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創新創業活動更加深入持續開展下去

      2015-10-09 10: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第一,“互聯網+創新”,是提升產業創新的關鍵。從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看,創新始終是推進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力量。當我們站在“互聯網+”視角下重新審視傳統行業活動時,它所處的時代條件以及時代內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作為當前時代信息的特征,互聯網的泛在、交互、超低邊際成本,推動要素的進一步優化配置,促進了創新過程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并由此帶來個體創新門檻的極大降低及效率的提高,這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發達國家政府和產業界高度重視這一時代契機,紛紛組織建立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的多方共享機制,不斷加快新型網絡創新化發展方式步伐,以謀求本國實體經濟復興和經濟增長。

        自2011年以來,美國政府持續推進美國創新戰略,推動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形成合力,打造具有先進制造能力的創新集群,促進新技術生產工藝和教育項目開發,加快美國先進制造業復興。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正加緊實施工業4.0計劃,以全面提升德國制造業智能制造的水平。許多發達國家正在加快將融合創新的理念擴散及應用到本國傳統優勢行業,以搶占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先機。

        第二,創新驅動是我國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抉擇。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制造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總體規模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具備邁向更高發展的新基礎。大規模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工業核心技術產品迅速崛起。此外,我國正處于四化同步發展和城鄉居民升級的關鍵時期,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內需市場和不竭的動力。

        但就總體而言,我國經濟發展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方式粗放等方面,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在今年先后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強調從國家戰略層面推進創新驅動,顛覆傳統行業中的要素驅動發展模式,以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動國民經濟的創新水平。

        第三,大眾創業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開啟我國發展新局面。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廣泛普及,大眾智慧得到極大釋放,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大國,成千上萬的網民正在掀起全球最大的創業浪潮,各種規模的企業共同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將有望鑄就全球最強的創新能力。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到國家經濟發展新引擎的戰略高度,此后國家連續出臺了鼓勵大眾創業創新的文件,在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創業創新蔚然成風。政府和業界都在努力營造開放、活躍的創業創新環境,創新要素不斷集聚,在互聯網界和傳統行業均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在此過程中,主要體現以下3個方面的特點。

        其一,互聯網的創新引領和平臺支撐作用日益凸現,成為推動創業創新活動的新動力。我國互聯網行業經過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在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發展經驗,有效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和創業資源的聚集、交互與共享。互聯網創新引領作用越發凸顯,推動創業創新活動大量涌現。

        其二,目前包括互聯網眾包、眾籌等新模式大量出現,正在改變過去以大企業為核心的封閉式創業創新模式,推動大眾廣泛參與的扁平化、開放式創新,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其三,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創業投融資合作發展是最為活躍的領域,逐漸形成創業創新活動的新趨勢。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引領“互聯網+”的“橋頭堡”。

        當前,互聯網已經在實體、零售、家電、汽車等領域滲入,形成多種新的經營模式,成為創新成功的催化劑與推動者。

        第四,以創新平臺重塑行業創新格局。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不斷加快加深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更為復雜和多變。如何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并推進行業創新,成為各方關心的重要問題。其中有3個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平臺為基。我國傳統行業中的創新活動迫切需要打破舊有的思維束縛,應加快構建互聯網平臺,夯實基礎,充分發揮其扁平規模集聚、便捷、普惠的優勢,創業創新的實踐者和廣大中小企業,要學會積極利用并善于使用專業化的行業創新網絡平臺。

        二是服務為重。目前我國制造業領域傳統行業對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快更新的愿望十分迫切,尤其廣大中小微企業,亟待利用生產技術處理生產組織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大量互聯網企業由于對制造業的理解不足,無法找到行業發展的潛在需求,推出的產品應用往往與制造業不能對接,為此應積極推進平臺型企業,深入了解制造業需求,準確把握轉型發展的關鍵點,為行業量身提供融合創新的服務模式,尤其以中小微企業為服務重點,為各類主體創新活動形成有利支撐。

        三是人才為本。人才是創新活動的核心,世界先進制造業國家無不把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構建競爭力的重點,我國制造業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是重要原因,應加快推進多方主體合作,全面構筑行業創新發展的人才培養,充分利用我國潛力巨大的人才資源,通過教育、培育,變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應秉承改革開放的理念,開展針對性的引導創新成果轉化、培育扶持等工作,加快培育急需的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为什么高圆圆被称为炮架|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小视频在线|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做α爱**毛片|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亚洲成人一级片|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激情影院|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www.天天操.com|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91精品久久| 黄色网站小视频|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动漫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