202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